第51章:小試牛刀! 嬴政隨蒙驁出征韓國,心潮澎湃,父王秦異人的叮嚀囑咐猶在耳畔。 古人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乃至理名言。經之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其一為道,能使民眾與君主同心,可與之赴死,可與之共生,而無所畏懼。其二為天,陰陽寒暑,為四時所製約。其三為地,遠近險易,寬窄死生皆係於此。其四為將,具備智、信、仁、勇、嚴方為良將。其五為法,曲製官道,為君主所用。此五者,為將者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若將聽從我的計策,用之必勝,留之;若將不聽我的計策,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 嬴政凝望遠方,若有所思地說道:“此次出征,關乎大秦生死存亡,本王定當全力以赴,以報父王之恩。” 蒙驁笑著說道:“太子殿下莫要憂心,微臣等定會浴血奮戰,為大秦立下赫赫戰功。” 嬴政點頭說道:“將軍勇氣可嘉,但戰爭之事,須謹慎對待。正如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等要了解敵我雙方之情況,方可製定相應之戰略。” 蒙驁說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微臣已派人打探敵軍情況,相信不久便會有消息傳來。” 嬴政微微一笑,說道:“甚好。不過,本王尚有一事不明,何為‘道’?” 蒙驁答道:“‘道’者,使民與上同意也。君民一心,方可攻無不克。” 嬴政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本王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蒙驁贊道:“太子殿下英明。若能得百姓之支持,大秦必定戰無不勝。” 嬴政哈哈大笑,說道:“將軍所言極是。待到班師回朝之時,本王定與將軍把酒言歡,共賞這天下美景。” 蒙驁拱手道:“謝太子殿下。微臣等必不負太子殿下所托,得勝歸來。” 嬴政嘴角輕揚,笑道:“將軍勇猛無畏,本王自然信得過。隻是此次出征,本王也想小試牛刀,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蒙驁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道:“太子殿下有此壯誌,實乃大秦之幸。殿下初次征戰,切不可貪功冒進,隻需跟隨在微臣左右,看微臣如何破敵即可。” 嬴政笑道:“本王自然明白。不過,本王也想感受一下金戈鐵馬的豪邁。將軍可有良策,讓本王既能觀戰,又能體驗戰場的刺激?” 蒙驁略一思索,笑道:“不如殿下扮作微臣的親兵,隨微臣一同沖鋒陷陣。如此一來,殿下既能親身感受戰爭的殘酷,又能在關鍵時刻給微臣以助力。” 嬴政拍手叫好:“此計甚妙!本王正有此意。待到戰時,本王定會奮勇殺敵,不辜負將軍的期望!” 蒙驁哈哈大笑:“有太子殿下在,微臣相信大秦必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嬴政微微一笑,吟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蒙驁亦笑道:“太子殿下好氣魄!微臣願與殿下並肩作戰,共保大秦江山!” 此時,探子來報:“啟稟太子殿下、將軍,前方發現大批敵軍!” 嬴政輕撫下巴,微笑道:“這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啊!看來敵軍來勢洶洶,將軍可有破敵之計?” 蒙驁胸有成竹地笑道:“殿下莫急,臣有一計,可引敵深入,然後關門打狗。”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笑道:“哦?此計甚妙!正所謂‘兵者,詭道也’。那我們就來個‘瞞天過海’,讓敵軍誤以為我們膽怯退縮。” 蒙驁點頭贊同,道:“殿下英明!我們可以先派小股部隊誘敵,將他們引入我們的埋伏圈。” 嬴政接著說道:“待敵軍進入包圍圈後,我們再出其不意,發動攻擊,必能大獲全勝!” 蒙驁哈哈大笑:“殿下高見!此計若成,必能讓敵軍有來無回!” 嬴政意氣風發地笑道:“好!