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要地,更要人(1 / 1)

“王爺,肅王虎狼之師。我們沒了兵權,豈不是要任人魚肉嗎?”此刻,即便是一直向我溫柔以對的少女也不禁開口道。   “他媽的,你們是王爺,還是我是王爺。無需多言,呂長史趕緊去讓王將軍把兵馬解散了。記住,一定讓上下守住口風,我淮地除了王府內的幾十個府丁外,自兩年前就沒有過什麼兵馬。敢走漏出一字,“死”。”見狀,許攸似是瘋癲般口出敬語道。   “哎!”見這王爺動了真氣,老者呂賢不由得一聲哀嘆過後,領命而去。正所謂: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   他呂賢能做的已經做了。而身為臣子,他自當要從君之令。   “王爺,您身體方好。這是要去哪?”呂賢走後,床旁女子見許攸起身穿衣不由關切道。   秦茜,朝中待大丈秦子夫之女。一年前,嫁入王府時前王爺便已重病在床,到現在她們還隻是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   “愛妃稍安,我去出城見見我那三哥肅王。”說話間,由於起身過猛,許攸不由咳聲連連。   “可王爺,您這身體…?”   “放心,我還死不了。”為了重生後,還能夠看到明天的太陽,此刻身上的這點病痛許攸亦是不得不忍。   淮州,北有楚山,境內有發源於北方秦州的漢水自北向南穿楚山而過,流入淮地百裡後又轉折向東進入慶州地界。全境七山,一水,二分田。在這個以農耕為主年代,隻此一點,便充分說明了淮州的貧瘠,所以才會落到那個不受先皇待見,倍遭其它皇子、大臣冷眼的許攸手中。   而與其同名同姓的現代人許攸,恰在其病塌彌留之際該死不死地就穿越到了他的身上,且又逢八王作亂,大爭將起之時,亦讓許攸不但一睜眼就接了個爛攤子,更要麵對眼前的生死之局。   淮安城。   西門外,許攸拖著殘軀臥在床攆之上,透過攆上的薄紗似是用著全身僅有的一絲氣力看向西方天際滾滾而來的一道如墻煙塵。他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自從呂賢領命前去遣散南郊校場兵馬後,許攸便起身更衣,早早來到西門之外。   守在這裡自是為了能拖住他的皇兄肅王,為解散兵馬,安排善後爭取時間,更是為了他心中的那份不甘搏得一份生機。   而他於此危難之際,自散兵馬也絕不是如呂賢與側妃秦茜想像的那樣,昏聵到了癲狂。前世身為政治經濟學博士的他,自是有他的考量。   遠處,一展上繡一個巨大“肅”字的旌旗之下。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之上,許國三皇子肅王許珅遠遠便看見了淮安城外的那副床攆,英姿颯爽的他嘴角不禁一絲冷笑泛起。對於這位其先皇酒醉後與一位侍女發生關係而有的弟弟,肅王許珅與其它人一樣也從來都未曾正臉瞧上一眼。且在各自封王之後,又聽聞他這位文不成武不就的弟弟,乖張自棄的種種行徑,其鄙夷之心自是更甚。   今次若不是兵發大浥,淮州是其必經之地,兩兄弟怕是老死都不會往來。   一揚手止住身後的兵馬,許珅帶著幾位親信縱馬而來。   “小弟身體抱恙,未能遠迎,還望三哥海函。”看著俊馬上一身戎裝,雄姿勃發的肅王,許攸強撐著身體道。說話之餘,心中亦是感慨萬千。無論是相貌還是身形體態許攸與三皇子許珅兩人在眾皇子中是最像許國開國皇帝許嵩的兩位皇子。可惜同相不同命,如今三皇子許珅擁有肅州廣茂之地,兵強馬壯,不久的將來更有可能會成為許國下一代君主,而他、許攸呢,殘軀疾危待人魚肉,還在垂死中掙紮尋找著一線生機。   “九弟身體抱恙,三哥早有所聞。本應早些來看望才是,怎奈雜事纏身。誒,想來這位就是皇弟妹吧?”說話間,許珅一抬眼便看見了隨同許攸同來的秦茜,不由眼底一亮。   “見過三哥。”聞言,秦茜盈盈一禮道。   “都是一家人,弟妹無需客氣,無需客氣。”說著,急忙上前兩步扶起了床攆旁下拜的秦茜。   見狀,秦茜麵色一紅,急忙抽手向後退了一步。   “哈哈哈…,九弟好造化。久聞秦侍朗之女才情貌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三哥說笑了。府內早以備好了酒席,為三哥接風。三哥請。”許攸見狀心中一萬個草泥馬瞬間奔騰而過,不待秦茜答話,便急忙叉開話題道。   “正好,咱們兩兄弟也是許久不見,好好暢敘一番才是。”聞言,許珅也不客氣。隨後,其一邊令大軍紮營於城外,一邊帶著眾親信隨著許攸入了淮安城。   “九弟,此次起事不知淮州可派多少兵馬前往大浥勤王呀?”王府大堂之內酒過三旬,肅王許珅一邊看著許攸用筷時尚且顫抖的右手,一邊道出了此行的目的。說話間,甚至還在不時地瞟向酒席上作陪的秦茜。   許攸對此隻做不見,道:“王兄說笑了,弟這裡哪還有什麼兵馬。”   “哦?不對吧!先皇在位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是明令各州駐紮兵馬數量。如果沒記錯的話,九弟的淮州應有千人的兵馬駐防於此的。”許攸的話,許珅自是不信。   聽得此言,席上同陪的長史呂賢手中的酒杯不由一顫,差一點將酒水濺出,而參將王伯則是不動聲色,隻待許攸的回答。   “王兄說的是,但父皇走後,大哥登基對北用兵,我淮地人馬盡數被其調離,三哥的肅州想來也被調走不少吧?”許攸聞言道。   “確是如此。不過,眾王就此事聯名上表,陳述先皇製不可廢。大哥不是同意各州均可補足兵馬嗎?”   “三哥說的不假,但補足的兵馬錢、糧都要求各州府承擔。我淮地窮苦之鄉,不似王兄肅州土域廣茂,錢丁興旺。這些年間王府的花銷尚且捉襟見肘,哪裡又有錢、糧養兵。”對此,許攸早就想好了說辭。   “王將軍,是如此嗎?”聞言,似有不信的許攸轉頭問向席上座陪的王府參將王伯當。   “回肅王,確有此事。”王伯當神色不變,泰然道。   聞言,許珅雖然表麵不動聲色,實則心中早就樂開了花。他這位不受先皇待見,胸無大誌的九弟品行,他自是早有耳聞,故而對於其不借機募集兵馬一事,他不但不覺意外,相反這位九弟自絕後路的作法,才是他夢寐以求的。   淮州千人的兵馬相比於他的五萬大軍而言,不過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整個淮地才是他的目標。   而如今看來,還要加上淮王府裡的一位佳人,這位九弟的側妃秦茜,秦美人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