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建奴又來了(1 / 1)

韓爌的嘴上功夫雖然厲害,可也擋不住廠衛的鞭子,在劈裡啪啦的鞭子之下,最終還是招了。   不僅將自己多年以來的罪責全部承認乾凈,甚至還將全部的家產說的一清二楚,就連這次起事的過程以及涉及人員,也說的一清二楚。   曹化淳在得到這些東西後,立刻帶人行動起來。   先是根據韓爌的供述,將他的家產全部抄沒,然後再帶人開始抓捕涉案人員。   其實,在事情剛開始時,相關涉案人員就已經基本到案,而現在要做的,也不過是在確定他們的罪責,並且對眾人的供述進行交叉審核。   事情辦的差不多,曹化淳便去向崇禎稟報這些事情。   不過,崇禎對這些事情並沒有多大的關心,也僅是在聽到這些人的家產堪比國庫時讓他震驚了一下之外,剩餘時間,都在思考著如何再次送死的事。   所以當曹化淳將這事情告訴他時,他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   隻是隨意的沖著曹化淳招招手,說道:“大伴,這些事情既然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就行。”   曹化淳心中一喜,崇禎的這話無疑就是信任他,對於一個太監而言,皇帝的信任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才是最大的依仗。   曹化淳連忙向著崇禎表示忠心,一番見禮之後,又詢問:“皇爺,現在幾乎已經將涉案人員全部抓獲了,那他們空出來的位置該怎麼辦?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朝政可不能停啊!”   這次涉及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內閣以及各部,被抓的人相當多,以至於一些基本的事情都無法正常運轉了。   當務之急,就是要趕緊恢復朝政的運轉,但這事情可不是曹化淳一個太監所能完成的,隻有崇禎才有這個權利。   崇禎還是剛才的那副樣子,稍微的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此事你和盧象升滿桂他們幾個商量著來,敲定名單之後,將此事上報給朕,朕把個總就行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曹化淳一聽這話,就連呼吸都變得急促。   上官的話不能隻看表麵意思,皇帝的話,更不能隻看表麵意思。   曹化淳跟隨崇禎多年,瞬間就搞明白了崇禎這話更深層次的意思。   這是讓他仿照當年的為魏忠賢。   當年的魏忠賢在天啟皇帝的授意下,在朝中培植羽翼,培植自己的勢力,從而對付東林黨人。   雖說現在的局勢對崇禎極為有利,但這些文官可不是好相與的主,隻要這天下還需要文官治理,那麼文官總會卷土重來。   皇帝想要坐穩朝堂,沒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官員是萬萬不行的。   但受限於皇帝的身份,皇帝總不能親自下場,所以這個差事基本上都是貼身太監來做。   就像是當年的汪直、劉瑾以及魏忠賢,但凡涉及到皇權以及改革等事,總會出現一批實力強悍的太監。   朝政,看起來像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但對於曹化淳而言,卻是一件極為美妙的事情。   聽明白崇禎的話後,曹化淳的眼底閃爍著光芒。   他要借著這個案件大興牢獄,要不斷的擴張自己勢力,培植自己的羽翼,從而幫著崇禎掌控朝堂。   當即向著崇禎再三拜謝,隨後又急匆匆的出去。   曹化淳的速度是很快的,在短短的數天之內,就將此事辦成了鐵案,同時也提拔了相當一部分官員。   而盧象升,此時也在曹化淳的舉薦,崇禎的同意之下進入了內閣做事。   雖然沒有正式成為內閣首輔,但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盧象升做夢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內閣首輔。   而在前段時間,他還隻是大名府知府。若是放在之前,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明中期之後,非翰林不得入閣,盧象升是地方官員,按照常理來看,這輩子都不可能入閣,可現在,卻戲劇性的成為內閣首輔了。   接下來的事情沒有什麼懸念,基本上就是處理那些東林黨官員以及遼兵將領了。   很快,朝廷對他們的審判有了結果。   韓爌、錢謙益等領頭的東林黨人夷三族,抄沒家產,女眷充入教坊司。   祖大壽、吳襄、吳三桂等遼兵將領,也是這種待遇。   至於那些不怎麼關鍵的從犯,要麼處死,要麼流放,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抄沒家產。   罪已經定下了,接下來就是宣判行刑了。   可在這緊要關頭,遼東那邊出了一些狀況。   皇太極已經將寧遠城外的那些防禦工事全部摧毀,兵馬已經徹底的摸到了寧遠城外,不日就要攻城。   寧遠城對山海關至關重要,要是寧遠有失,那麼遼東這邊就危險了。   為了能夠守住寧遠城,曹文詔連忙向朝廷請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現在,曹文詔的請援書,正在崇禎的手中。   崇禎看著手中的請援書,眼睛忽然大亮,突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送死計劃。   “若是我再次禦駕親征,找個機會與建奴硬碰硬,送死的機會,不久來了嗎?!”崇禎眼睛瞬間明亮。   想到此處,崇禎將手中的請援書放下,立刻讓人把盧象升、曹化淳以及滿桂、張維賢等人找了過來。   暖閣中,崇禎看著眾人,說道:“諸位,可知道建奴兵臨寧遠城的事情?!”   在場的眾人自然已經知道了這事,於是紛紛出言肯定。   崇禎點點頭,但:“朕決定禦駕親征,你們意下如何啊?!”   眾人聽到這話,有些意外。   雖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禦駕親征了,可此時聽到崇禎的決定,眾人還是有些意外。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最近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抓了那麼多的東林官員以及遼兵將領,現在京城中的風波還沒徹底的壓下去就禦駕親征,是不是有些著急?   盧象升臉上盡是納悶,不知崇禎為什麼要這樣做。   忽然想到崇禎之前禦駕親征時的勝利,盧象升瞬間意識到,崇禎這絕不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   “陛下之前禦駕親征就能勝利,而這次禦駕親征大概率也是勝利。現在抓了那麼多官員,雖說都有真憑實據,但想要一並處理了,難度依然很大。   若是此時陛下再獲得一些功績,乘勝追擊之下,處理這些案件也不再是難事,難道陛下的目的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