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酒樓賣唱(1 / 1)

“諸位公子雅興,可否賞臉聽小老兒與孫女兒唱個小曲兒,解解悶?”   “我們三天沒吃飯了。”   “您看著隨便賞給幾文錢就行。”   太學諸人正在興頭上,卻被一聲詢問打斷,循聲看去,隻見有賣唱的爺孫兒倆怯生生的站在門口。   在酒樓賣唱是現在流行的一種生意,一般是年輕的女子與一個伴奏之人,在各個酒樓之間給喝酒的客人唱歌解悶換得幾文錢以此度日。   這些賣唱的女子大多是城外失地的農民,土地被士族兼並之後隻能憑著一副歌喉和幾分姿色在這城內討生活,   他們拿出幾文錢給店中的小二,小二便會給他們指些有錢客人的包間,賣唱之人便會試一試運氣看能否掙得幾文錢。   這對爺孫兒顯然就是這樣來試一試運氣的。   “你們都會唱些什麼曲呀?”卞洋靠在椅子上懶洋洋的問道。   “小老兒的孫女兒什麼曲都會唱。”賣唱的老者說著便拿起了手中的胡琴。   “那就給我們唱幾個“助興”的小曲聽聽。”   卞洋的話剛說完,便引起了在座的客人和舞女的一陣哄笑。   那唱曲的老者也是聽出了陳舉話中的調笑之意,一時間手足無措,唱曲的少女更是紅著臉躲在了老者的身後。   “小侯爺,那倆美人實在不好弄,這唱曲小妞倒也長得不錯,看樣子應該還是個原裝貨,我給您買下來,您給她開個苞,讓她給您泄泄火。”陳舉轉頭滿臉諂媚的對卞洋說到。   卞洋不僅是小侯爺,更是當朝太後的侄兒,眼看小皇帝就要親政,卞洋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太學眾人於是爭相討好。俗話說得好,提錢進步,日後高升,陳舉看那女孩也是一個美人胚子,就想著以此來討好卞洋。   聽到陳舉的話,女孩更是嚇了一跳,無助的大眼睛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眼中充滿了乞求。   “小侯爺,這一看就是才進城的鄉下姑娘,有什麼好的,再這樣,您身邊的那些美女可要不高興了。”鄧堯看到女孩求助的眼神,決定幫她一下。   聽到鄧堯的話,圍在卞洋身邊的陪酒女孩也生怕這不知哪來的姑娘搶了自己的生意,便一起對著卞洋撒嬌:“這小女孩有什麼好的,渾身上下沒有幾兩肉,她哪會伺候男人,我們姐妹肯定會伺候好小侯爺您的。”一邊說著還將自己的本錢漏了漏。   卞洋本就喝多了酒,被這些姑娘一鬧也就沒有了心情,擺擺手就讓唱曲兒的爺孫兒倆出去了。   爺孫兒倆退出房外,鄧堯連忙追了出來,掏了幾兩銀子塞給老者。   “老丈,我們兄弟隻想在這安安靜靜的喝酒,您還是到別處碰碰運氣。這有幾兩銀子,就當您白忙一場的賞錢。我叫鄧堯,是在太學讀書的學生,若還有什麼需要可以到太學來找我。”   看著手裡的銀子,老者對鄧堯千恩萬謝,也讓身後的孫女來給鄧堯行禮。   女孩靦腆著向鄧堯行了一禮,就又迅速躲回老者身後。   ······   “鄧公子倒是好心,那爺孫倆沒唱曲還給了錢,將來肯定會是一個好官。”   屋內的女孩也都是出身貧苦之人,見一向對平民沒什麼好臉色的士族子弟竟有鄧堯這麼一個異類不由得感慨。   “鄧堯?好官?”   聽到女孩的話,楊潤不屑的哼了一下鼻子,“他能在州縣裡當個打雜的小吏就算不錯了。”   楊潤這話倒是讓剛剛說話的女孩摸不著頭腦了,在她和這些太學生的接觸中,她也看得出來,鄧堯應該是這群人中才學最好的,人品也好,按理說應該能當最大的官呀。   旁邊年長的歌女見狀便小聲的解釋道:“楊公子、卞侯爺都是出身頂級士族和朝廷重臣,將來也都是頂級士族和朝廷重臣,而鄧公子卻是出身沒落的士族,自然是不能相比的,就像咱們,貧民出身,一輩子也就隻能乾些低賤的營生。”   ······   “這個小妮子雖然粗布粗衣,到大小也能算的上一個美人兒,鄧兄出手那麼大方,是不是看上人家孫女兒了。”   鄧堯回到屋內,屋內眾人便開始拿鄧堯打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等均是讀聖賢書之人,救民於水火是吾輩讀書人之責。”   看見這群帝國未來的統治者,對自己治下之民如此,鄧堯正色說到。   “這上京城中,賣唱的、陪笑的、做工的、乞討的如此眾多,你能救的過來?”   “隻能盡力而為。”   鄧堯的一番話顯然沒能讓這群人意識到,讓百姓困苦是他們自己在破壞自己的統治基礎,他們依然是接著奏樂接著舞,鄧堯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支撐楚國的兩大支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個是掌握國家經濟和政權的世家大族,一個是代表著暴力機器的禁軍隊伍。   士族是吸血機器,禁軍是吞金巨獸,朝廷隻能通過不斷來掠奪平民的利益來供養士族和禁軍。   大楚立國幾十年來,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無數的自耕農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稅源相應的也越來越少,而為了收取足夠的稅收,對應的稅率也就越來越重,讓平民不死不活的活著,一點一滴榨乾平民的血汗,盡量壓榨出更多的稅收,成了國家統治的秘訣,國家在人民的供養下越來越強,但人民卻變得越來越窮。   但奇怪的是,你在上京城卻看不到一點貧弱的景象,到處是繁榮奢華,士族強大的消費能力和奢侈的生活讓商業越來越繁榮,勾欄瓦舍迅速興盛,大量的農民湧入工商業,楚國社會表麵上呈現出一種虛假的平衡。   上層越來越富,底層越來越窮,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一個不得不想辦法來解決的地步,越來越羸弱的基礎支撐著越來越臃腫的上層建築,各個階級之間極度的不穩定,隻要有一點火星便能成燎原之勢,摧毀整個帝國。   在學習過人民史觀,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入內心的鄧堯來看,如果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即使沒有外族入侵,或者現在,或者一二年,或者三四年帝國必將迎來巨變。   當然現在的帝國統治者們不會考慮這些,由於禁軍強大軍力的壓製,問題都被暫時壓製,帝國的統治依然穩固,而權力之爭卻刻不容緩,皇帝與世家大族之爭,老牌士族與新興軍事貴族之爭,才是楚國政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