將軍此計,正應了那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那就讓我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蒙驁拱手道:“殿下過獎,此計能否成功,還需殿下配合。” 嬴政自信滿滿地笑道:“本王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負將軍所望!” 此時,一士兵來報:“啟稟殿下、將軍,敵軍已中計,正朝我方埋伏圈進發。” 嬴政與蒙驁相視一笑,嬴政道:“真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敵軍此番定是插翅難逃!” 蒙驁笑道:“殿下英明!待敵軍入甕,便是我們大顯身手之時。” 嬴政興致勃勃地問道:“將軍可有想到什麼好的計策,讓這場戰鬥更具趣味性?” 蒙驁略加思索,笑道:“不如我們來個‘四麵楚歌’,讓敵軍陷入恐慌,不戰自亂。” 嬴政拍手叫好:“妙哉!此計甚妙!正所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蒙驁接著道:“殿下,我們還可以在敵軍周圍點燃火把,製造煙霧,擾亂他們的視線。” 嬴政笑道:“這豈不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蒙驁點頭道:“殿下高見!如此一來,敵軍必然亂了陣腳。” 嬴政大手一揮:“好!那就讓我們給敵軍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說話間,戰鬥已然打響,喊殺聲四起。 嬴政身先士卒,沖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大笑道:“我乃嬴政,誰敢與我一戰!” 蒙驁緊跟其後,奮勇殺敵,口中高呼:“殺敵報國,就在今日!” 片刻後,敵軍敗績顯現,開始節節敗退。 嬴政見狀,豪情萬丈地笑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蒙驁亦笑道:“殿下神武,微臣佩服!” 最終,秦軍大獲全勝,嬴政與蒙驁望著硝煙散盡的戰場,相視而笑。 此時,又有探子來報:“啟稟太子殿下、將軍,敵軍糧草已被我軍燒毀,如今軍心大亂。” 嬴政喜道:“天助我也!此乃破敵良機,正當出擊。” 蒙驁笑曰:“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此次出征必能大捷!” 嬴政自信滿滿地笑道:“然也。不過,寡人豈甘坐觀,亦欲親陣殺敵!” 蒙驁忙道:“太子殿下萬金之軀,豈可涉險。不若坐鎮後方,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嬴政搖頭笑道:“將軍莫憂,寡人自幼習武,身手不凡,必能殺敵無數。” 蒙驁無奈道:“既太子殿下有此壯誌,微臣不再阻攔。但望殿下務必小心,保重自身。” 嬴政拍著胸脯道:“將軍放心,寡人定會平安歸來。待到凱旋之日,寡人與將軍再共賞風月。” 蒙驁笑道:“甚善。太子殿下文武雙全,又如此雅興,實乃大秦之福。” 嬴政微微一笑,吟道:“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蒙驁亦笑道:“好一句‘沙場秋點兵’!太子殿下此番出征,必能如詩中所言,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嬴政哈哈大笑:“將軍所言甚是!寡人當奮力殺敵,不辱使命!” 話畢,嬴政手執神斧,威風凜凜,率大軍出征,士氣昂揚,浩浩蕩蕩向敵軍殺去。 嬴政邊戰邊呼:“寡人手中神斧,助我破陣殺敵,看誰敢與我爭鋒!” 蒙驁贊道:“太子殿下神勇無比,如天將下凡,敵軍望風而逃矣。” 嬴政笑道:“此乃寡人之威,亦是大秦之威!待寡人班師回朝,再與將軍把酒言歡。” 蒙驁應道:“殿下英武,微臣佩服。願殿下早奏凱歌,威震天下。” 此時秋風蕭瑟,戰鼓齊鳴,嬴政率領秦軍如貔虎般沖向敵軍,戰局漸定,勝利在望。 蒙驁笑曰:“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此役我軍大獲全勝,殿下當居首功。” 嬴政笑道:“將軍謬贊,寡人不過是順勢而為。若非將軍指揮若定,寡人豈能輕易取勝?” 蒙驁道:“殿下過謙,微臣惶恐。此次得勝,實乃殿下洪福齊天,神斧助威。” 嬴政手持神斧,笑道:“這神斧果然神奇,寡人得之如虎添翼。將軍可知此斧名字?” 蒙驁道:“殿下,此斧乃上古神器,威力無比,可命名為‘破陣斧’。” 嬴政笑道:“好名字!‘破陣斧’,助寡人破陣殺敵,威震天下。” 