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諸侯並起
  壽春,州牧府。
  周琦正整頓揚州之際,忽然收到袁紹、袁術兩人書信。
  袁紹書信裡麵,痛斥董卓罪行,又為袁氏哀悼,希望周琦能夠盡起揚州之軍,並力討賊。
  周琦回書,婉言拒絕,以董卓拿蓋勛生命威脅之事告知袁紹,並且誠懇表示:吾並非不願討董,卻不忍置先生於死地。
  至於袁術的書信,卻是幫孫堅說話。
  此時的孫堅,已經投靠了袁術,得知自己家眷都被帶到州牧府以後,懇請袁術幫忙。
  周琦亦是回信,告知袁術自己並無害孫堅家眷之心,之所以如此行事,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
  若孫策等人想要離去,周琦絕不阻攔。
  回絕了兩人,周琦當即召來戲誌才、張允、顧雍、邊讓、全柔、陳溫等人前來議事。
  周琦謂眾人言:“諸侯齊力,起兵討董,不知諸位對於未來局勢如何看待?”
  曹操見狀,心知眾人皆欲保存實力,心中憤恨隻得獨自引兵向西,將據成皋。
  劉岱素與橋瑁相惡,引兵殺之,以王肱領東郡太守,諸侯盡散。
  時袁紹屯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酸棗,袁術、孫堅屯南陽,孔伷屯潁川,韓馥在鄴城。
  夏侯惇見曹操愁眉苦臉,當即說道:“車騎將軍屯兵揚州,又與吾等交厚,兄長何不前往揚州募兵,再討董卓?”
  不過如今周琦割據揚州,手握重兵,聲威顯赫。
  北方以及中原之地,很有可能會迎來長久的戰亂。
  現在又有袁術出麵,周琦隻能放掉孫策等人。
  其從弟曹洪翻身下馬,將自己的戰馬送給曹操,曹操不收,道:“戰馬給我,你待如何脫身?”
  反觀曹操,卻是落魄至此。
  念及於此,徐榮遂引兵還。
  兩人此前的確意氣相投,相交莫逆,這些年也經常有書信往來,深交已久。
  “今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
  袁術也擔心孫堅不受控製,遂命人斷了給孫堅的糧草。
  曹操乃與夏侯惇等人返回老家譙縣募兵,得千餘人,還屯河內。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袁術占據揚州、豫州,那麼封孫堅這位驍勇善戰之人為豫州刺史,也未嘗不可。
  他沒想到,邊讓給自己力薦的這位從事中郎,居然有此等見地,倒也非凡。
  此時天色已晚,士卒疲憊,戰馬困乏,本應停止前進,暫且休息。
  除了邊讓、陳溫以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關東諸侯的未來。
  將士們剛剛解甲休息,呂布又令人於營寨內散布謠言,說孫堅率城中將士乘夜來襲。
  曹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倉惶而逃,若喪家之犬。
  周琦卻隻是寒門出身,家道中落,連馬匹都買不起,刺殺沛國相王吉以後,還需要曹操贈送馬匹逃走。
  此時曹操麾下兵馬折損殆盡,此前為了招募義軍更是散盡家財,再也沒有餘財招兵買馬。
  袁術臉上露出了笑意,繼而說道:“吾欲表文臺為荊州刺史,伱可願意?”
  曹洪乃步行從操,兩人趁著夜色逃走。
  卻說孫堅得到玉璽之時,有一人乃是袁紹同鄉,秘以此事告知袁紹。
  孫堅斥道:“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
  至此,兄弟二人徹底決裂。
  使者聞言大喜,隨後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後將軍還希望能夠與車騎將軍結成聯盟,共同進退,不知車騎將軍以為如何?”
  “然此二人人微言輕,若無諸侯鼎力支持,終究獨木難支!”
  周琦聞言,不由眉頭微皺,問道:“為何不是孫文臺親自派人來取?”
  可時過境遷,周琦這些年雖偶有挫折,總體上來講卻是青雲直上,如今更是位高權重。
  所謂燒柱,也就相當於墓碑,不過卻是木頭製成。
  現如今,由於周琦的出現,袁術地盤大大縮水,一旦孫堅有異心,袁術可能連豫州都保不住。
  袁術大怒,引兵擊周昂,大破之。
  於是胡珍不讓麾下士卒休息,而是連夜奔襲,抵達廣成。
  論權術與陰謀詭計,孫堅如何比得上袁術?
  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
  周琦聞言,笑而不語。
  當諸侯互相征伐,爭奪地盤的消息傳來以後,周琦眼中卻閃爍著莫名的神采。
  再加上是在夜間,沒有修建塹壕工事防禦。
  周琦卻是說道:“袁氏對我有大恩,何須結盟,後將軍但有吩咐,吾必然傾盡全力相助!”
