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裝素裹,曙光乍現,去往皇極殿上早朝的馬車多了起來。 七鎮經略鄭絡坐在馬車上,輕輕的撫開窗簾,看向外麵,他輕輕的說: “二十年前是這樣,二十年後依然是這樣。” 他已經忘記了,這是他多少次來到這個天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 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那天依舊是大雪紛飛,銀裝素裹。當鄭絡徒步走到天下才子舉人夢寐以求的皇宮城墻旁二十步時,他再也壓抑不住心裡的高興,身體開始止不住的顫抖。 鄭絡不斷背誦這首詩的相關詩句,來以此穩定自己的內心: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莫道儒冠誤,讀書不負人。 朝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時間給鄭絡的完全是失望。 這裡並沒有他所認為浩然正氣的讀書人,有的隻是一個不上朝貪戀酒色財寶的天子和上行下效的讀書人。 鄭絡不斷的上書勸說皇帝要勤政,不應沉迷酒色,要愛民如子。可他的奏折就如同是石沉大海一般,掀不起一點點的水花。 隨著時間的流逝,鄭絡心中的憤怒越來越多,可是又無力改變。剛好七鎮經略空缺,朝中大人沒有人願意去,他便決定了自己要去地方磨練自己,好在關鍵時候排上用場。這在外人看起來是一個極其尊貴的地位,實則不然,當時兵疲日久,在加上邊患四起,不服從順義王的部落還時不時的南下打秋風。問題不大的,但會被朝廷禦史彈劾,皇帝又會問罪自己。問題若大,自己有可能會被俺達入侵殺掉。這一份苦差事自沒有人願意去乾。 “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這難道不是讀書人應當銘記的事嗎?可是卻是乾實事的人少,愛清流的人多。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來到大漠,與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相比,大漠是如此的朔風凜冽。 七鎮經略鄭絡有點後悔了來這裡了。這裡的軍戶完全是爛泥扶不上墻,他們愛賭的天性是如此之大,自己三令五申都沒有用,可是,當自己深入到他們之中,才發現與京城的陽春白雪比,這裡完全就是人間煉獄。 由於長時間的不發響銀,導致他們把能賣的東西都給賣了,賣不掉的東西,拿去搏一搏,隻為求得一點點的泔水吃。 對此鄭絡,隻能一次次的不斷上書,一次次石沉大海。他開始想嚴整軍備,發現阻力是如此之大,他天真的以為錯的都是自己手下的文官,誰知道武官亦如此。 長時間的缺響,導致了這些九邊的軍官,隻能不斷的冒響,若是停止了冒響,沒有了家丁,等到和外敵打仗的時候,會無人可用,還會被一次次小小的兵變給打死。 “大人該上朝了,千萬別忘了這次彈劾的嚴重,皇上親自召見你,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怪事。”跟隨了他一輩子的幕僚,輕輕的撩開窗簾對他說。 “這麼多大風大浪都過來了,早就習慣了。” 早朝天子依舊沒有參加。 鄭絡看著自己身邊的人都是老麵孔,新人是一個沒有,有的老家夥還擅自做主離開這個地方,自由自在的去享受桃源生活了。 鄭絡知道上渝的批示是: “少一人便少一份奉祿,要離開請自便。” 心如死灰莫過於此。 眾人走個過場,把折子遞給內閣,就離開了。 殿外。 “鄭大人,咱家等你好久了!”一個聲音略細的人對剛要離開的人喊道。 鄭絡聽見聲音,立馬轉過身體,彎下腰,尊敬的行禮。 “大人折煞老朽了,老朽豈敢讓大人再此等候多時。” 我乃堂堂的七鎮經略,竟然會向一個太監卑躬屈漆,這真的是我朝之不幸也,皇上若不寵幸太監,朝政豈會如此衰敗? 鄭絡心裡這麼想,可是臉上依然對這個司禮監秉筆大太監有說有笑。 他將鄭絡引到養心殿。 “鄭大人,皇上昨夜飲酒到子時,才醒酒沒有多久,還請大人多加小心。”說完這些,他便離開了這裡。 鄭絡進到屋裡,一股子酒氣撲麵而來,行完大禮,他跪在地上,看見一地的奏章。 “知道這是什麼嗎?” “臣不知。” “群臣都說你鄭絡再次招服順義王策克利是軟弱賣國,隻盯著火落刺打是畏敵誤國。” “去年三月鳳翔府大旱寸草不生,四月慶陽府兵變,五月鞏昌府又大旱軍民逃跑不可勝數,七月寧夏衛延綏衛被不服俺達一係的部落入侵。去年又爆發河洮之變,朝廷八年未發足響,軍戶標營困苦至極。臣就是有萬般的本領,也無法解決如此之多問題。” 皇帝慢悠悠的從屏風後走出來,那一股刺鼻的酒氣直抵他的鼻孔,鄭絡馬上低下頭去。 “朕知你的用心良苦,既然你年老不堪用就回鄉養老吧。” “還請皇上保住龍體,切勿過度飲酒。” “退下吧我要‘靜攝’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首善之地外的城墻,是那麼的高大,但在年輕的鄭絡眼中,這是他登攀山峰的開始。 “還回固原嗎?”馬夫問道。 “不了,我該回鄉頤養天年了。” 不知道鄭絡會不會想起實行“一條鞭法”的張居正,那時候他的霸道讓他也感到不滿,也曾上書彈劾他,可是等到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取消了這些變法,他發現,朝廷居然變的烏煙瘴氣的了,皇帝大臣們猶如又重新長回牙的老虎。 難道是老夫錯了? 他再也沒有機會知道這個答案,也許當他再知道的時候也已經晚了。 首善之地有一個著名的大兇宅,被賞給了遼東寧遠伯李成梁居住,李成梁拖家帶口在此居住了已有一段時間。 他的大兒子李如鬆與巡撫時常發生沖突還時不時的越權替提督都督做主,為此所有的邊鎮都不敢要他,李如鬆就一直在中軍都督府任職。 他的二兒子李如柏因為酒後開炮,驚擾大內,讓萬歷皇帝記住了他,從此他就在這裡悠然度日。 他的三兒子李如楨已經是錦衣衛高級領導,時不時的拿捏各個官員,天天的排場那叫一個大。 他的四兒子李如樟已經要提薊鎮副總兵了,算是頂替他二哥的缺口。 看到上述履歷,很多人都非常的羨慕他們,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表現,但是身居高位的人,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勃焉。極小的事情既可以成全他們,也可以毀滅他們,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恰恰說的就是這樣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