此時,秋風送爽,嬴政心情大好,不由吟道:“秋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蒙驁亦笑道:“殿下好詩興!此番得勝,當真是春風得意。臣聞韓軍大敗,退守成皋,殿下何不乘勝追擊,一舉破之?” 嬴政笑道:“將軍所言甚是。寡人欲來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蒙驁道:“殿下英明!臣願效犬馬之勞,追隨殿下破韓。” 嬴政笑道:“哈哈,寡人得將軍相助,如魚得水。待寡人破韓歸來,再與將軍共飲。” 蒙驁道:“謝殿下!微臣必不負殿下所望。” 嬴政道:“將軍放心,寡人自當全力以赴。待寡人凱旋之時,定要大擺宴席,與將軍痛飲三日。” 蒙驁道:“謝殿下!微臣亦期待與殿下共飲。不過,殿下今日之勇,堪稱天下無敵,不知殿下可有婚配?” 嬴政笑道:“將軍為何突然提及此事?” 蒙驁笑道:“殿下英明神武,天下女子皆傾心。微臣鬥膽,願為殿下做媒。” 嬴政哈哈大笑:“將軍有心了。不過,寡人已有心儀之人。” 蒙驁好奇道:“哦?不知是哪家女子,能得殿下青睞?” 嬴政笑道:“此人乃趙國公主,容貌傾國傾城,寡人對她一見傾心。” 蒙驁笑道:“原來如此。那殿下可曾向趙國提親?” 嬴政道:“寡人尚未提親,但寡人相信,以寡人之魅力,定能抱得美人歸。” 蒙驁笑道:“殿下自信滿滿,想必此事已成。待殿下與趙國公主成親之時,微臣定當送上厚禮。” 嬴政笑道:“多謝將軍。寡人若能與趙國公主成親,必能成就一段佳話。” 此刻,秋風蕭蕭,落葉飄舞。嬴政凝視遠方,意氣風發,朗笑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蒙驁隨之笑道:“殿下好氣魄!臣篤信,殿下必能成就千秋霸業。” 嬴政豪笑道:“哈哈,寡人必不辱使命,開創大秦盛世。” 蒙驁贊道:“殿下雄才偉略,乃天下之幸。臣願誓死效忠殿下,共鑄輝煌。” 嬴政笑言:“將軍忠義可嘉,寡人定當厚待將軍。” 言罷,二人會心一笑,繼續共謀破韓之計。 嬴政道:“寡人欲施圍點打援之策,將軍意下如何?” 蒙驁拱手道:“殿下此計甚妙,宛如孫子兵法之圍魏救趙,實乃妙計。” 嬴政笑道:“寡人亦覺得此計可行,如能成功,必能重創敵軍。” 蒙驁道:“殿下英明,此次破韓之戰,定能旗開得勝。” 嬴政道:“哈哈,待到班師回朝時,寡人定與將軍把酒言歡。” 蒙驁謝道:“謝殿下。臣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嬴政笑道:“將軍何必如此客氣,寡人與將軍情同手足,不分彼此。” 蒙驁道:“殿下厚愛,臣感激涕零。” 嬴政道:“將軍且寬心,待寡人破韓之後,再與將軍共賞這江山如畫。” 蒙驁道:“殿下雄韜偉略,臣佩服之至。” 嬴政道:“將軍過獎,寡人不過是略施小計罷了。” 蒙驁道:“殿下謙遜了,此計乃是妙計,必能大獲成功。” 嬴政道:“哈哈,但願如此。不過,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還需將軍隨機應變,不可拘泥於一計。” 蒙驁道:“殿下放心,臣自會相機行事,絕不辜負殿下期望。” 嬴政道:“甚好。有將軍在,寡人便可高枕無憂了。” 蒙驁道:“謝殿下信任。臣定當竭盡所能,助殿下成就大業。” 嬴政道:“將軍所言極是。寡人相信,在將軍的輔佐下,大秦必能一統天下。” 蒙驁道:“殿下雄才大略,天下歸心,指日可待。” 嬴政道:“哈哈,如此甚好。待到那時,寡人與將軍共享這天下太平。” 蒙驁道:“臣多謝殿下。願殿下早日實現霸業,君臨天下。” 接著,蒙驁略一思索:“臣聞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咱們不如遣一小隊,深入成皋,探得敵軍虛實,而後伺機而動,豈不妙哉?” 嬴政點頭稱贊:“將軍所言極是,此乃上策。然此事需一智勇雙全者,率隊執行此任務,不知將軍可有良選?” 蒙驁拍著胸脯道:“殿下放心,臣麾下有一猛將,名曰王翦。此人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定能不辱使命。” 嬴政笑道:“如此甚好!寡人便命王翦為先鋒,率隊前往成皋,務必要給寡人傳來捷報。待到凱旋之時,寡人定當為將軍及眾將士設宴慶功。” 蒙驁謝恩道:“謝殿下!臣等必不負殿下所望,奮勇殺敵,為大秦建立不世之功!” 王翦帶領一眾將士一路殺伐,不久便來到了成皋城下。 城上的敵軍見到王翦的軍隊,為首的將軍大聲喊道:“來者何人?竟敢犯我城池!” 王翦策馬上前,大聲回應道:“我乃王翦是也!今日特來取你項上人頭!” 敵軍將軍聽了,哈哈大笑道:“你這小兒,口出狂言!