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陛下對京營動手了?(1 / 1)

“朕打算禦駕親征,統領京營兵馬前往,你們意下如何?!”   崇禎看著眾人,說出了心中想法。   為什麼京營?   這裡麵是有原因的。   最近這陣子,崇禎詳細的研究了上次禦駕親征沒能成功送死的原因。   那就是帶領的兵馬出現了問題。   那個時候帶領的兵馬是滿桂從大同鎮帶過來的邊軍,以及崩潰後收攏而來的宣鎮兵馬。   雖說大同兵馬和宣鎮兵馬遠不如遼兵兵馬精銳,但要比京營兵馬厲害很多。   加上上次隨著崇禎一路征伐,戰鬥力比之前要強悍很多,若是這次再將滿桂帶上,將他們的兵馬帶上,恐怕會造成與上次同樣的局麵。   如此一來,豈不是送死無望?   雖說之前讓孫承宗整頓京營,但還沒等他動手,崇禎又把京營還給了張維賢,大體上和之前沒什麼區別,總的來說,還是一群廢物。   要是帶著這群混吃等死的家夥去禦駕親征,送死的成功率,將會大上不少啊。   可當在場的這些人聽清楚崇禎說的這些話後,臉色凝重。   崇禎所說的這些話與他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尤其是張維賢,張維賢可太清楚京營當中的那些士兵都是些什麼貨色了,基本上都是他們這些勛貴的旁係子弟,或者是一些不成才的子弟。   把這些人塞到京營當中的目的也不過是讓他們有個營生,不過是混口飯吃。   讓他們在街頭打架還可以,但要是把他們拉到戰場上去,哪裡還有活路?   恐怕還沒等到建奴沖過來,兵馬就要崩潰,就要完蛋。   如果讓崇禎知道了京營到底是個什麼情況,那按照崇禎的性格和脾氣會不會遷怒於他們?   最關鍵的是,如果這一情況是發生在戰場上呢?那崇禎會不會因此而憤怒,從而下狠手來治理他們。   如果放在之前,張維賢或許還會質疑崇禎會不會這樣做,但是現在的話,那就說不定了。   畢竟就在剛剛,崇禎兵不血刃的就把盤踞朝廷那麼多年的東林黨以及遼兵處理的差不多了,他們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說,京營絕對不能上戰場,更不能隨著崇禎禦駕親征。   “陛下,如今剛剛把東林黨的那些貪官還有遼兵的那些兵痞製服,這朝廷當中還有很多事情沒有理順。建奴雖然兇悍,但寧遠城也是一座堅城,想要攻克沒有那麼容易。   臣以為,不如先把京城當中的各項事情處理乾凈之後,再派兵援助遼東,而且陛下完全沒有必要再去一趟遼東了!”張維賢連忙開口勸阻。   站在旁邊的盧象升,瞇著眼睛看著勸阻的張維賢,又看向崇禎。   他忽然意識到了什麼。   ‘陛下這是要對京營開刀了!’盧象升心中想到。   這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因為在此之前,他就曾向崇禎說明此事,不過那時,崇禎並未回復。   他本來還想著崇禎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東林黨、遼兵和京營不同。   京營其實是這些勛貴的基本盤,而這些勛貴又與崇禎是一夥的,崇禎在對付東林黨以及遼兵時可以有很多個手段來進行處理,可在處理京營時卻不能這樣。   如果處理對京營打壓的太狠了,那麼勢必會把勛貴逼到崇禎的對立麵上去,如果再嚴重點,很有可能將這些勛貴也逼的作亂。   朝廷剛剛經受過東林黨與遼兵的動亂,要是再惹來勛貴的動亂,那麼就算能夠將這動亂鎮壓下去,但想要收場,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那個時候,要是勛貴、東林殘餘以及遼兵殘餘攪和在一起,勢必要出大問題的。   可是,京營問題又不能不管。   所以這陣子,盧象升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隻可惜遲遲沒能想出來。   但現在,當他聽到崇禎說的這話以及張維賢的反應時,有些明白了崇禎的意思。   打著禦駕親征的旗號帶領京營與建奴硬拚,京營不堪大用,戰力低下,要是他們隨著陛下禦駕親征,見到建奴要麼崩潰要麼死。   崩潰的話,順勢裁撤,死了的話,就地掩埋,誰也說不出什麼來,甚至還可以以充沛京營為由,重新編練兵馬。   如果,京營中真有悍勇之士,那麼就可以趁機留下來。   如此一來,不斷的裁汰老弱,幾場仗下來,京營問題就解決的差不多了。   最為關鍵的事,這個法子壓根挑不出毛病來,挑不出問題來。   高,實在是高!   盧象升眼冒精光,連連大呼。   想清楚這一切後,盧象升化作崇禎的粉絲,朝著崇禎拱手,“陛下,臣以為此法甚好,統領京營兵馬前往遼東援助寧遠,不僅能提振士氣,還能起到練兵之能,臣以為,應該前往。”   崇禎見盧象升支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心中的底氣也足了不少,對著張維賢道:“既然如此,此事就這麼定下了!”   張維賢皺著眉頭,看著崇禎和盧象升,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崇禎要帶著京營過去,是不是要整頓京營了?   按照之前的所作所為來看,陛下是一個對軍權極為敏感的人,先前拿下了遼兵,這次又帶著京營禦駕親征,很難想象崇禎不是沖著京營來的。   雖然張維賢一時沒想到崇禎的具體原因和做法,但絕對不能讓崇禎這個想法實現。   可現在崇禎決定已下,想要更改沒那麼容易。   既然如此,就在其他事情上做文章,拖延崇禎禦駕親征。   稍作思索,張維賢想到了一個方法:“陛下,禦駕親征沒有問題,不過京營已經有好久沒有更新武器裝備了,京營的火銃還都是萬歷年間製造出來的,若是用這樣的武器上戰場,恐怕會出問題啊。”   崇禎看著張維賢,自然聽出了張維賢的推脫之舉,於是道:“既然如此,那就責令工部兵仗局盡快打造一批武器出來。”   張維賢聽到這話,心中暗喜。   雖說東林黨這次吃了一個大虧,但並不代表朝政就會好轉。   明末,自上而下的爛了,是根子上爛了,就算把東林全部抓完,但根子上還是有問題的。   兵仗局打造出來的武器,早就不能用了,再責令也沒有任何辦法,該壞還是壞。   到時候把責任推到兵仗局身上,再以武器不行為由拖延時間,總能讓崇禎改變心意。   想到此處,張維賢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