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瑯琊山(1 / 1)

朝露行 柴門月下僧 4277 字 2024-03-17

退敵第二日,雨停,雲未消散,陰天。太守府探子來報,彭金軍已退回濠州城,未知中箭傷勢如何?壽州姚安夜襲圍城之敵,奪回正陽關,敵軍解圍壽州,退保光州。   扼住滁州城喉嚨的手暫時鬆開了,然而危機並未解除,不知何時,彭金大軍必定還會卷土重來!   城內還潛藏著韓太守被刺的陰影,這股無形的力量在侍機而動,可謂是內外交困!   經此一戰,讓張鐸意識到了麵前這個剛到滁州沒幾天叫“李愚”的年輕人身上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像是身處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絲亮光。這種能量是否足以解救滁州城內外交困的局麵,關於這個,張鐸心裡是沒有底的!   張鐸毫無保留的讓李愚在文書閣翻看所有的公文,軍報,寄希望於李愚能想出對策!   剛剛從議事堂和眾將商討完的張鐸一愁莫展,帶著唐展來到文書閣,三人坐定,張鐸張口便道:“今淮南處四戰之地,無所倚靠,荊州盜賊正熾,自顧不暇,吳地楊氏剛掘起,先求自固,越地錢氏,境內安定,兵馬強盛,但為吳地所阻,既使願意發兵,需北上繞道揚州,也恐遠水難救近火,河北四鎮節使魏王李戩派魏博都指揮使田兆龍占據河南東部各州。這個田兆龍,原先在河東任兵馬使,因為濫殺平民,謊稱敵軍首級,冒功領賞!後畏罪潛逃,不知怎的現今成了李戩麾下的指揮使?”。   張鐸繼續說道:“同州,華州為鎮國軍節度,鎮兵主要為朝廷禁軍,實際掌權的是監軍景明。”   李愚道:“景明?我與他還有些淵源。”於是李愚便細述了一遍景明的過往。   張鐸接著說:“還有淮南西麵的山南東道,節度使為郭宗”。   唐展道:“我知道郭宗,此人原來在柴洪將軍麾下!而且還是柴將軍的妹夫呢!”。   張鐸道:“正是此人,原來是河中節使使,因為誣告魏王李戩暗通遼軍致使幽州,雲州失守。被貶山南東道江陵太守,能援兵淮南的看來隻有田兆龍,景明,郭宗三人了。”   李愚道:“田兆龍所占之地,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若讓此人入淮南對付黃覺軍,想驅虎吞狼,恐反被虎噬!景明如肯援兵,走的便是我從長安來滁州的路徑,隻是華州距離淮南較遠。唯山南東道郭宗緊鄰淮西,若其東進直逼申州,光州!那時黃覺必招回濠州彭金,共守申光二州,此圍魏救趙之計。”   張鐸道:“藩鎮之間各懷鬼胎,相互吞並,我與景明,郭宗素不相識,恐他們也未必肯出兵!”。   李愚道:“此時形勢已不同,前黃覺軍攻城略池,勢不可擋,周邊軍鎮自然袖手旁觀,今彭金精銳在滁州受挫,我猜不久,周邊各軍鎮便會遣使來問。”   唐展道:“這是什麼緣故?”。   李愚道:“滁州好比一個重病之人,別人要救先要考慮值不值得救?能不能救成功?眼看救不活了就不會浪費藥材,人力了,所以說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的多!”。   張鐸道;“確實如此,前些日子雖然抓了很多黃覺和周邊軍鎮的奸細,但這城中一定還有很多潛伏著,明日起開城任其出入,可將賊軍敗退的消息傳遞出去!”   太守府西廂,芽兒見李愚回來,開心得像隻小鳥依偎過來,皺眉道:“李愚哥,聽說你險些被張大人殺頭?”,李愚笑道:“芽兒怎麼不問李愚是怎麼射殺敵將,立功退敵的呢?”,芽兒道:“芽兒隻希望李愚哥平安回來,打打殺殺的,芽兒不想知道!”,李愚不免英雄氣短,心裡自問:建立什麼樣的功業能比得上讓芽兒展顏歡笑,無憂無慮昵?這麼單純的女子居然錯生在了亂世,我李愚真的能保護她一輩子嗎?   “芽兒,剛才我聽你在哼唱的是什麼曲子啊?”。   “我聽一個齊地的女子路過滁州的時候唱過,覺得好聽,她告訴我曲名朝露行,可惜我隻記得曲調,忘卻歌詞了!”。   “不難,以後李愚哥給芽兒填上新詞,明日雖然是穀雨節氣,我觀傍晩天邊出現雲霞而且刮起南風,定是好天氣,明日一早隨我和唐展一同去一趟瑯琊山,找張老泉訂購箭支,芽兒覺得如何?”。   “李愚哥一起,到哪都行!”   李愚接著說道:“芽兒,此前說過這覬覦鐵匣子之人藏在暗處,我有辦法將他找出來!”。   芽兒道:“這鐵匣子裡是何物啊?”   李愚道:“舅父也未曾告知,隻說務必要在絕對安全的時候找到神機門的人才能打開!