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這個出人預料的回答,滿朝文武腦袋更懵了,根本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要知道,汝南根本沒有官兵主力。
  雖說朝廷責令汝南太守趙謙死守召陵,阻止汝南黃巾前往潁川與波才會師,可是就在之前,趙謙已經丟掉了召陵,轉而退守隱強。
  以隱強的兵力,守城尚且不足,更不用說是大破黃巾了。
  劉宏雖然感到疑惑,卻仍舊滿懷期待的說道:“速速呈上捷報!”
  劉宏從小黃門手中接過捷報,看完了裡麵的內容以後,非但沒有麵露喜色,臉上的憤怒反而越濃。
  百官見狀,皆麵麵相覷,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司徒張溫上前說道:“敢問陛下,書信裡麵究竟寫了什麼?”
  劉宏將手中捷報扔在大殿之上,指著滿朝公卿罵道:“朕傾盡內庫錢糧,征調全國精兵,讓爾等舉薦的兩人統領前去平定黃巾。”
  “未曾想,皇甫嵩、朱儁兩個所謂的當世名將,尚且不及區區一安豐縣長!”
  “同樣使用火攻之策,那安豐縣長僅以五百兵馬,不僅燒得汝南黃巾人仰馬翻,還射傷了汝南黃巾賊首彭脫,生擒了汝南黃巾渠帥黃邵,更以一封書信氣死了彭脫。”
  “反觀爾等極力舉薦之人,欲行火攻之策卻遭逢大敗,不僅戰死了一位中郎將,還丟掉了長社。”
  “朕倒想知道,究竟是爾等識人不明,還是那位安豐縣長周子異實在太過優秀!”
  天子的一番話,讓朝中百官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唯有袁逢、袁隗兩兄弟,聽到了關鍵詞“安豐縣長周琦”,眼中皆露出了喜色。
  他們兩人此前都擔任過司空,可是自從中常侍袁赦被陽球所殺以後,袁氏在宮中沒有了內援,朝中權勢就開始每況日下。
  卻沒想到。
  被袁紹極力舉薦,本來隻將其當做閑旗的周琦,居然會異軍突起,給了兩人如此天大驚喜。
  雖然他們也並不知道,汝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可是從天子剛才的話中,卻能推測到汝南大捷,絕對與周琦這位袁氏的門生脫不開關係。
  張溫拿起那封捷報,袁逢、袁隗也迫不及待的湊了上來,三人看完內容以後,臉上也都帶著驚喜之色。
  事實上,這封捷報早就發了出來。
  太平時期,自然早就應該抵達雒陽,可是因為戰亂不休,驛館大多被黃巾軍毀壞,所以也耽誤了傳遞軍情。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波才已經得到了彭脫兵敗身死的消息,皇甫嵩、朱儁兩人卻絲毫不知。
  隻能說,天意弄人。
  趙謙的傳訊兵擔心被黃巾軍捉住,送信也是小心翼翼。
  可黃巾軍的傳令兵,卻不擔心這種問題。
  因為波才肆虐潁川,官兵都進了城內,黃巾軍的傳令兵可謂是暢通無阻。
  直到進入司隸境內,趙謙派出的傳令兵才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將戰報送到了雒陽。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看完內容以後,無論是司空張溫,還是袁氏兄弟,都齊聲恭賀。
  他們此舉,既是為了安百官之心,也是想要平息天子的憤怒,好淡化皇甫嵩、朱儁兵敗的事實。
  果不其然,天子聽到了三人的恭賀,想到汝南黃巾幾乎已經平定,憤怒終於平息了些許。
  其餘公卿見狀,也紛紛圍了上來。
  眼看朝堂內人擠人,根本不成體統,張溫當即說道:“諸位莫要在君前失儀,且讓我來宣讀捷報!”
  眾人聞言,這才退去。
  捷報非常詳細,將周琦受朱儁征調途徑召陵,率領兩千人解召陵之危,而後設計夜晚撤兵,並且斬殺黃巾渠帥劉辟。
  到周琦帶兵死守隱強,又力排眾議設計火燒官兵營寨,並且俘虜黃邵,借黃邵之手送信氣死彭脫的過程,事無巨細全都寫了下來。
  捷報之中,根本沒有提到孫堅,反而對周琦極盡褒揚。
  朝中百官聞言,哪怕他們全都見過世麵,仍舊驚嘆不已,寂靜的朝堂之上霎時間變得無比喧囂。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
  周琦這位安豐縣長,居然憑借區區五百兵馬,就能燒毀黃巾營寨,令汝南黃巾傷亡過半。
  他們更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周琦周子異,居然憑借一封信,就把汝南黃巾賊首活活氣死。
  此等輝煌、傳奇的戰績,哪怕寫在書中,都很難讓人感到相信,更不用說真實發生了。
  驚嘆過後,有些朝中公卿默默念誦著周琦寫給彭脫的書信,繼而全都忍不住撫掌大笑,贊嘆周琦才智過人,能夠洞察人心。
  麵對有些失儀的朝中百官,天子反倒顯得非常平靜,隻是眼中的焦慮明顯少了許多。
  至少,黃巾軍不敗的神話被打破了。
  想必這個消息傳出去的話,官兵對於黃巾軍的恐懼也會消散不少。
  隨著時間的流逝,喧囂的朝堂逐漸趨於平靜。
  天子這才朗聲說道:“黃巾肆虐,官兵皆畏之如虎,唯有安豐縣長周子異以弱勝強,斬獲奇功,平息汝南匪患。”
  “眾卿以為,當如何賞賜?”
