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馳援召陵
  卻說周琦救下孫堅以後,兩人合兵一處,繼續向潁川郡而去。
  由於孫堅重傷未愈,眾人之中周琦官職最高,又對孫堅等人有救命之恩,故暫將麾下兵馬交由周琦統帥。
  孫堅如今官拜佐軍司馬,這個官職很迷,也非常有意思。
  漢代其實並無佐軍司馬正式編製,卻有軍司馬的編製,軍司馬這個官職品秩彈性也很大,可大可小,基本都屬於將軍的佐官。
  比如說大將軍麾下的軍司馬,就秩比千石。
  可是其餘將軍麾下的軍司馬,品秩顯然不可能這麼高,孫堅乃是朱儁這位右中郎將所征辟的佐軍司馬,更難與那些真正有品秩的軍司馬相提並論。
  最耐人尋味的是,孫堅並非真正的軍司馬,而是佐軍司馬、
  佐有輔佐、幫助的意思,朱儁沒有給孫堅真正軍司馬的職位,隻給了個佐軍司馬這個臨時官職。
  朱儁麾下真正的軍司馬,乃是士族出身的張超,也是張邈弟弟。
  就算孫堅最後討伐黃巾軍有功,也隻是被冊封為別部司馬而已,這個所謂的別部司馬,亦非軍司馬,不屬於正規編製,而是朝廷為了安撫有功將士,特意設立的榮譽官職而已。
  品秩嘛,還真不好說。
  所以別看周琦隻是區區一介縣長,從品秩上來講的確有資格節製孫堅,更何況他還是孫堅的救命恩人。
  雙方都是被朱儁征調,合兵一處也沒有任何毛病。
  周琦之所以如此著急離開汝南,除了想要盡快奔赴潁川戰場以外,也是對於西華的黃巾軍有所忌憚。
  他隱約感覺到,西華黃巾軍統帥並不好惹。
  周琦剛剛帶領兩千兵馬離開西華,就看到許多百姓拖家帶口,從召陵召縣城的方向倉惶逃出。
  周琦心中微沉,攔住了幾個難民,問道:“爾等皆從召陵縣而來,前麵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難民雖然看到周琦乃是官兵打扮,臉上仍舊帶著恐懼之色,有些畏縮的說道:“汝南太守被圍困於召陵縣城,黃巾軍肆虐整個召陵縣,我等被逼無奈隻得逃離故土。”
  汝南太守,指的是趙謙趙彥信,乃蜀郡成都人,說起這個人,估計很少有人聽過。
  哪怕周琦自詡熟讀歷史,卻也對此人沒有太大印象。
  不過但凡能夠擔任一郡太守者,除了王吉這樣的暴發戶以外,基本都出身世家大族。
  趙謙亦不例外。
  其從父趙典曾任衛尉,祖父趙戒更是官拜太尉,祖上幾乎每代都有人在朝中擔任高官。
  說起趙謙或許不被眾人所知,可是其弟趙溫卻非常有名,未來會官拜司空,遷司徒、錄尚書事,就連趙謙本人,以後也會擔任過司徒之位。
  隻能說,世家出身者的確仕途通順。
  周琦對於趙謙在歷史上的事跡並無太大印象,可是聽說對方被黃巾軍圍困,卻也不能坐視不理。
  周琦放走了難民,急召眾人前來議事。
  “吾本奉右中郎將征調,前往潁川平定黃巾之亂,然途徑汝南先遇文臺與黃巾廝殺於西華,又逢趙使君被圍困於召陵。”
  “吾等既為討黃巾而來,豈能見死不救?”
  “吾意發兵救援召陵,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聞言,臉色各異。
  祖茂見孫堅皺眉不語,當即開口道:“趙使君既然身為汝南太守,為何不率兵死守郡治平輿,而是退守召陵?”
  祖茂的疑問,也是很多人的心聲。
  他們領兵過來之時,發現汝南南方防備十分空虛,就連郡治平輿亦如此,若讓黃巾軍占了平輿,賊軍必然聲勢大振。
  周琦隻是略微沉吟,當即反問道:“既然郡治平輿兵力空虛,諸位可知黃巾賊為何不前去攻打,反而要集結重兵於西華,圍困趙使君於召陵?”
