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茍在盛世慢慢猥瑣發育是行不通了,說不定,一不小心還將進入類似五胡亂華的混亂亂世。曾國藩說得好,再難也要入局,入局才能有變化,現如今,鄧堯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他仔細分析了自己能夠動用的資源,發現自己同宗是叛賊,同鄉是叛賊,最大的資源竟是自己太學的那幫同學。 正巧每月的太學聚會就要到了,鄧堯準備先在太學聚會上搞清楚北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太學是由楚國太宗皇帝建立,是設在上京城中的官辦學府,本意是想為國家培養官吏,但由各州選派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各州的世家豪強,因此太學也違背了它的初衷,除了自己這個被困在上京城監視的人質和幾個真有真才實學的人之外,幾乎成了紈絝子弟的聚集之地,不過滿是高官子弟也有好處,那就是消息非常靈通。 太學聚會當然要選一個符合自己身份的地方了,上京城中最大最好的酒樓——樊樓,便成了唯一的選擇了。 青樓畫閣滿街,棱戶珠簾滿目,寶馬雕車爭馳於路,綾羅滿街,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皰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 上京城的富裕人所共知,上京城的繁榮讓人向往,但要說起這上京城中最富裕、最繁華的地方便要數這上京城夜市了,而上京城夜市中最繁華的就要屬朱雀大街了。 朱雀街長縱貫整個南城,寬則有幾十步,在這裡三匹馬車可以並排行走,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商鋪連著商鋪,酒樓連著酒樓,勾欄瓦舍鑲嵌其間,來自各處的商販賣貨於其中,來自各地的手藝人也在這裡向人們兜售自己的手藝。 樊樓就坐落於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和宰相巷的交匯之處,矗立著三座三層高的酒樓,它們之間各有連廊相互貫通,每座酒樓都雕龍畫鳳,明顯要比四周的建築物都要豪華氣派。 這號稱上京城裡最大最有名最豪華的酒樓果然名不虛傳。 樊樓通宵營業,這裡有酒樓,有客房,有表演,全國各地的達官貴人、富豪商賈、世家大族都以能在樊樓請客吃飯為榮。不過在鄧堯看來,稱樊樓為酒樓有點名不副實,這明明是一座綜合性娛樂會所。 濃妝艷抹的女郎在橋廊上待客,繁忙的夥計托著盤子在樓裡麵穿梭,一樓的大廳中來自西域的胡女跳著胡旋舞,客廳中始終都坐滿了人,樓上的包房也是供不應求,門口來往的寶馬名車更是絡繹不絕。 鄧堯徜徉其中,由衷的感嘆,有錢真好。 “哪個蠢貨敢擋我們的路?” 兩個穿著華麗的貴公子各自摟著一個濃妝艷抹的歌姬,攔住了鄧堯。 “原來是黃公子,魏公子。”鄧堯仔細搜尋原主的記憶,向著二人拱手行禮道。 黃公子叫黃皓,魏公子叫魏桁,是上京城中有名的紈絝子弟,但家族也不甚強勢。甚至連進入太學的機會都沒有,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是太學學生卻又是叛臣人質的鄧堯有著高人一等的姿態。 “哦,是鄧公子呀,剛剛沒看到。怎麼,又來這樊樓跟著太學的那群人吃些殘羹剩飯,不過即使是殘羹剩飯在你們東海怕是連聽過都沒聽過。”麵對鄧堯的以禮相待,二人反而出言諷刺,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 看來這兩位是專門找茬的,鄧堯如此想著,不過咱現在可不是那唯唯諾諾的人質鄧堯了,咱可是不慣著你的90後。 鄧堯看了看對麵大腹便便,身材壯碩的二人,再打量了下自己,馬上放棄了武力解決的下策。 在自己看到身後一直跟著自己的一位鬼鬼祟祟的老朋友後,鄧堯計上心來,馬上換了臉孔,笑著說到:“在東海自然是沒見過上京城這麼多的新鮮玩意,不過雖然就算樊樓的下腳料都足夠百姓吃好幾年的,可上京城依然有不少百姓食不果腹,反觀我們東海人雖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人人不改其樂。” 黃、魏二人本意是想羞辱鄧堯是鄉下人,卻被鄧堯趁機誇獎了一番自己,雖然被說的臉上變色但又不知如何反駁,隻能紅著臉瞪著鄧堯聽他繼續說。 “不過。” 鄧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們那小地方,耍不起威風來,哪像這上京城裡臥虎藏龍,我在這裡不過就是個小螞蟻,連個飯館老板都不敢招惹,隻能跟著太學的人混吃混喝,哪像二位公子在上京城的威風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我聽說二位公子在上京城吃飯從來不給錢,吃完了隻要往那一坐,叫來老板,說上句我姓黃,我姓魏,不僅不用花錢還能掙錢。即使有的老板不想給,告到縣裡府裡,二位公子也有辦法讓縣令知府改判。” “而且我從不當(擋)路擋(當)蠢貨。” 鄧堯環顧四周,確定身後跟著自己的人就是皇城司那個一直跟著自己監視自己的探子,而且正坐在旁邊的茶館裡,伸著腦袋往這邊聽,這才一邊側開身子,一邊說出上麵那段話。 當然這話表麵上是說給黃、魏二位公子聽,實際上是故意讓那探子聽到。 黃、魏兩人聽後心情大好,笑得更加放肆。 “你知道就好。” 兩人本來想找茬的,哪想到鄧堯如此懂事,一頓馬屁拍的舒舒服服,反而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假模假式的拱了拱手,摟著各自歌姬柔軟的腰肢繼續遊覽夜市去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望著幾人的背影,鄧堯不自覺的嘆起氣來,自己出身的東海鄧氏,是東海第一士族,底蘊不知要比他們強多少了,要不敢在大楚太祖稱帝之時,起兵反對。 但最終大楚皇帝得勝建立了楚國之後,因此以鄧氏為首的東海士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正因為這個原因,在培養後備官員的太學中人,除了鄧堯還沒有官職之外,其他人基本上人人都有著七八品的官銜,隻等在太學畢業之後升個一兩級,在三公九卿下屬的各曹中當個令、使,便正式踏入朝廷,成為士族政治中的一份子。而自己到現在依然隻是平民身份,由此也可以想像的到,以後在楚國的政治體製中,自己最高也隻能是在基層打轉的小官小吏。 楚國的未來竟然掌握在這群不學無術的官二代手中,要不就撒手不管,讓北狄攻破上京城,反正受害最大的是世家貴族。 鄧堯有時候真想逃出上京城得了,不過想到原身還寫到北伐也是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還是決定要搏一搏,隻不過原主寫到這就沒了下文,自己穿越的真不是時候,再晚上幾天穿越,不就能舒舒服服的抄作業了。 說實話鄧堯也想看看在這麼不利的局麵下,原身想到的破局之策究竟是什麼,雖然短期失憶,但自己融合了穿越者的先進指導思想和土著人的實用知識技能,沒理由自己這個升級版的鄧堯想不到,隻是要慢慢融合原身的知識而已。 想到這,又想到經過剛才那一番言語,這黃、魏二位公子少不了要受些苦了,鄧堯苦笑一聲,繼續走向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