  朝中公卿尚未從這個震驚的消息中回過神,就看到袁逢走了出來,道:“臣以為,周子異立此奇功,當重賞!”
  袁隗亦是上前說道:“臣附議!”
  那些與袁氏關係較為緊密的朝中大臣,亦是紛紛上前,說道:“臣附議!”
  就連那些中立的大臣,亦是說道:“臣附議!”
  看到幾乎滿朝文武,都希望能夠重賞周琦,天子當即問道:“當如何賞賜?”
  袁氏兄弟對視一眼。
  最終袁逢上前說道:“此前朝中公卿,還在為何人接替右中郎將之職而爭論不休,周子異既然立此奇功,足以證明其有膽有識,能夠相助陛下剿滅黃巾。”
  “臣提議,封周子異為右中郎將,令其統兵剿滅潁川黃巾。”
  此言落下,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寂靜之中。
  周琦功勞固然很大,可是其並非出身士族,而且年齡也不大,此前也隻是區區安豐縣長。
  右中郎將對於如今的大漢而言,那可是妥妥的軍中高級將領,實權甚至還要超過身為九卿之一掌握禁軍的衛尉。
  無論資歷還是出身,周琦顯然都不夠格。
  天子看著袁逢,問道:“若朕沒有記錯,當初舉薦其擔任安豐縣長者,便是袁卿吧。”
  袁逢不卑不亢的說道:“臣不僅舉薦其為安豐縣長,還向右中郎將舉薦了周子異,他這才被征調前去平定黃巾。”
  天子饒有興趣的說道:“如此說來,周子異算袁卿門生嘍。”
  袁逢再拜道:“所謂舉賢不避親,臣正是看中了周子異才能,才會屢次三番向朝廷舉薦。”
  袁逢話音剛落,就有人反對道:“彼雖立奇功,或許處於僥幸,恐怕還不足以封其為右中郎將吧,還請陛下明察。”
  有了人開頭,其餘公卿自然也不甘寂寞,反對者居然不在少數。
  說到底,還是周琦的家世不太好。
  若其如此年輕就擔任右中郎將職位,地位就不在這些大臣之下,自然會有很多人心中不服。
  無論是出於嫉妒,還是出於其他什麼原因,這些人都站了出來。
  天子見狀,卻是嘴角微微翹起,最終看向司徒張溫,問道:“張卿可有想法?”
  張溫沉吟半晌,最終說道:“周子異屢戰屢勝,絕非倚靠僥幸才擊破黃巾,的確乃統兵奇才。”
  “今賊勢浩大,陛下不可拘泥於出身、資歷,當破格提拔俊傑。”
  “然其畢竟太過年輕,不宜封賞過甚,以免生出驕橫之心。”
  “臣以為,可封其為假右中郎將,假節,令其掛帥速速剿滅潁川黃巾,以解司隸之危。”
  天子聞言,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道:“準奏!”
   再說一下更新吧,本書一章保底五千字,按這個標準加更一章都萬字了。這些字分成兩章都可以,再加一千字分三章都行,但那樣做沒意義。
   歷史書,特別是這種類型的,不太好寫,就算照著寫好的原文打字都很慢,因為很多詞、句都不常見。
   我之前嘗試過日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首先就是風格方麵逐漸偏於大白話,因為這樣寫得快,其次就是質量明顯下降,這個我能感覺得到,從大家的反饋中也能察覺出來。
   而且寫多了,身體也受不了。
   這本書我打算寫好一點,寫長一點,想要把質量保持下去。
   更新方麵,等我上午不去醫院針灸、治療以後,再視情況盡量多寫一點,兄弟們見諒哈。
   說實話,看到有兄弟嫌更新慢,其實俺也很開心,至少說明兄弟們有期待感嘛,總好過無人問津。
   本書均定已經一千一百多了,雖說咱們讀者基數少,但後勁很足,漲勢也很猛,完爆很多收藏比咱們多很多的書。
   說實話,像咱們這種比較傳統的歷史書,前期pk不過別人,沒推薦真的很難熬,隻能靠質量打持久戰。同期上架的有本歷史書質量很不錯,首訂也比我好,沒能熬住切了,真覺得挺可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