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梁如海派自己的貼身侍衛張滿成去叫來梁吉昌來練兵場。梁吉昌來到練武場,見到練武場上站著五六千士兵。梁如海,李黔,朱世英等人站在練武場的高臺上。見到梁吉昌來了,梁如海道:“吉昌,過來。” 梁吉昌走到臺上,喊了聲:“爹,李叔,朱叔。” 李黔和朱世英同時道:“梁公子。” 梁吉昌在梁如海身旁站定。梁如海對臺下眾將士道:“各位將士們!如今天下太平許多年,可荊州王和益州王就要打破這種和平的局麵。為了國家的安寧,我們要勤奮練功,保家衛國!” 眾將士大呼:“保家衛國!保家衛國!” 梁如海繼續說道:“這是我的兒子梁吉昌,以後就由他來指揮第一衛的1000人。” 第一衛的士兵們歡呼:“好!” 梁如海把這五千多人一共分成了六個衛,前五衛每一衛有1000人。最後一衛的人數不足就由以後招兵來補足。這不到6000人中還有5000人是太子撥來的兵馬。也就是說梁如海隻招到了不到1000人的兵力。太子撥來的5000人對梁如海未必忠心,梁如海對此心知肚明。他當然不會隻以這樣少的兵力與太子對抗。梁如海要向天地借兵。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梁如海一直喜歡和方士來往。其中一位叫做趙顯棣的方式能夠看到陰間之物。有一次,趙顯棣看到正在玩耍的梁吉昌。隻見梁吉昌周圍圍繞著一圈鬼氣。這鬼氣中包含一些大將之氣,可以帶來無數鬼兵。可惜的是鬼氣與梁吉昌是對立的,隻要能夠讓這鬼氣為梁吉昌所用,那麼何愁天下不到手。正是因為這方士一直在背後操持著,梁如海在百般猶疑中才終於接受了借鬼兵的提法,要與梁正綱搏一搏。最後的結果是成功了,冉有的魂魄最終服從於梁吉昌,不再尋求報復。梁吉昌本人對此並無察覺。此番,有冉有的加持,再加上前世死神自帶的陰陽眼,梁吉昌還是有可能與梁正綱一決雌雄的。 梁如海講完了話,就讓各衛的衛長帶著各自的兵到單獨的練武場上練兵。梁吉昌被趕鴨子上架,也隻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最近讀了不少兵書,還知道一些基本的練兵方法。 梁吉昌帶著一衛的士兵們來到了最大的練武場上。他講話道:“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長官了。” 眾位士兵道:“是。” 梁吉昌吩咐道:“好,現在各位伍長帶著自己的兵開始操練起來!” 每一百人為一伍,設一位伍長。10個伍長道:“是。衛長。” 將士們帶著士兵在練武場上操練起來。梁吉昌便在練武場上巡視。他從前麵走到後麵,眼看著是走到頭上了。卻發現後麵又出現了許多士兵。那士兵們是憑空出現的。梁吉昌以為自己眼花了,便閉上眼睛搖了搖頭,睜開眼睛後發現那些士兵更加清晰地顯現在自己眼前。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一樣。梁吉昌問其中一位突然出現的人道:“你們是誰?” 那位伍長笑了笑:“衛長,我們是你的士兵。” 梁吉昌道:“那為何你們突然出現?” 伍長道:“衛長,一定是你太累了。” 梁吉昌一想有理,畢竟昨晚加班看書了,原因就是怕爹突然檢查自己的兵書讀的怎麼樣了。 梁吉昌點了點頭:“好好操練!” 那伍長道:“是。” 梁吉昌就這樣在練武場上轉悠了一上午。下午又來到練武場上看兵書,任憑這些士兵操練起來。他就是這樣的性情,對一切的人與事都有些若即若離的態度,使自己成為一個邊緣人。而此刻,周圍的人就要把他這樣的清心寡欲的一個人推到前臺,很明顯,他不適合這一角色。因此,這有給梁如海的計劃加上了一層新的挑戰。這樣層層的劣勢加在一起,使他的計劃更加成為了不可能。而更加可怕的是梁如海甚至不知道這鬼兵是否真的就會聽梁吉昌的調遣。 淩空隱來到太子處許多天,一直跟著太子。太子對淩空隱道:“道長。我知道修仙之人不隨意傷人性命。我如今有一計,可叫不傷一人的性命就結束這場戰爭。隻不過需要借助道長的法術。不知道長可否願意?” 淩空隱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什麼計謀,但說無妨。” 梁正綱道:“在石頭城和沙芷洲之間有一段距離。兩位叛王若要攻打京城一定要經過這裡。在兩位叛王到達沙芷州時,一定想著在此安營紮寨,以攻打石頭城。賊兵來勢洶洶,我方若要在沙芷洲與對方硬碰硬,雙方都會損失不少兵力,也叫這天下多一些孤魂野鬼。道長若能讓冰麵碎裂,再引水灌之,會讓這些賊兵退守在沙芷洲的高地上。屆時,他們斷絕糧草,我再派大臣過去遊說,他們見大勢已去,一定會放下兵器投降的。” 淩空隱道:“太子如何能保證大水不會傷到敵方性命?何況,用法術對付普通人也不厚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非君子所為。” 梁正綱道:“道長,此言差矣!首先,賊兵居住於荊益二州,最是擅水。道長不必怕大水會傷及他們性命。第二點,當今天下會法術的人不少,道長的門派的師兄弟們也都會各種法術。各位道長也不過是普通人罷了,也不會以神仙自居。既然是普通人,做的又是救人性命的大事。更何況這件大事還有利於天下人的安寧,更是好事中的好事。道長又何必推辭呢?” 淩空隱聽到此言有理,又親眼見到來自心中確實有天下百姓,也有心祝他一助。便說道:“太子殿下考慮的很是周到。空隱願意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梁正綱頗為欣慰地點了點頭:“如此,正綱就多謝道長了。” 淩空隱道:“太子殿下心懷蒼生,能夠幫助到你,也確是心之所願。” 梁正綱麵色沉重地說道:“道長。我還有一事相求。” 淩空隱道:“太子殿下請講。” 梁正綱道:“我知道道長與梁如海將軍的公子梁吉昌是同門師兄。此事機密,還請道長在這之前不要與梁公子相見。這不是我不信任梁公子,隻是梁府人多眼雜,怕走漏了風聲。” 淩空隱知道太子不信任梁如海,又確實有心幫助梁正綱,隻是心裡覺得對不住梁吉昌。等到戰爭結束後,若是七師兄真有難,再去幫助他也不遲。隻是此時應以天下人為重,不應隻注重同門之情了。淩空隱道:“太子殿下放心,我等到一切結束後再去見七師兄,定不耽誤太子的大事。” 梁正綱微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