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之行,有驚無險,唐展疑惑的問道:“李記事,麵見姚安之時,你在紙上畫的什麼?讓他大驚失色?”,李愚道:“壽州除了姚安不敢承認的糧草不足外,還有一個危機,我在紙上寫的是“彭金水淹壽州”六字,壽州雖堅固,但緊臨淝水,淮水,今又連日雨水,城墻已有多處需要修補,若引水灌城,在城外圍地勢低處築壩,淝,淮之水加上連綿不斷的雨水,不久便可將壽州泡在水中,時間一長,水不但浸壞城墻而己,城中水漫過膝時就連生個火都難了,城還怎麼守得住呢?”。唐展大悟,道:“那彭金未必想到吧?”。李愚道:“彭金之意不在壽州,欲兵貴神速,急下滁州,攻入金陵!彭金號稱智勇,如果執意取壽州,不用多久,便會想到水淹壽州之計了”。舟行回滁州,順流而下,返程比較前往時快了一倍,到清流關時已是第二日清晨, 綿綿細雨,淮河之濱,穹廬之下一片白茫茫,停舟上岸,遠遠望見一把油紙傘,“李愚哥…”,傘下之人朝李愚跑來,“芽兒,你怎麼來了?”,油紙傘將李愚,芽兒二人覆蓋,李愚準備解開簑衣披在芽兒身上,簑衣敞開之際,芽兒迅速鉆入,緊緊抱住李愚,這回唐展算是識相的,迅速上馬,疾馳而去。 油紙傘吹起,隨風飄入淮水,向東而去,兩個身軀包裹著兩顆火熱的心臟,簑衣包裹著兩個身軀,細雨包裹著簑衣,天地包裹著細雨,兩顆火熱的心臟又溫暖了這天地! 此刻,時間已經靜止,淮水凍結,雨水懸在半空,微風止住流動,岸邊柳枝不在搖曳,隻有緊貼的兩顆火熱的心臟在跳動! 李愚感受到暖意蔓延全身,這柔軟的身軀似乎要將他融化,他收緊臂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將其分開了! “李愚哥,你終於回來了”,“芽兒,李愚哥沒騙你吧?”。低頭對視那雙清澈眼眸已經濕透,讓他心碎無比,李愚此刻後悔去了壽州,讓芽兒擔驚受怕兩日,甚至想到,吳王夫差和西施,西楚霸王和虞姬,就算是用全天下來換芽兒,“不換”,李愚脫口道。芽兒問:“李愚哥不換什麼?”,李愚沒有回答,含淚笑著…… 李愚,唐展回太守府復命,將壽州之行細說一番,張鐸自然欣喜,愈發覺得這個新任命的記事不簡單。匯報工作完畢,張鐸便命二人去休息,必竟長途跋涉,舟車勞頓! 李愚一覺睡醒,不知過了多久,這是幾個月來睡得最舒服安穩的一覺了,睜眼就瞧見芽兒坐在床前,含情脈脈的注視著自己,此時,李愚便覺得千難萬險都是那麼值得,從此李愚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那個人了! “芽兒,現在幾時了?” “李愚哥,你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李愚哥睡覺怎麼氣息那麼輕呢?” “哦,我在柴府時,老爺教我吐納之法,深吸緩吐,練到極致,可達到龜息之最高境界,此道家延年益壽之術”。 “那李愚哥一定教我” “教芽兒如何睡覺?” “又來逗趣我!”,芽兒麵頰羞紅,粉拳出擊,屋內被打鬧聲,笑聲填滿! 午後雨停,似有一叢叢陽光從雲團中逸出,乍暖還寒,庭院之中所有物件都被雨水沖刷得十分乾凈,光線照射下顯現出清晰的光澤,空氣中淡淡的花草香。 李愚。芽兒正坐在觀風亭中。 “如能一世都和李愚哥在這庭院中度過,那該多好!” “芽兒放心,待世道太平,憑李愚哥的一身本事,營商坐賈,也可豐衣足食,縱不能建像這樣的庭院,一定為芽兒修一個可以望月飲酒,避暑納涼,圍爐煮茶,踏雪賞梅的處所” “對,一定要在院中植上一株臘梅” “臘梅很美,可惜花期太短,不過芽兒喜歡就行” “以後李愚哥到哪,芽兒便執櫛持帚跟隨。再不與李愚哥分開了!” “芽兒這幾日擔驚受怕,眼也哭腫了,會不會頭發也愁白了?我瞧瞧”, 芽兒有些認真的說道:“別拿我逗趣了,我若真的眼腫頭白,或者老了,李愚哥還會喜歡芽兒嗎?” 李愚笑道:“芽兒不會永遠是芽兒的呀,會長大成熟,開花結果?不管什麼樣的芽兒都喜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芽兒願為李愚哥開花結果!”,好在庭院就他倆,簡直肉麻死個人! 李愚忽然想到什麼,收起笑容反問芽兒:“如果李愚哥不再是李愚,芽兒還喜歡嗎?”。 芽兒笑答道:“李愚哥不是鯉魚了,就算是胖頭魚,芽兒也喜歡!” “李愚哥會做詩詞?” “芽兒麵前,李愚哥不便謙虛,張口就來,為芽兒做一首如何?”,芽兒有些期待的眼睛都不眨了,豎起耳朵, “憑攔倚柱望天際,仙子欲回廣寒宮? 閉目屏氣傾側耳,原來是聽打更聲。” 那分明是初遇那晚情形,芽兒聽李愚拿自己逗趣,小拳拳便雨點般朝李愚落去,李愚招架不住,口中卻不求饒,寧死不屈道:“芽兒信不信李愚哥再做一首俏打郎?”,話音剛落,稍作暫緩的粉拳來得更加密集了。 打鬧一陣,芽兒輕聲說:“李愚哥,那鐵匣子就在……”。李愚說道:“此處甚好”,芽兒繼續說道:“鐵匣子上的紋樣和百丈藍上的很像,特別是那上麵的火焰紋,幾乎一模一樣”。李漁奇道:“是嗎,我沒見過鐵匣子,不過,唐大哥相贈的穿雲弓上的紋樣與百丈藍上的也很像,特別是流星紋,幾乎一模一樣。還有件事情說了芽兒不要害怕,自從我來這西廂,每晚屋頂都會有人在探聽,定是沖著鐵匣子而來,且和舅父舅母遇害有莫大的關係, 在鐵匣子未出現之前,應該不會對我們不利,所以大可安心,李愚哥已經想好對策,待彭金賊軍退兵之後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