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磨斷繩索脫自由(1 / 1)

牛郎之牛 西襄子 2982 字 8個月前

不多時,牛牧野聽到“砰”的一聲重物墜地聲響,還有嘩啦的水聲,以及伴隨著馬氏的慘叫。   牛牧野探頭往下麵瞧了眼,但見旁邊的溝並不深,也就約摸兩丈多高度,溝底是一條清澈的溪水,此時馬氏便仰天摔在溪水裡,渾身衣服已濕了大半,一時爬不起來。還在那裡不住慘叫,也不知是否摔斷了腿或胳膊。   兩丈多是六米來高,大概兩層樓的高度,正常跌落的話雖不至於摔死人,但受傷卻是免不了的。這還是下麵有溪水緩沖,溪水旁也大部分是鬆軟泥土,不是堅硬的巖石,否則受傷會更重。   但即便如此,馬氏也絕不好受。而且摔落下去時,腦袋還磕到了旁邊的一塊鵝卵石上,當即頭破血流。不片刻,已是染紅了溪水,瞧著頗為觸目驚心,更讓馬氏嚇的捂頭不住亂叫。   瞧著馬氏這般下場,牛牧野自是沒半點同情,反而有種報仇的痛快感。誰叫這潑婦以前抽鞭打他,現在又還準備賣他,讓他不得不選擇現在白天提前冒險離開。   若沒這潑婦打亂他的計劃,他等到深夜所有人入睡後再離開,必是安安穩穩,也能很從容離開,現在就必須冒些險了。   後麵正在追趕牛車的孫守仁眼見馬氏被甩下車去,掉進旁邊溝壑,立即不由嚇的大叫一聲,一邊高喊著馬氏,一邊再提快了些速度。從他的位置尚看不到這條溝的深度,自是覺著馬氏生死不知。   牛牧野瞧了眼馬氏後,便沒再多留,又立即轉頭奔跑而去。不過他這回並沒再多著急,反而放慢了些速度,留心觀察兩邊地貌。   馬氏被摔下溝去,等孫守仁趕過去後,必然是要先下溝救馬氏,自然顧不得再來追他,他也就不必那麼著急狂奔了。   奔跑一陣兒,他預估孫守仁趕到剛才位置後,還回頭瞧了眼。果然瞧到孫守仁正在想辦法下溝去救馬氏,確實已放棄來追他。這種時候,自然是人更重要。   孫守仁就隻是個尋常鄉下農夫,可沒那麼狠辣果決,做不到可以不顧馬氏,先來追牛。   牛牧野這回跑出大概不到百米,忽然瞧到路旁的草地上有塊棱角尖銳的大石,便停了下來,拉著車拐向那顆大石。   此時他倒是距逃開孫守仁還沒多遠,間隔也就大概百來米。不過孫守仁此時已下溝去救馬氏了,一時半會兒絕對上不來,怕是少說也得耽誤半個小時以上,甚至一兩個小時也有可能。   這便給牛牧野留出了充裕的時間,可以想辦法先解開身上掛著的牛車。否則拉著這輛車逃跑,不但憑添負擔,也很難鉆進什麼林木中去躲藏,很容易就會被卡住。   拐到大石旁後,牛牧野但見這塊大石高度差不多與他齊平,不過整體隻有他大概半頭牛身大,上麵寸草不生,頗有些怪石嶙峋。   牛牧野繞著這顆棱角尖銳的大石轉了轉,找到個合適的棱角處,便仰頭湊過去脖子,用那處棱角去磨牛軛下係的繩子。隻要把繩子磨斷,他就能擺脫後麵掛的牛車。   牛軛下所係的繩索倒也不是太粗,比大姆指略粗一些,質量也不是太好,就是尋常編織的草繩。   這條繩索主要是用來防止牛軛從牛脖頸上滑脫,著力處全在上麵的牛軛上,所以確實也不需要太好的繩索。偶爾用段時間斷開的話,就重新打結接續上,或是換一條,也不費什麼事。   孫家畢竟也不富裕,能省則省,牛軛上不需用到什麼好繩子。不過現在也正好方便了牛牧野,他湊著那條怪石棱角磨了二十來下後,再把牛軛頂在石頭上用力一掙,下麵的繩索立斷。   不過在磨繩索的過程中,卻是也不免磨到他脖頸肉。好在他這身牛皮夠厚,卻是並未磨破,也就吃痛了幾下。對他來說,自是無甚要緊。隻吃這點兒痛,也完全值。   但磨斷牛軛下的繩索卻並不算完,他此時牛鼻子上的韁繩為了趕車方便,也是被倒牽在後麵,能讓孫守仁執繩催趕。孫守仁之前下車解手時,把韁繩順手綁在了左邊車轅上。   不過孫守仁以為隻是臨時下車解手,耽誤不了多長時間,所以這個繩結並沒係緊,隻是隨手打了個活結。   牛牧野要想解開也很容易,過去用嘴咬住繩頭一扯就開。但他想了下,卻並沒去解,而是張口咬住近鼻環的一段韁繩,然後拉直了,湊到剛才那處怪石棱角處,再次把韁繩給磨斷。   也就是這鼻環扯著他鼻孔,不好用力,否則的話,他一定得齊鼻環處磨斷,而且這鼻環也要想辦法去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這鼻環是鐵製的,卻不是靠隨便在石頭上麿幾下就能弄斷的了。   好在他也不急於一時,現在去了車駕與韁繩,已是讓他感覺渾身去了束縛,輕鬆許多,立即不由長舒一口氣。   這片怪石後麵便有片稀疏的樹林,隻是不夠茂密。牛牧野瞧了瞧後,猶豫片刻,沒有進去,而是反身重新上路。沿著道路再走出約有百來米後,他轉頭瞧了瞧四下無人,縱身一躍,跳進了旁邊的溝壑溪穀中。   自從剛才那處拐彎的地方與旁邊溪穀交匯後,後麵的道路還與這條溪穀並行了大概二、三百米。   溪穀中也生有些樹木,可以掩藏身形,而且這溪穀低於路麵兩丈多。沒有下去道路的話,普通人跳下去多半會摔傷,所以絕不會有人隨便下去。相對另一邊的稀疏樹林,應該更安全些。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要尋路前往伏牛山中,而沿著這條溪穀而行,就是最好的道路。   他前世在遊覽露峰山之前,還遊覽過同在魯陽縣境內的堯山。而這堯山又名石人山,正是屬於伏牛山脈的一座山峰。而他從堯山去往露峰山的公路上,記得道路兩旁一直斷斷續續地出現條河。   這說明沿河而行,大方向便基本沒錯。雖然他不確定這條溪流是不是他前世所見過的那條河河的部分支流,但眼下這條溪流也是呈東西流向。而堯山正位於魯陽縣西部,所以沿著這條溪穀向西而行,也基本沒錯。   另外水流的源頭大多發源於山中,他隻要沿溪逆流而上,就算一時找不到伏牛山,至少也能進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