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比南城要冷,這一點在北城城墻上駐守的士兵們深有體會。 巡城營的士兵趙小九像往常一樣,從箭樓裡出來開始在城墻上巡視。 趙小九是北城巡城的士兵,每天的工作便是從駐守的箭樓出發,與另一個箭樓裡巡城的士兵相遇後再回來。 150,151,152,153,154,155,趙小九百無聊賴的數著步子,望著城外黑漆漆的一片空洞,不禁打了幾個哈欠。 正當趙小九想著繼續往前走時,黑漆漆的城外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接著是兩點,三點,百點,千點,萬點,匯成了一條長河向著城墻湧來。 這可把城上巡邏的趙小九嚇到了,這至少是一支上萬人的軍隊。瞌睡的趙小九立刻清醒了過來,一個箭步沖回箭樓吹響了有敵來犯的警報。 巡城營裡的其他人聽到警報也都沖了出來。 伍長劉長有一邊係著褲腰帶,一邊大聲喊:“哪個小子吹的警報?” 趙小九擠到劉長有身邊,指著前麵的一片火光說到:“伍長,你看敵襲。” 劉長有照著趙小九的屁股踢了一腳:“你小子連是敵是友還沒搞清楚就吹警報。” 從邊境到上京城,中間隔著幾個州縣,這些州縣都設有烽火臺,敵軍不可能完全繞開這幾個州縣直接來到上京城下,何況還是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 “伍長,是咱們自己的軍隊。” 這時一個爬上箭樓瞭望的士兵,看見城外軍隊裡飄揚著的楚字旗號,對著箭樓下的劉長有說到, “先不要打開城門,等確定了來者身份後再開門不遲。”伍長劉長有向自己手下的士兵命令道。 城墻上的士兵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嚴陣以待。 “來者何人?” 劉長有對著城下黑壓壓的軍隊敞開嗓子大聲喊道。 “我們是太尉麾下的北伐軍,班師回朝,還請打開城門。” “可有何憑證?” “劉長有,不知我是否能當個憑證?” 先鋒將軍陳元禮走到騎兵隊伍的最前麵對城上的劉長有說到。 劉長有拿著火把對著城下喊話的人照了照,發現果然是陳元禮。 “是陳將軍呀,不過沒有郎中令的命令,小人不敢開城門。” “太尉得勝歸朝,難道還需要向你通報。”陳元禮策馬來到城下,大聲向著城上喊著,語氣中帶著不滿。 劉長有正待再出言拒絕,隻見軍陣之中有一騎出陣,緩緩來到城下,他借著火光仔細一看卻是太尉劉知進, “我難道還比不上汴通的命令。” 劉知進來到城下對著劉長有喊道。 太尉在軍中威望極高,劉長有一見太尉也不再有疑,馬上下令讓士兵打開城門。 陳元禮一馬當先走進城門,北伐軍的將士們隨後魚貫而入,劉長有連同自己手下的兄弟們則被陳元義手下的士兵統統趕進了箭樓裡。 陳元禮讓自己的心腹軍士守住城門,看著北伐大軍已經全部進入城中,心中的那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了。 大軍進城,計劃便完成了一半,這皇帝寶座已經是太尉的囊中之物了。 “元禮,大軍雖已進城,但還有兩個緊要的地方還需注意。一是皇宮,我親自帶兵前去覲見皇帝;另一個便是城裡的禁軍軍營,那就需要元禮帶兵控製禁軍駐地剩餘的禁軍。” 騎在馬上的劉知進對著陳元禮說到。 “是,太尉。不,應該是陛下,臣定當不辱使命。” 說著陳元禮便點齊士兵浩浩蕩蕩的向禁軍軍營趕去,劉知進則直奔皇宮。 趙小九的警報並沒有引起上京城中人們的注意,因為時常會出現誤報的情況,所以大楚朝規定警報必須三次才能算是真正的警報,趙小九的警報因此在上京城的人來說是屬於誤報。 但上京城中卻有一人對這次的警報十分重視。許資一聽到警報便立刻警覺起來,接著吩咐手下的人準備馬匹,要去北門一探究竟。 “警報隻響了一下大概是北城那邊的誤報。老爺現在不是郎中令了,城防的事應該歸現在的郎中令博洋侯汴通管。”許夫人雖然嘴上抱怨但還是幫夫君穿上了盔甲。 許資原為郎中令掌管整個上京城的防務,但汴太後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博洋侯汴通一個實權位置,在太尉領兵出征後便以皇帝的名義下旨,讓李資改任禦史大夫,郎中令則由汴通接任。 汴通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當上郎中令之後,他對禁軍的唯一改革就是在禁軍諸營之中添了個妓營,自己則兼任妓營統領,終日和營妓廝混。