  孫堅引兵入雒陽,擊呂布,復破之。
  孫堅如果能夠打下荊州,就相當於幫助袁術擴張了地盤。
  眼看騎兵越來越多,孫堅這才慢慢起身離開席位,率領將士們不慌不忙進入城內。
  此時的曹操,雖然敗於徐榮之手,卻因為時的的確確在與董卓作戰,反而名聲大噪,被很多人譽為漢室忠良。
  或謂袁術曰:“孫堅倘若據雒陽,不可復製,此為除狼而得虎也。”
  “除曹孟德與孫文臺以外,餘者皆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不如董卓遠矣。”
  及至胡珍率軍抵達廣成,距離陽人城隻有數十裡。
  “袁公路應該是擔心孫文臺不受控製,這才向明公索要其家眷,以為人質。”
  劉表趁著諸侯討董的時候,偷偷一個人前往荊州,並且很快就拉攏了荊州的世家大族,在那裡站穩跟腳。
  他命士卒掃漢室宗廟,以牛、羊、豕祭祀宗廟。
  及至終了。
  孫堅既然是為了刷聲望,當即大張旗鼓命令麾下長史公仇稱,帶兵前往各地催收軍糧。
  哪怕曹操指揮得當,與徐榮廝殺將近一整日,卻仍舊不敵西涼鐵騎,麾下士卒大多戰死。
  曹洪卻是說道:“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也!”
  袁術聞言,嘴角卻是微微翹起,道:“你軍中糧草都是我供應,還有許多我麾下士卒,有沒有得到傳國玉璽,我豈會不知?”
  孫堅命人修復被董卓挖掘的漢室陵墓,將玉璽藏匿下來,擔心夜長夢多,遂引兵回到魯陽。
  卻說孫策、孫權等人抵達汝南以後,恰逢孫堅領兵返回豫州,正想要與妻兒相見。
  “若坐視其安然遷都長安,假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彼無道,猶足為患也。”
  “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忽悠人來報,城南甄官井上,但有五色之氣,舉軍驚怪,都不敢上前取水。
  孫堅聞言,先是有些發愣,繼而苦笑道:“但憑後將軍做主。”
  胡珍心急建立功勛,準備連夜攻城。
  卻說董卓見諸侯勢大,焚燒雒陽,遷都長安。
  周琦正感嘆間,忽有袁術使者前來,道:“後將軍派我前來,希望車騎將軍能夠交還孫文臺家眷。”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其駐地陽人距離袁術所居魯陽一百多裡,孫堅連夜乘馬,直奔魯陽,拜見袁術。
  奈何董卓早有命令,要求在廣成住宿,秣馬厲兵,養精蓄銳,然後再乘夜進兵,拂曉攻城,以攻其不備,拿下陽人城。
  袁術被說動,馬上下令給孫堅調撥軍糧,孫堅這才回營。
  “反觀袁本初兄弟,皆為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周琦聞言,不由對全柔刮目相待。
  若換做原本歷史上,壽春被袁術占據,孫堅家眷自然也在袁術治下。
  曹操見諸侯分兵屯於各處,空耗錢糧卻不敢追擊逃往長安的動作,當即說道:“吾等舉義兵以誅暴亂,今大眾已合,諸君為何遲疑不進?”
  為了引人注意,孫堅甚至帶領屬下,在魯陽城東門外集合,設帳飲酒,給公仇稱送行。
  孫堅此時正和部屬在東門飲酒談笑,忽聞胡軫遣騎兵來襲,麾下將領都有些慌亂。
  孫堅心中大驚,矢口否認道:“我並未得到傳國玉璽。”
  孫堅情緒激動,說道:“吾所以不顧身者,上為國家討逆,下為將軍報家仇。吾與董卓素無仇怨,將軍卻聽信小人撥弄之言,對我起懷疑!”
  他此前,本來不打算放了孫堅家眷,不過礙於名聲,卻也不能那麼做。
  孫堅見難以逃脫,遂脫赤巾令親近將領祖茂著之,引走追兵。
  卻說孫堅入雒陽,但見舊京空虛,數百裡中無煙火,堅乃引兵入城,惆悵流涕。
  孫堅想要當一個名副其實的荊州刺史,就必須把劉表趕走。
  卻說曹操廝殺一整日,麾下將士折損殆盡,僥幸逃得性命,返回酸棗。
  “今兵以義動,持疑不進,失天下望,竊為諸君恥之!”
  諸侯聞言,麵麵相覷,卻並不表態。
  那麼,拿住孫堅家眷作為人質,就能很好的控製孫堅了。
  孫堅聽聞曹操事跡,不由感嘆道:“曹孟德真英雄也!”
  陽人一役,孫堅名聲大起,威望更著。
  曹操見諸侯不能用自己之策,每日飲酒作樂,裹足不前,遂引兵而走。
  曹操也有羞恥心,如果此時前去揚州向周琦借兵,臉麵卻是沒有地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