  眾人聞言皆麵露困惑之色,唯有渾身綁著繃帶的孫堅眼神微動,似乎有些想法。
  周琦見狀,笑著問道:“文臺兄有何看法?”
  孫堅略作沉吟,道:“召陵、西華皆乃潁川東部門戶,若黃巾賊能夠占領此二縣,就可以揮兵西進與潁川黃巾合兵一處。”
  “賊人舍棄汝南郡治,反而集結重兵攻打召陵,恐怕就是為此。”
  周琦點了點頭,道:“不僅如此。”
  “潁川者,雒陽東南門戶也,黃巾賊造反意圖覆滅朝廷,勢必會對雒陽虎視眈眈。”
  “若南方諸郡黃巾賊能夠攻克潁川,就可以攻打軒轅關,而後兵鋒直指雒陽,威脅大漢江山社稷。”
  “故潁川之戰,關乎大漢命運,無論朝廷亦或是黃巾賊,都試圖於此地擊潰對方。”
  “這也是為什麼,汝南黃巾賊寧願放棄防備空虛的郡治平輿,仍舊不惜代價集結重兵攻打召陵了。”
  說到這裡,周琦不得不在暗中感嘆。
  若非唐周告密,以致荊、揚兩州黃巾軍大元帥馬元義被捕,數千黃巾骨乾遭遇屠殺,有了荊、揚兩州的黃巾軍響應,加上汝南、潁川、陳留的黃巾軍,再聯合雒陽黃巾以為內應,未必不能攻破神都。
  隻可惜,黃巾軍終究隻是別人手中的工具罷了。
  那些人可以容忍黃巾軍動搖大漢根基,卻決不允許這幫人攻破雒陽。
  眾人聽到了周琦的敘述,當即恍然大悟,繼而臉色都有些凝重。
  許褚道:“既然召陵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前去救援?”
  救援召陵,並不是好的選擇。
  無論周琦還是孫堅,都是受了右中郎將朱儁的征調,兩人領兵前來未嘗沒有撈取功勞的意思。
  可是現在汝南黃巾齊聚西華,圍困召陵,就連趙謙這位汝南太守以舉郡之力死守城池,都有些力有未逮。
  周琦、孫堅二者兵馬匯集一處,也不過千人之眾,想要改變汝南戰局恐怕有些困難。
  稍有不慎,他們都會損兵折將。
  相反,如果不救援召陵,直接繞路前去與朱儁匯合,二人反而不會有什麼危險。
  周琦能想到這點,孫堅等人亦能想到。
  眼看氣氛有些壓抑,周琦忽然起身環顧眾人,沉聲道:“吾知若馳援召陵,恐會兇多吉少,然召陵位置實在太過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吾等既為漢臣,縱戰死沙場,亦死得其所,豈能坐視不理?”
  “吾意盡起麾下兵馬,前往馳援召陵,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無論周琦野心如何,至少要做好表麵工作,讓外人都以為他忠於漢室,如此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
  相比起名望,麾下區區千人之數的兵馬,反倒算不得什麼。
  這麼說雖然有些殘酷,卻是事實,至少在漢末這樣的時代之中,名聲的確比兵馬更重要。
  周琦的這番話,頓時讓所有人臉色動容。
  典韋、許褚作為周琦心腹,自然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出言附和:“吾等願隨縣長馳援召陵,雖死無悔!”
  孫堅等人見狀,也隻能說道:“願遵周縣長調遣!”
  召陵縣外,喊殺聲震天動地。
  密密麻麻看不到盡頭的黃巾軍,悍不畏死的攻城,本就年久失修並不高大的召陵縣城墻,仿佛都在人海中瑟瑟發抖。
  眼看小股黃巾軍已經攻上了城墻,汝南太守趙謙當即拔出了腰中佩劍,就朝著黃巾軍上來的方向大步而去。
  “君子不立危墻,使君身係全郡安危,豈能輕易涉險?”
  未曾想,趙謙剛剛往前邁出兩步,就被郡丞死死抱住,苦口婆心的勸道。
  趙謙拚命掙紮,奈何郡丞抓得實在太緊,根本掙脫不掉。
  趙謙不由勃然大怒,喝道:“吾為郡守,若不親臨前線,將士豈肯用命?”
  “汝休要再攔,否則吾先斬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