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方小將的野望(1 / 1)

11月16日,文代會正式閉幕。   方言在燕京呆了半個多月,也是時候該回陜北了,於是到《燕京文藝》編輯部結賬。   王潔坐在桌子前,拿著一支筆替他算賬。   按照乾部出差標準,算了往返差旅費,每天補助兩塊錢,還給自己買了回陜北的硬臥票,甚至以硬臥的標準,補了來時的差價。   算下來,竟然差不多有四十多塊錢!   王潔到會計那裡給方言領了錢,又給他開了證明,證明自己在《燕京文藝》的改稿確有其事,等回到陜北,要把這個交給大隊。   忙完一切,方言把3包桃酥交給王潔,讓她跟編輯部的人分著吃,然後離開了小樓。   這年頭,點心有蛋糕、桃酥、薩琪瑪、綠豆糕、江米條等大眾貨,既要錢,也要糧票,像蛋糕、江米條,6毛5一斤,要6兩糧票。   而桃酥就更貴了,要7毛2一斤。   楊霞給他的大團結,讓他買了8包桃酥,一包一斤,再加上從鴿子市場裡買的糧票,完全夠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菜錢了。   1包留在家裡,剩下4包帶回大隊。   臨走前的最後一個夜晚,楊霞給了一張澡票,方言到澡堂子泡了澡,理了發,一身乾凈地回來,餐桌上擺著奢侈的醬油豬油拌飯。   吃完這頓,竟然破天荒地還有夜宵。   泡了4杯麥乳精,全家四口聚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分吃著桃酥,其樂融融。   吃飽睡足,第二天就要出發去火車站。   方紅身為掛麵廠勞模和先進,罕見地請了半天假,和楊霞一起把方言送到了公交車站。   “巖子,這錢你拿著,放好了。”   楊霞左右張望,小心地拿出一張大團結。   “媽,我自己有,不用給我錢,再說了,上次您給我的錢,我都沒花完。”   方言不僅推脫,甚至想從《燕京文藝》給自己的補助裡,分出一半,補貼家用。   “家裡要什麼錢,窮家富路,你就帶上吧。”方紅強硬地把錢塞到他的手裡。   “你姐說的對,路上別委屈了自己,吃點好的。”楊霞道。   方言就當從稿費裡支出這筆錢,點頭說:“媽,姐,你們也別替我操心,我年前肯定回來,到時候,咱們一家一起過大年。”   “好,路上注意安全,我們等你回來過年。”方紅攙著楊霞,兩人目送他坐上公交。   “媽,姐,回去吧。”   方言把頭探出窗,揮了揮手。   雙方就這麼互相揮著手,一直到消失在彼此的視線當中,眼眶情不自禁地紅了起來。   紅得,像天上的太陽。   早晨的燕京火車站,照樣人流密集。   方言護著行李,走在月臺上,就見烏泱泱的人群中,突然舉起了一隻手,左右晃動。   “小方同誌,這裡!”   “咦。”   方言透過人群的縫隙,看到伸手的是陸遙,在他的周圍,是來時同行的陜北代表團。   “可不能再喊‘小方同誌’了。”   賈平窪提醒了一句。   雖然彼此的年齡相差很大,但要按出道的時間來算,大家在文壇算是一個輩分。   “我當然知道,我就是怕喊了‘方言’,到時候整個火車站要暴動,把方言給圍起來。”   陸遙半開玩笑道。   “誇張了。”   方言揚了揚手。   “也許火車站會有一瞬間的暴動,但看到方言這麼年輕,很難相信《牧馬人》出自他的手筆,隻會以為碰巧是同名同姓。”   賈平窪不丁來了一句。   “是啊,誰又能想到,恰恰就是這個年輕人寫出了《牧馬人》。”胡采投去欣賞的目光,“小說我在文代會看了,寫得很好。”   方言道:“也不完全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燕京文藝》的老師們給了很多建議。”   “但‘反思文學’,總歸是你想出來了吧。”   “是啊,這個‘反思文學’,你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是寫《牧馬人》的時候就想好了?”   “跟我們說說吧。”   “………”   陜北代表團裡的一個個,圍著方言,你一言,我一語,和他討論反思文學這股新浪潮。   陸遙眼神炙熱地看著這個在文代會橫空出世、名動燕京的作家,說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文代會隻是個開始,接下來才是高潮。   全國的報刊很快就會不遺餘力地宣傳他和《牧馬人》,包括自己擔任編輯的《延河》,包括整個陜北文學界,都會配合《燕京文藝》,掀起他提出的“反思文學”的思潮。   到時候,天下無人不識方言!   這才是真正的“一文天下知”!   “嘟!”   “嘟嘟嘟!”   汽笛聲響了起來,火車車輪轉動著,穿過濃濃的煙霧,開向了陜北,車身一晃一晃。   硬臥的車廂裡,方言跟陸遙、胡采等人分到同一個隔斷,而且正好是上中下三個鋪。   “我中鋪。”   陸遙亮了亮小卡片。   “我下鋪。”   方言瞥了眼一臉為難的胡采,主動提出來:“胡老師,咱倆換一換吧。”   “這怎麼好意思呢?”   胡采搖了搖頭。   “還是我睡上鋪吧,爬上爬下,能鍛煉身體,您就當給我這個機會。”   方言不等對方推辭,把行李放了上去。   “謝謝你啊,巖子。”   胡采等人跟他熟絡之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不再叫“小方同誌”,要麼改口喊他的小名,要麼直呼全名。   “您客氣。”   方言心裡其實也有自己的打算。   就像王潔以挖到自己這個新作家為榮,每個編輯都要有自己長期合作的作家,方便給文學期刊約稿和組稿。   日積月累,就能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龐大作者群,有一種說法叫“編輯部就是司令部”。   各地文壇就是地方軍隊,比如陜北的叫‘陜軍’,晉西的叫‘晉軍’,燕京的叫‘禦林軍’。   方言自己就算禦林軍的一名小將。   方小將!   司令部擁有的軍隊數量越多、規模越大、戰鬥力越猛,自家的期刊和出版社的地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如果編輯擁有一支忠誠無比的私軍,無論換到哪家期刊都緊跟的話,那可不得了了。   妥妥的‘軍閥’!   而陜北整個省恰恰是華夏文壇的重要陣地,陜軍也是華夏文壇中精銳中的精銳。   代表團裡的陸遙、賈平窪、莫伸等人,更是未來的中流砥柱,其他人雖然沒聽說過,但在月臺接觸下來,能感受到強烈的創作激情,人人憋著股子勁兒,都想寫出好作品。   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正當他思考時,胡采微笑道:“巖子,你說你的另一篇小說,會在下一期的《燕京文藝》發表,那你有沒有想過,《黃土高坡》之後,下一部作品要寫什麼呢?”   此話一出,陸遙、賈平窪、莫伸等四人的目光,統統投在方言的身上,等待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