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伐的時機(1 / 1)

月上枝頭,杯盤狼藉,酒盡席散。   李紹和鄧堯回到包間,酒宴已經接近了尾聲,太學生們紛紛散去,有的三五成群,結伴去遊覽夜市,有的則摟著自己相好的歌女舞姬去樓上客房做一些飯後運動。   “子明,你來的最晚,這頓飯就你來付賬。”   卞洋摟著一大一小兩個舞女,醉醺醺的過來,對著與他拱手告別的鄧堯命令一樣的說到。   小皇帝就要親政的消息一傳出,卞洋便隱隱有取代楊潤成為太學生首領的意思,說實話,他飄了。   “諸位賢兄先走,這付賬的小事就交給小弟了。”鄧堯對趾高氣昂的卞洋隻能無奈的賠笑說道。   “公子,一共是三十兩五錢,五錢酒樓請了,您給個整數,三十兩就行。”店小二訓練有素,掃了一眼桌上的飯菜便算出了價格。   鄧堯伸手在錢袋裡掏了掏,然後尷尬的看向李紹:“阿兄,我的錢剛剛全給了那賣唱的爺孫倆兒,這飯錢你看……”   “這錢我來給。”李紹將小二叫到麵前,豪爽的將錢袋扔給給小二,又吩咐小二去取個棋盤,他要在這裡和鄧堯手談一局,說些話。   小二接了錢袋,數出三十兩銀子,按照李紹的吩咐,轉身下樓去拿棋盤。   “阿兄,不愧為上京小孟嘗,就愛仗義疏財。”鄧堯打趣的說道。   “子明,咱們兄弟之間,就不要取笑我了,這點銀子對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不過,這卞洋最近倒是牛氣的很,小衙內這個外號倒是貼切,隻是頤指氣使樣子的讓人不爽。”李紹指著卞洋剛才的位置為鄧堯憤憤不平說道。   “小皇帝就要親政,人家是太後的親侄子,自然就有資本作威作福,而我什麼出身,能讓人家看在眼裡。”鄧堯滿不在乎的說道。   “那你看這卞小侯爺還能趾高氣揚幾天。”李紹問道。   “阿兄這是何意,我還想著跟著卞小侯爺狐假虎威呢。”鄧堯笑著說道。   “我看你這些天的行事有些怪異。咱們兄弟,你就不必與我藏著掖著了。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親政,劉太尉作為輔臣自然是退居二線,卞洋屬於外戚,自然是得勢上臺。你沒見小皇帝親政的消息一傳出,太學生們全都趕著去拍卞洋的馬屁,隻有你反而與出身太尉一係的人更加熟絡起來。我實在搞不明白你到底是怎麼想的?”見鄧堯顧左右而言他,李紹索性直接問道。   “還真是什麼也瞞不過阿兄你。”其實鄧堯一開始也對原身如此做的原因有些不解,不過在仔細分析了劉太尉北伐時機選擇的問題後,真的忍不住感嘆了一下原身的聰明才智。   李紹是自己在上京城最信得過也是自己最有實力的資源,自己在上京城中開展行動少不了他的幫忙,鄧堯對他自然是知無不言。   他剛想解釋一下自己這麼做的原因。   這時,小二拿著棋盤走了進來,二人便不再說話。   鄧堯接過棋盤,又吩咐小二守在門外不要讓外人靠近,才又開口說道:“阿兄還記得我說過,此時並不是北伐的最好時機嗎?”   李紹聞言一愣,擺好棋盤等著鄧堯落子:“那你仔細說說。”   “最好的時機應該是春夏之交,而不是在初春時節。”   “春夏之交,水草豐茂,正是北狄休養生息的時候,在冬天積累的曹亮用盡了,又剛剛經過青黃不接的初春,北狄的牛羊戰馬掉膘嚴重,正是急需吃草長膘的時候。若這時候進攻,北狄人不得不組織起來優先應對戰爭,本該休養生息之時,牛羊戰馬卻得不到補充,戰後不論輸贏,北狄都會錯過生產和恢復實力的天時。這樣一來春夏之交的征戰,不僅在戰術上對北狄當時的戰力有所損傷,在戰略上更是對北狄人的長期生產也會產生影響,從而讓北狄的整個國力下降。”   “初春季節,雖然水草也不足,但戰馬還有一個冬天積累的草料可以消耗,北狄族人也由於過冬而聚集在一起,便於組織,因此此時其實並不是北狄最虛弱的時候,而且北狄也多在此時進行劫掠用來補充物資,所以也並不耽誤北狄的生產,即使敗了,在經過春夏之交的休養生息之後,北狄也能迅速恢復過來,而且這時塞外草原上的天氣嚴寒,也不利於軍隊的行軍。不過好處卻是沿邊州郡不必為防禦北狄而征召軍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整備烽火臺了,也不用滿草原的搜尋敵軍主力,可以直接與敵軍進行決戰。”   “在戰略上看,我才說太尉選的時機並不恰當。”   這是鄧堯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雖然分析出了太尉出兵的時機不對,但依然未解決北伐為何會失敗的問題。此次北伐雖是號稱要剿滅北狄其實真正的目標也隻有盤踞在草原西部的北狄諸部中的完顏一部而已,即使北伐的時機不對,在楚國的絕對實力麵前也隻是勝多勝少的問題,哪能牽扯到北伐失敗。   “劉太尉素有名將之稱,你分析的他自然不會不知道,但卻依然一力主導了這次北伐。事出反常必有妖,你是說北伐遠遠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劉太尉可能還有其他的目的。”聽了鄧堯的分析,李紹壓低聲音說道。   鄧堯豎起耳朵,仔細聽了聽外麵,確認沒有別人偷聽,這才緩緩說道:“我說的最好的時機是對楚國來說的,雖然這次北伐對楚國來說並不是選了最好的時機,但對劉太尉來說卻是一個最好的時機。這次北伐的關鍵,不在於何時出兵,而在於為何這時出兵。”   “子明這是何意?”李紹拿著手裡的棋子繼續追問。   看到李紹一臉不解的樣子,鄧堯反而不再往下說,而是嘴角含笑,反問了李紹一個問題:“阿兄,你可知這次朝廷出兵北伐的緣由?”   鄧堯趁機打聽起這次北伐的原因來,想通過了解一下朝中各派係對這次北伐的態度,看看誰支持,誰反對,看看誰最有破壞這次北伐的犯罪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