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東林書院大學堂(三)(1 / 1)

金紮撒 日月勿 3352 字 2024-03-17

也不知誰專門作了宣傳,還是本來今日就是個重要的時日。   東林書院,有史以來首次開辦大學堂,並麵向全國,招募先生和招考學生的消息,正式發布出去,並不足半月。   前來參觀的,前來報考的,各方生員實在來了太多的人。而且,似乎還有各路生員,正在路上。粗略統計了一下,即使按照百分之十的錄取率,目前的東林書院大學堂,也根本無法容納如此巨大的生員人頭入駐。   成巴圖和趙納蘭,看到麵前的狀況,突然感覺,他們看到了一個前途:就目前狀況來說,已經能按預計,在此落腳生活,將長生撫養、培養到懂事兒的年齡,應該不成問題。而且,巴圖還想,借東林的名號,在此培訓出一批,懂得始皇帝嬴政和成吉思汗思想和理想的人才。   他似乎已看到了,這裡有,非常不少的,值得他和納蘭,傾力去培養、去造就的國之棟梁之少年才俊。   當然,東林書院的掌門人,此時,也是十分地心境暢快。   不過他所思所想的,是如何擴大東林孔儒黨人的勢力,如何更有效地推行黨同伐異。他很快地,便把東林書院裡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他的兄長顧太傅,進行了報告。   老謀深算的顧太傅更是站的高、看的遠。   他借此機會,向皇上表達了想要進一步擴建東林書院,並想要建立護院衛隊。   德約還是在養心殿裡,聽取了顧太傅的報告。   他沉思了片刻,點頭答應道:“東林書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說明孔家大儒們深得民心民意。朕甚感欣慰!但目前國力有限,剛投入大數銀兩,改擴建了麗澤堂,不宜在無錫之東林又大興土木。不過朕倒想從三位皇兒中,選一位,送到東林書院去,跟著成先生和趙先生學習學習,可能會開辟一條教導皇兒的新蹊徑。”   沒等顧太傅提出各種理由,想進一步說服皇上。德約馬上又說道:“放心,朕會著常州府,抽調一隊精銳的年輕衛士,前往成先生處,充當學子並擔任護衛,必保萬無一失。”   顧太傅聽後,心裡一驚,但馬上行大禮呼道:“皇上聖明,下官尊旨。”   他平身後,眼珠一轉,又說道:“啟奏皇上,若並無擬定赴東林書院皇子人選,臣建議就選四皇子永王吧。”   德約心底裡,本是想讓大皇子朱慈烺前往鍛煉鍛煉的。   他本就覺著自己懦弱,便極不想讓將來的太子,也成為很懦弱的人。   他早就派人調查過成家溝來的成巴圖和趙納蘭。從他們的名字中,他就能夠感覺到,他們是孛兒隻斤氏族和女真氏族的後人。   這倆民族,雖然他們祖先的祖先,與自己朱氏祖先的祖先一樣,說到底,都是始皇帝嬴政的後裔。但是,他自己卻沒能繼承秦嬴氏族的一些強悍。   他不想讓大明朝後繼之人,被孔儒之流教化的越來越懦弱,越來越墨守成規。   然而顧太傅卻是有著另外的心思:一是,他絕不想讓皇子們下江南,去了解到江南東林孔儒黨們,一個個都是富可敵國的大地主、大土豪;二是,他更不會讓皇子們,特別是將來要承繼大統的太子,去受到外人的“蠱惑”,而偏離了孔儒道德思想;三是,若把太子送給別人教導,那他這個太傅不就形同虛設了嗎?所以,他此時,甚至牽怒於成巴圖,要不是為了金箔秘籍,他,他定要立斬之而絕不赦。   當他沒能阻止皇子下江南時,便當機立斷地先穩住太子,讓年齡尚小的皇四子前往,之後再尋接回之它法。   德約當然明白顧太傅之用心,可剛才已變相駁了太傅的一些麵子,此時,也不宜太明顯了,也隻好作罷。   便說道:“準奏。”   於是乎,成巴圖的學生名單中,無形之中,又被占據了十多個名額。他本想錄取百分之十的生員,看來是行不通了,心裡有些鬱悶。   但納蘭卻似乎不在乎。   她對巴圖說:“這樣也好,我會把咱們住處的四合院,裡麵的廂房收拾出來,供家境不甚好的優秀學子居住生活。這樣沒準兒,更能專門地培養訓練出有用的人才。”   巴圖聽著,點了點頭。   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常州府裡的生員,也就都被送了過來。   一共十二人,由常州府知府曾大人親自帶領著,一大早便趕到了東林書院。   知府大人見到成巴圖後,便以交待皇上旨意為由,斥退左右閑雜人等,單獨與巴圖和納蘭二人,落座上茶後,說道:“皇上賦予二位先生,教訓皇四子的權利。並且對十二名少年死士,也一樣擁有管教和命令的權利。二位可知皇上的良苦用心,一定要竭盡所能,培養、教導好永王!”   巴圖和納蘭,至此,倒覺著崇禎皇帝,還真是不一般。他竟然自己能感覺到自己的懦弱,而想要皇子能有所改變!   心裡頓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生出一些好感。這也讓他明白,他的船夫黃大頭,當時說過:“本來以為魏忠賢閹黨倒臺後,東林孔儒黨搞的減免工商業者貿易稅、礦稅等,會使師傅的生意好起來。結果,孔儒黨卻隻減免他們自己家的產業稅,轉嫁賦稅給了農民。”   是啊,黃大頭話粗理不粗:誤國害國的,正是“孔儒那幫龜孫子,其實他們就是一幫男盜女猖的小人。”   巴圖馬上起身行禮,回答知府大人說:“知府大人在上,我等能給朱慈炤當先生,是我等的榮幸。但是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知府大人能否支持?”   曾大人也趕緊起身,不敢怠慢皇上親點的皇子先生,說道:“皇上早有旨意,命下官征尋二位先生有何困難和問題,本府定將竭力支持,絕不推辭。”   “謝皇上、謝知府大人,在下隻有兩件事兒,煩請知府大人幫助解決。”   “先生請講。”   “這一,是想請朱慈炤能否改個名字,以普通生員的名義來此讀書,這樣不似招搖,也比較更加安全?”   曾知府一聽這個要求,深感合理。但他又覺著自己作不了主,因為涉及給皇子改名字,可不是小事兒。他思索片刻,喝了一口茶,然後說:“這個要求甚是合理,不過至於改為何名,還得皇上親自定奪。”   然後,他又問巴圖:“先生第二件事兒,也請提出來。”   巴圖馬上說道:“請知府作主,把東林孔儒黨人霸占的我友黃家師門的店鋪和田產。”   說著,把事先寫好的狀紙,呈交給了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