看我不把你打得屁滾尿流!” 王翦也不生氣,微微一笑道:“你這匹夫,有何本事,敢在我麵前囂張?我看你就像那夜郎自大的井底之蛙!” 敵軍將軍頓時氣得麵紅耳赤,指著王翦罵道:“你你你……你竟敢羞辱我!等我出城與你一決高下!” 說罷,敵軍將軍便打開城門,率領軍隊沖了出來。 王翦見狀,嘴角露出一絲笑容,手中長槍一揮,喊道:“兄弟們,給我沖啊!” 雙方士兵瞬間廝殺在一起,一時間殺聲震天。 王翦猶如戰神一般,在敵軍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不一會兒,敵軍便開始節節敗退。 就在這時,王翦突然發現敵軍將軍想要逃跑,於是大喝一聲:“哪裡走!” 隨後拍馬追上,一槍刺向敵軍將軍。 敵軍將軍躲閃不及,被王翦刺於馬下。 王翦看著倒在地上的敵軍將軍,笑著說道:“你這無能之輩,還不如那螳臂當車的螳螂呢!” 隨著敵軍將軍的戰死,敵軍士兵們也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王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帶著勝利的消息他立刻就往回走。 歸途中,王翦見一女子在溪邊浣紗,身姿曼妙,容顏姣好,不禁心動。他走上前去,作揖道:“姑娘,在下王翦,乃大秦將軍。今日有幸得見姑娘芳容,如癡如醉,不知姑娘可願與在下共賞這山水之美?” 那女子抬起頭來,見王翦英氣逼人,心中亦有好感,便羞澀地答道:“將軍謬贊了,小女子不過是鄉野之人,豈敢與將軍同遊。” 王翦笑道:“姑娘何必妄自菲薄,古人雲:‘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腸。’姑娘之美,實乃傾國傾城。” 女子聽了,臉頰緋紅,低眉淺笑道:“將軍真是風趣,小女子名為飛燕,若是將軍不嫌棄,便與將軍一同遊覽這山水吧。” 於是,王翦與飛燕一同漫步於山間,賞山水之美,談古論今,好不愜意。飛燕不禁感嘆道:“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 王翦亦接口道:“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今日與姑娘同遊,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兩人相視而笑,情愫漸生。 忽然,王翦看到前方有一座亭子,便拉著飛燕走了過去。飛燕坐下,看著王翦,笑道:“將軍,你可知道‘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意思嗎?” 王翦笑了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答道:“自然知道,這是司馬相如《鳳求凰》中的句子,意思是有一位美麗的女子,見了她就難以忘懷。一天不見她,心中就想得發狂。” 飛燕聽了,羞澀地低下頭,說道:“將軍,你就像這詩中的男子一樣,讓人一見傾心。” 王翦心中一動,拉起飛燕的手,說道:“飛燕,我對你也是如此。‘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我願與你相伴一生,不離不棄。” 飛燕抬起頭,看著王翦,眼中滿是深情,說道:“將軍,你的話讓我心動。‘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我願與你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從樹林中走了出來,原來是嬴政假扮成書童,跟隨王翦而來。他看著王翦和飛燕,笑道:“好一對有情人,寡人來的可真是時候。” 王翦和飛燕一驚,連忙起身,向嬴政行禮。嬴政哈哈大笑,說道:“王翦,你此次深入成皋,不僅探得敵軍虛實,還覓得如此佳人,真是大功一件。寡人決定賜你良田千畝,黃金萬兩。” 王翦謝恩道:“謝太子殿下賞賜。不過,這些都比不上飛燕。” 嬴政笑道:“哦?寡人倒是想聽聽,飛燕有何特別之處?” 王翦說道:“飛燕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聰慧伶俐,善解人意。她就像那盛開的桃花,嬌艷動人,讓人陶醉。” 嬴政點頭道:“如此佳人,確實難得。寡人看你們情投意合,不如寡人做主,為你們賜婚如何?” 王翦和飛燕對視一眼,心中滿是歡喜,齊聲說道:“謝太子殿下!”
第五十一章:小試牛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