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爛攤子(1 / 1)

“嶽將軍,如你所言王爺必然會背負殺弟奪城的惡名,若有此名聲,必被有心人利用,成為王爺坐上那個座位的阻礙,此等因小失大的事,你認為值嗎?”   “這…,確是嶽某少慮了。”   “另外,那位的病情你也見到了,且王爺又安排了李將軍駐守,一個病體垂危,且又沒有一兵一卒的淮王,你認為淮安城還是他的嗎?”那位付左史接著道。   “原來王爺早已謀定,末將自愧不如。難怪剛剛淮州右史李元珅會帶領眾鄉紳前來為王爺送行。”嶽姓將軍聞言恍然大悟之餘,不忘轉頭向許珅恭維道。   馬上許珅雖是未說些什麼,但從其滿臉的享受之色不難看出,這兩位的馬屁拍的他還是十分受用的。   “王爺,不好了。臣聽聞三皇子的兵馬已入駐南郊大營了。”淮王府內,王伯當還未說完事情經過,呂史長便已急匆匆地闖了進來。   “我知道。”   “王爺,你知道還能坐得住,我還以為昨天三皇子與你隻是酒後之言,不足為信。萬沒想到他真會這麼乾,而且不是五百,是一千兵馬。這哪裡是駐兵,分明是懸在您與淮安城頭上的一把利劍。王爺,狼已入室,我們要想個辦法才是?”   “呂長史,莫急。本王中有應對之策?”許攸淡淡地道,似乎李恪的千餘兵馬在他眼中不過玩偶一般。   “王爺,什麼對策?”昨晚的一番勝負之論,終於讓呂賢在這位王爺身上看到了一些希望,故今再見許攸風輕雲淡的樣子,心中亦不由也很想聽聽許攸還會有什麼高論。   “很簡單。搞錢、搞糧、養兵備戰。當然三者中,相比於搞糧、養兵備戰,搞錢才是問題的根本。”對麵當前局勢,在那一世中主修政治經濟學的許攸自有見解。   “王爺說的對。”王伯當聞言立刻贊同道。   “可是王爺想如何搞錢?”呂賢則是冷靜的很。   “當然,是大力發展士農工商,加大稅收,增加財政收入。”許攸侃侃而談道,說到搞經濟那他絕對是專業對口。   “王爺,不能再加稅了。若再加稅,恐生民變呀!王爺!”聞聽這位王爺又要加重賦稅,側妃秦茜急忙從內堂轉出勸戒道。許攸的話她雖不完全懂,但語間說到加稅的事,她還是明白的。   “是呀王爺,我淮地的稅賦已高出其它州府四成有餘,是萬萬不能再加了。”呂賢也急忙道,說話間亦不禁麵露失望之色。可見如今的兩人已經到了談賦色變的地步。   “這麼重的稅,那就不用加了。想來府庫裡已有不少積儲才是。”聞言,許攸心中一輕,古今皆同,隻要有錢那事情就好辦的多。   “王爺,我淮軍已有半年未發軍餉了。還請王爺就此時機,發下軍餉以攏絡軍心,末將也好辦事。”王伯當不失時機地道。   “什麼?怎麼軍餉都未按時分發?那重稅之下得來的錢呢?”許攸不禁疑惑地看向呂賢,語間大有責問之意。身為王府左長史,於此等事上,他自應知曉。   呂賢見狀不由得一陣苦笑。對於這位王爺也算徹底失望了。   “王爺,怪不得呂長史。這是王府的帳本,您一看便知。”見狀,秦茜急忙解圍道,同時從身後博古架上取下一本帳簿交到了許攸手中。   “這是……”許攸接過帳薄看過後,不由一陣沉吟,帳薄內記載著王府日常的各種花銷,尤其是前幾年,那位王爺在未病倒之前,曾大量購買各種煉丹所需的材料,金額之大令人咋舌。到了現在,不但王府府庫內一兩銀子都沒有,甚至還欠下了本地鄉紳不少的借款。   “這些年來,王爺您從來都是隻管花銷,隻要錢不夠,您便加稅征收。如今您也看到了,這王府上下經年的奢靡用度,那一處不是真金白銀。現在的淮安城,不,是整個淮州在王爺的竭澤而漁的重稅之下早已民不聊生、百業凋零了。”自入府以來,秦茜從未像今日這般說這麼多的話,也從未如大膽過。   “好呀狗王爺!原來還給我留了這麼一副爛攤子。”看過帳薄,又聽了秦茜的講述。許攸不禁心中暗罵。   “臣妾妄言,還請爺王治罪。”見許攸麵色陰沉,自認為觸了逆鱗的秦茜,急忙跪下道。   “愛妃請起,這稅本王不加了。不但不加而且還要在淮州全境減稅一半。同時,王府內日常用度也要全部減半。”見狀,我一邊扶起秦茜一邊道。   “王爺,您這是…?”這波操作就連跟隨許攸多年的呂賢也未想到。更不要說王伯當與秦茜了。   “怎麼,呂長史有異議?”   “王爺,老臣認為王爺花銷減半是好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隻是這全境稅賦減半,王將軍的兵馬軍餉怕因此會更加難以供已,事關重大,還望王爺三思呀!”呂賢不愧是老臣,心思縝密自不用說。   “這個嗎?呂長史敬請放心。不出三日,軍餉定當交到王將軍手上。”別忘了,如今許攸不是那個廢物王爺,他可是有著政治經濟學學位的博士。錢,就是他研究的對象。   “王爺,李右史求見。”   許攸的話,廳內的三人當然不信。而就在他們隻做這位王爺又在瘋言瘋語之時,廳外徐二虎的通報聲忽然響起。   “你們看,錢來了。快請李長史。”聞聲,許攸會心一笑,叫徐二虎放人進來。   淮州地界別看地方不太,各種關係卻是錯宗復雜。而王府內就是淮州各方勢力的一個縮影。   這裡除了許攸這位王爺與他從京城帶來的嫡係外,長史呂賢代表的是淮地的讀書人,參軍王伯當之前則是先皇的人,先皇去世後,因其手掌兵權,叔父又是朝中兵部尚書。如今自成一派,成為各方都要拉攏的對象。   除此兩派外,還有一派則是以王府內右長史李元坤為代表的淮安本地的鄉紳。且據剛剛王伯當所言,李元坤便是今晨前往東門外為三皇子許珅踐行眾鄉紳的帶頭之人。   兩天間發生這麼大的事,李元坤不入王府,反而去為肅王送行。足見,在這淮州雖然淮王徐攸還活著,但有人已然認為這淮安城已經換了新主子,更是忙不迭的選邊站隊了。說來,許攸這個王爺當的還真是個笑話。而許攸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就更加讓人看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