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進京為質(上)(1 / 1)

燕王府偏殿內,三兄弟寒暄片刻後,場麵漸漸又冷了下來。   高陽郡王雙眉微微挑起,壓低聲音說道:“也不知咱爹是有何要事,今日竟是把咱三兄弟都一同叫來,可見是有急事,怕是並不簡單。”   聽到此處,世子臉色驟然一肅,微瞇著眼眸,胖胖的右手緊緊握著椅柄,麵色極為凝重。   “高煦,咱燕王府眼下是個什麼境況你還不曉得麼,自打皇爺爺殯天,幾個皇叔接連被削藩,貶為庶人,現今吶,咱們燕王府的處境......唉,今日父王找我等無論是有何急事,咱們做兒子的都要懂得為父分憂。”   高陽郡王神情漸趨凝重,眉頭緩緩蹙起,沉默了很長時間,才慎重說道:“我自然是知曉眼下形勢的,可我手下兵馬都已被朝廷收了去,還能怎麼著,手下無權無兵的,還能辦成個什麼事……”   重重嘆息一聲後,朱高煦沉默不語起來,如今燕王府的處境他又何嘗不知,隻是眼下無兵無權,他又能如何。   朱高燧雖然知曉歷史走向,心情很是平靜,但兩位兄長臉色嚴肅異常,他自然也不敢多嘴。   偏殿內頓時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朱高燧表麵雖然不動聲色,眼中卻閃過一絲精芒,歷史的車輪終於要朝著他迎麵而來了麼,由建文帝削藩引發的那場曠日持久的大戰,終於即將拉開序幕。   -----------------   過得半個時辰,燕王府正殿的大門吱啦一聲被從內推開。   從內走出一名中年僧人,和尚身著樸素灰色僧袍,外披一襲袈裟,他外貌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但氣質卻顯得極為出塵,渾身上下透出一股深邃和穩重的氣質。   灰衣僧人走出大殿後,雙手合十望著天空,不知在想些什麼。   沉吟了片刻後,他無奈的搖了搖頭,轉身對著殿內沉聲道:   “王爺,今日起貧僧回寺中閉門修行,不再過問世事,王爺何時想通了,再來慶壽寺尋我,貧僧告退。”   言罷,灰衣和尚臉色驟然一沉,輕拂衣袖後便頭也不回地往府外走去。   這一幕自然也被偏殿內的幾人所見,世子朱高熾滿臉詫異疑惑,道衍他當然是認得的,這可是他爹最為倚重的謀士,究竟是何事,竟引得平日裡性情穩靜的道衍大師臉色如此難看。   朱高燧意味深長地望著僧人的背影,心中對今日朱棣召見之事有了些許明悟。   這和尚法號道衍,正是燕王朱棣座下第一謀士,靖難第一功臣,被後世稱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   這位道衍大師平日裡蹤跡難尋,朱高燧這三年來也沒見過他幾次麵,此時姚廣孝的名聲還並不顯著,除了幾名朱棣心腹大將外,大多數人隻知道衍是慶壽寺住持,隻以為是燕王信奉佛教罷了。   “王爺召見,三位王子請隨末將前去。”朱玉邁著大步走進來,對著朱高燧三人沉聲說道。   跟在朱玉與兩名兄長之後,朱高燧不知為何有些微微緊張起來,偏殿與正殿不過幾十米路程,他的心中卻是忐忑不安,心情十分復雜。   相比於心中早已認可的母親徐王妃,他與朱棣的父子之情並沒有那麼深切,一是因為朱棣平日裡本就忙碌,時常帶兵出征,他與朱棣真正見麵的時日也並不多,二是因為他這個爹的名字在歷史上實在是太有名了,自己心中難免有些敬畏。   朱高燧邁上青石臺階,跨過門檻後,就見到正殿內正前方首座上坐著的燕王朱棣。   朱棣此時年近四旬,身材魁梧高大,重眉闊口,鼻梁挺拔,一身古銅色的肌膚,頜下蓄著短髯。他今日並未身穿繡有四爪龍圖的親王服,隻是隨意穿了件圓領常服,但是睥睨之間卻不怒自威。   燕王此刻眉頭緊皺,可見心情並不好,見到朱玉領著三個兒子進來,他抬頭輕輕掃了一眼,那一眼冷峻懾人。   