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邪之辨(1 / 1)

第三章正邪之辨   回到清音閣,方燕雲對剛才的一場雪仗贊不絕口:“孩子們年紀雖小,但打起‘仗’來,那是架勢十足!精彩,實在精彩!”   孤鴻子也贊賞道:“尤其是苦兒和曉芙,一個足智多謀,懂得排兵布陣,指揮作戰,有條不紊;一個沖鋒陷陣,扯鼓奪旗,勇猛果敢。這兩個丫頭,以後是個將才。”   方燕雲笑道:“峨嵋能得如此人才,真是可喜可賀。師兄,我有個提議,不如你將她們收為入室弟子,日後你接任掌門,她們就是你的左膀右臂。”   在江湖門派中,一般將弟子分為學徒、入門與入室弟子。對於學徒弟子,掌門人會教他們讀書識字,但不會傳授武功;而入門弟子行過拜師大禮,能學到本門基礎武學;至於入室弟子,更要比入門弟子高上一階,可以得到掌門人的不傳之秘。   曉芙和苦兒目前隻是學徒弟子,方燕雲見其資質過人,有意破格提拔。但孤鴻子未收過女徒弟,便道:“師妹,我手下的弟子都是男兒,招兩個女孩進來,怕有不便。你武藝高強,見識廣博,拜你為師,也是一樣。”   方燕雲見師兄如此誇贊,臉一下子紅到耳根,羞澀地說:“嗯,師兄說的對……何況,你我以後也是夫妻,她們拜誰作師父,跟誰學武,不都一樣嘛。”   孤鴻子見她誤解了自己的話,尷尬地笑了笑,顧而言他:“不過,這件事還得再問問師父比較好。”   方燕雲道:“過兩日就是冬至,到時請她老人家出來和大家一起吃餃子,順便征詢她的意思。”   到了冬至這天,孤鴻子和方燕雲去後山接風陵出來。   祭完了祖師郭襄,孤鴻子命人在清音閣擺了幾桌餃子宴,定了一班小戲,召集了三代、四代的弟子,陪師父過冬。   風陵老態龍鐘,歪在太師椅上,和眾人說笑了一陣,道:“我年紀大了,骨頭不爭氣了,隻能歪著身子和你們講講話,大家不許笑話我。”   丁敏君來到她身側,諂媚討好地說:“太師父,你看著還年輕呢,不許說自己年紀大。”   風陵哈哈一笑,道:“你都叫我‘太師父’了,我還能不認老麼?”   眾人聽了,都跟著笑了起來。   丁敏君殷勤地端來一碗餃子,想服侍她食用。風陵接過碗,擺了擺手,道:“不必你伺候,我自己吃就好了。”打趣地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眾人聞言,又哈哈大笑。   方燕雲趁著師父高興,朝苦兒和曉芙招了招手,示意她們來到跟前,道:“師父,今日難得見你一麵,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如今,我的門下隻有靜玄、靜虛、敏君、靈珠四個入室弟子,我想再多收二人。”   風陵問:“哦?你想收哪兩人?”   方燕雲道:“是曉芙和苦兒呢。”   丁敏君一聽,露出一臉討厭的表情。   風陵笑道:“原來是那兩個丫頭呀,她們人在哪兒?”   二女雙雙來到她的跟前,向她叩頭問安。   風陵有兩年沒見她們了,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隻見長高了不少,喜得老眼婆娑,伸手將她們摟入懷中,高興道:“苦兒,曉芙,太師父可想你們了。”   二女也說:“太師父,我們也想你。”   風陵慈愛地問:“太師父不在的時候,有聽你方師父和孤鴻子師父的話麼?”   二女齊聲答道:“有呢。”   風陵道:“沒有太師父的監督,可有好好念書?”   曉芙點了點頭,說有認真讀書練字。   風陵又問苦兒:“你呢?從前你是最調皮的,我教你讀的四書五經,現在還有翻閱嗎?”   苦兒有些心虛,這兩年她玩耍多於讀書,支吾道:“呃……這個……四書五經嘛……”   方燕雲忙替她解圍,笑說:“最近苦兒跟我讀了些詩詞呢。”   風陵饒有興趣:“是什麼詩詞?”   苦兒道:“昨日方師父教我們讀了一首《送完者都同知》。”   風陵微笑道:“好,你們背來給我聽聽。”   曉芙流利地背誦道:“來遊天子學,藉甚有聲華。論事依三策,藏書至五車。姓名題雁塔,譜牒記龍沙。自可編青竹,兼宜綰白麻。