所以要先將暗中覬覦之人找出再說!不出所料的話,明天晚上便可將此人拿下。”   說著便來到西廂側房——芽兒的臥房,環視一周,似乎沒有放過一個角落,然後對芽兒說道:“李愚哥需向芽兒借樣東西!”,芽兒嘟嘟嘴,有些不高興:“不論何物,芽兒有的,李愚哥盡可拿去,何必借來還去那麼生份”,李愚拉著芽兒走到床邊道:“芽兒先坐下”,“李愚哥……”芽兒一邊坐下一邊有點疑惑,有些手足無措,浮現出一頭的問號。李愚用手將芽兒發簪一抽,黑色瀑布傾瀉而下,芽兒臉微微的紅了,低頭輕輕顫顫的害窘道:“李愚哥,門沒關”,聲音比蚊子叫的稍輕一些,李愚自然聽得是一清二楚,俯下身在芽兒背後床單上拾起兩根長發,笑著責怪道:“芽兒,想到哪裡去了?李愚哥想借芽兒頭發一用!”,芽兒臉愈發的紅了,急忙道:“我說門沒關,是因為有點起風了”,李愚收起責怪的笑,突然皺眉道:“芽兒腳怎麼了?”話題轉變的如此迅猛,芽兒顯然有些蒙圈,側身仔細察看起了玉足,嘟囔道:“腳沒事啊!腳好好的”,李愚一臉嚴肅的說道:“芽兒腳變了”,“狡辯了?”,芽兒重復了一句後,猴屁股又出現,接著粉拳出擊,嬌嗔道:“沒狡辨,就是沒狡辨,自己也有,為何要借芽兒的,還來!”,   “李愚哥發絲太短,最主要是不掉頭發啊”   芽兒不依不撓了,“不掉頭發芽兒隔壁有剪子,發絲太短可幾根係在一起”   “係一起有個結,容易被發現”   “借你可以,用你的頭發來換”   李愚終於告饒道:“好芽兒,且饒我一回”,看芽兒轉嗔為笑,李愚長舒了一口氣,心想戲弄一個女子就像是在玩火,好險,差點燒了頭發!   穀雨,清晨,風和日麗,果然是好天氣,李,芽,唐三人策馬出西門,隻過了一日,除了城墻下有火燒痕跡外,已經看不出這裡前一日還是地獄一般血腥的戰場!   出城西南行五裡,有一溪水湍流,溪水源頭方向群山連綿,山峰隱於白雲之中,這便是瑯琊山了!   瑯琊山得名於東晉時期,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瑯琊王司馬睿避難於此,後在金陵定都建立東晉,稱帝後賜此山名為瑯琊。   三人延溪行至山下一處農家,將馬寄存,便徙步登山。   唐展對李愚道:“張老泉就在這瑯琊之巔,估計要走兩三個時辰,我隻二十年前來過一次,不知道這張老泉是否還健在?”。   李愚道:“長年在此山中居住,必能高壽,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世外桃源一般,就算百歲也不稀奇!”。   芽兒道:“那以後天下太平,我們來此結廬隱居!”   三人行走在山間,如同至身於畫中,猿啼鳥鳴之聲不斷,奇花異草,熔洞瀑布,呼吸著林間芬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頓覺精神爽朗,雖然走了兩個多時辰卻絲毫不覺得疲倦。不知不覺也來到山巔,雲霧繚繞,如同仙境一般,唐展手指前麵不遠一處廬舍說道:“就是那裡!”。   李愚不禁感嘆造物之神奇,那廬舍構築在一塊巨大巖石之中,遠遠看去就像懸在半空,巖石之上有許多洞穴,不知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開鑿。從三人站立處到那廬舍有一條平整的過道,且僅此一條。最窄處隻有一丈多寬,一邊是絕壁另一邊就是懸崖。   唐展嘴裡嘟囔道:“這過道和之前不太一樣啊?”,邊快步前行邊喊:“張老…”,泉字未及喊出,隻見地麵突然下陷,唐展便不見了蹤影,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愚,芽兒大驚失色,大聲呼喊唐展,芽兒都快急哭了!這時有人卻笑了,笑得很大聲,順著聲音來處隻見一位老者從廬舍中走出,此老者須發皆白,然而身軀卻很挺拔,麵色紅潤,眼神犀利,笑道:“老夫這裡很久沒有來客人了!呀,還有位美人!”。李愚急忙行禮道:“想必您就是張老前輩,我們三人來此訂購箭支,並無惡意,方才同行好友落入機關之中,望老前輩速度解救!”。張老泉此時已看見李愚背後的穿雲弓!便說道:“我這機關不傷人的,二位放心走過來吧”,   說罷走向絕壁一側,地麵上有一黑一白兩塊一尺高的方形石磚,張老泉踩上白色石磚,那石磚便緩緩降下與地齊平,然後笑瞇瞇的朝二人迎去,走過唐展消失的那塊地麵,已經紋絲不動,表麵上看本來就是很普通的地麵,好像剛才的下陷導致唐展消失都是一種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