這也讓他在禁軍中毫無威望,這個郎中令也是被禁軍將士們當做可有可無。 “現在太尉帶兵在外,上京城兵力空虛,汴通不懂領兵,我得穩住北城兵營。”說完,許資便召集了家將騎上馬,向北城趕去, 噠——噠——噠—— 馬蹄聲在空曠的街道上響起,劃破了上京城靜謐的夜,轉過朱雀街,走在最前麵的許府家將許力赫然發現前麵出現了一隊人馬。 這突然出現的人馬讓許力感到又奇又怪,奇的是在這上京城的黑夜中怎麼會出現這麼一批裝備齊全的隊伍,怪的是這批人馬竟然是一支禁軍。 “來者何人?我是禦史大夫許資麾下校尉李力,還請速速下馬。” 麵對突然出現的隊伍,許力立刻緊張起來,因為對方是禁軍裝扮,為了防止誤傷,許力便首先自報家門。 這對麵的這一隊人馬不是別人,正是陳元禮所帶領的軍隊。得知對麵是許資,陳元禮也不答話,便直接催動戰馬向著許資沖來。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陳元禮騎在馬上一邊向著許資沖鋒,一邊這樣想著。 雖然許資已經卸任了郎中令,但許資在禁軍係統內的威望僅次於劉太尉,控製上京城內駐守禁軍的關鍵就在許資身上,控製了許資,上京城的駐守禁軍的軍權也就控製在自己手中了。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沖鋒,許資這邊的家丁雖然一愣,但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軍人,見到對方沖鋒,便立刻擺好陣勢,在校尉許力的帶領下催動戰馬迎戰。 許力一馬當先沖了上去,但許力手中隻有直刀,他深知自己一方帶出來的這幫兄弟也隻配備了短兵器,並未攜帶戰場上用來沖鋒的長槍、馬槊,而對方手中卻是清一色的長武器,首先自己這一方便在武器上落了下風,但戰場上兩軍相遇,有兩點最為重要,一是兩軍對壘千萬不能猶豫,二是麵對強敵不能輸了氣勢,猶豫了便會失了銳氣,輸了氣勢便輸了戰爭。兩軍相遇勇者勝,雖然己方在武器和人數上處劣勢但麵對這種情況,反沖鋒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來到馬槊的攻擊距離,陳元禮一槊刺出,快速且精準,直直朝著李力身體刺來。許力也不驚慌,一側身便躲過了迎麵而來的馬槊突刺。 雙方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陳元禮接著用馬槊一個橫掃,也被許力一個俯身躲過,此時兩馬相錯,已經到了短兵器最為有利的攻擊距離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許力心想到自己的機會了,便雙腳發力,用力在馬鐙上一踩,在馬上一個躍起,直起身子,一柄直刀勢大力沉,對著陳元禮的麵門直直劈下。 反觀陳元禮,麵對襲來的直刀卻並不急於收槊防禦,而是將槊尖往旁邊一偏,槊尖便直刺許力戰馬的後腿,許力的刀還在空中,坐下戰馬的後腿便吃了一槊。 戰馬吃痛,一下便把許力摔了下來,而他劈出的這一刀自然也就劈空了。 陳元禮勒住正在向前沖刺的戰馬,回槊一刺,許力來不及格擋,長槊便貫胸而出。 隻一個照麵許力便被對方挑落馬下,這讓許資一方的騎兵都大為吃驚。 看到隊長被斬之後,他們並沒有選擇後退,反而紛紛再一次發起了沖鋒,他們與陳元禮手下的騎兵們戰在了一起,這是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了,對方人數多,戰鬥力也強,此時後退,對麵的騎兵追上來便是一場屠殺。 打不過他們,許資這方的騎兵迅速做出判斷,立刻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人主動沖鋒阻擋對方的進攻,剩下的人便立刻護送許資向後撤退。 咣當——咣當——咣當—— 金屬碰撞發出震耳的響聲,雙方騎士交鋒,互有落馬,幾分鐘過後,陳元禮最終憑借著人數優勢殲滅了這一小隊騎兵。 可就是這幾分鐘的時間裡,也給了剩餘的騎士護送著許資脫離戰場的機會,趁著手下騎兵拚出的這幾分鐘,許資在眾騎兵的護衛下迅速向許府撤退。 擒賊先擒王,陳元禮果斷下令追擊許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