朱玉將三人領進殿內後,便轉身退了出去,將殿內大門緊緊關上。   “兒臣叩見父王。”   朱高燧跟著兩位兄長,走到朱棣身前跪拜著,極恭謹地行了一禮。   “起來罷,俺們父子之間無須多禮。”   朱棣自幼在兵營中長大,言語之間並不太講究,即便封王就藩之後,在親近之人麵前也喜歡以俺自稱。   邊說著朱棣挺身站了起來,腳步平緩地來到三兄弟麵前,將他們逐個審視打量了一番。   朱高燧站起來後,微微抬頭望著身前的父王,兩人的距離很近,最多不過一臂的距離,映入眼中的是朱棣平靜而充滿壓迫感的目光,從他的眼神中,朱高燧看到了憂慮與疲憊,可見這些時日朱棣的心力交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朱棣,朝廷派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   眼下燕王府的危急形勢已是人盡皆知,作為王府的當家人,朝廷最為忌憚的藩王,朱棣自然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壓力。   朱棣深吸了口氣,負手在殿中輕輕踱著步子,緊皺著眉頭流露出他難以掩飾的煩躁。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朱棣停下了腳步,搖了搖頭,發出一聲輕微的嘆息。   “你們兄弟三人,可知道俺叫你們過來作甚?”燕王的聲音很低沉,卻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氣勢。   “這......朝廷削藩之舉已成定局,四叔七叔都已被廢為庶人,怕是過不了多久就要輪到......父王召兒臣們前來,可是要商談對策?”   作為三兄弟中的大哥,朱高熾自是要帶頭應答,隻是在他心中父王積威已久,平日裡朱棣對他又極為嚴厲,他生怕自己說的不對,惱了父王,故而聲音有些微顫,顯得底氣不足。   “父王已經將軍權都交了出去,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咱燕王府上下軍士隻剩下不過八百餘人,皇帝他還要如何?哼,真是我們的好堂兄,真當咱家就這麼好欺負麼!爹,要我說咱們索性反了他娘的......”   高陽郡王脾氣本就火爆,前些時日建文帝下旨將他手下營兵全數調走,他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此刻已是不管不顧,將心中不滿發泄了出來。   “二弟慎言,慎言吶。”   站在身旁的朱高熾聽到這句話,嚇得連忙伸手,要去捂二弟的嘴。朱高煦有些不滿地甩開大哥肥胖的手臂,不過他也是自知失言,便不再言語。   朱棣瞪了二兒子一眼,輕叱道:“說甚麼渾話,俺無兵無權的,怎麼造反?”   說完他望了一眼朱高燧,撚著胡須說道:“燧兒,你是如何想的?”   朱高燧眼簾微垂,心想我還能怎麼想,我想靜靜行不行?現在這情況老爹你自己心裡還能沒數麼,反正怎麼搞聽你的就行,我就在後麵給你加油,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望爹成龍。   思索片刻功夫後,他抬頭望著朱棣輕聲說道:“眼下我燕王府雖處險境,但以父王的雄才遠略,想來已有對策,兒臣雖愚笨,但謹遵父王之令。”   朱棣眼角的皺紋微微一舒,看著小兒子神態溫和道:“好,好,燧兒真是長大了,你能這般想,爹心中甚是欣慰。”   “父王既然已有對策,兒臣也定當遵辦。”世子朱高熾見狀連忙說道。   “爹,你有何事要兒子出力的,說來便是,兒子這命都是爹給的,又有何懼。”高陽郡王朱高煦渾厚的聲音也從一旁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