文工金有價,貌美玉無瑕。”   苦兒接著道:“興盡方豪飲,篇終不浪誇。豈惟吟《芍藥》,曾是賦《蒹葭》。事莫分難易,人須辨正邪。月中初折桂,天上始乘槎。勿待秋風起,宮門聽鼓撾。”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楊載所作,楊載與虞集、範梈、揭傒斯齊名,並稱為“元詩四大家”。他和風陵都是浦城人,兩家也是世交,所以風陵特別喜歡他的詩。   方燕雲知道風陵的脾性,她許久未見苦兒和曉芙,一定會考查她們的功課,提前教她們背楊載的詩,她老人家必定喜歡。   果然,風陵十分滿意,道:“這首詩裡有一句我頗為喜歡,那就是‘事莫分難易,人須辨正邪’,尤其是後半句,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曉芙答道:“方師父說,正邪有別,需要明辨,方不為邪者所惑。”   風陵嘉許地點了點頭,又問:“那麼何謂正者,何謂邪者?”   曉芙道:“咱們名門正派光明磊落,扶貧濟困,俠肝義膽,就是正;那韃子朝廷、西域魔教,無惡不作,殺人如麻,荼毒蒼生,就是邪。”   風陵聽到她的答案,頗合心意,轉而又問苦兒:“你呢?你是怎麼理解的?”   苦兒想了想,卻說:“我認為,正邪無別,不過人心有別而已。比如正道之人,也可能行卑劣之事;而邪派中人,也可能有惻隱之心。”   孤鴻子和方燕雲心裡咯噔一下:糟糕,這下準要壞事!   風陵師太聽了她這話,登時眉頭大皺:“你的意思是,名門正派,與邪魔外道沒有區別?”   苦兒天真地說:“是啊,太師父。”   風陵氣得坐直了身子,喝道:“放肆!這話是誰教你的?”   大家見太師父生氣,嚇得跪了下來。   其時中原武林各派均視韃子朝廷和西域魔教如洪水猛獸,死於二者之手的正派子弟,歷來不計其數,是以雙方勢不兩立。正邪之間,涇渭分明,積不相容。苦兒這番言論,在正派中人來看,實是離經叛道,馬鹿易形。   丁敏君火上澆油地說:“苦兒,你別在這裡胡說八道了。蒙古韃子和魔教的人兇殘成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會有好人?”   苦兒反駁道:“朝廷中有好官,魔教裡自然也有好人,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啊。”   她此言一出,孤鴻子的心為之一顫,方燕雲更嚇得臉都青了。   “苦兒,太師父麵前,不得胡說八道!”方燕雲怕這丫頭越說越離譜,忙道:“念在你年幼無知,童言無忌,你快快向太師父叩頭認錯!”   豈知苦兒不卑不亢地說:“我沒有錯,要辨別正邪,絕非從門派出身!”   看著苦兒倔強的表情,風陵越發氣惱,這孩子天資聰明,原本對她寄望甚殷,豈知她教而不善,還說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話,實在讓人失望。   她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痛心疾首地對方燕雲說:“你要收曉芙當入室弟子,我不反對。但這個苦兒,思想不純,心智未定。依我看,還不適合修煉本派的武功。”   她之所以這麼動氣,是因為苦兒和曉芙都是她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愛之深而責之切。苦兒這一番話,在她看來是正邪不辨,是非不分,她擔心苦兒學了峨嵋的武功後,卻為魔教、朝廷所蠱惑,不走正途,為虎作倀,最後反而害了她。   方燕雲從未見過師父如此嚴厲,怕惹禍上身,忙道:“既然師父認為苦兒不合適,那就繼續讓她當學徒弟子。我今後一定會嚴加管教,讓她勤讀詩書,明辨是非。”說著,拽了苦兒跪下。   曉芙也勸道:“苦兒,太師父生氣了,你快給她道個歉吧。”   苦兒卻不知自己錯在哪裡,嘴巴繃緊,把頭偏向一邊,不肯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