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天氣在冬天是十分嚴寒乾燥。對於很多北方的讀者來說冬天有暖氣可那個年代可沒有這些東西。 宋應昌和張才騎馬出了廣寧城,白雪茫茫的大地與純藍色的天空再次映入眼簾,這種美不可言的雪國風光在薊鎮是無法看到的。當宋應昌再此看到這種風景時眼淚卻掉落在馬背上,馬匹行走卻越來越難,直到淹沒住宋應昌的小腿。 “大人,我背你。”張才下馬走到宋應昌麵前,做出彎腰狀。 “好。”宋應昌小心翼翼的往張才背上挪去。 宋應昌的標營士兵也是憨厚老實的人,在宋應昌趴在張才身上時,他們就用自己的身體把雪給推到一邊。 “把重裘拿來係到大人的身體上。”年輕的文原對伺候宋應昌的小斯說。 “這附近的軍屯住處離我們不遠,步行快,不要半個時辰。”文原對宋應昌說。 小斯把重裘係好,張才這才出發。 走了一會兒,張才感覺到自己的脖子處有滾燙的水,他緊張的問:“大人冷嗎?要不要再披一件衣裳?” “不用。”宋應昌抽噎的回答他。 “那是不舒服嗎?前麵很快就到屯田處了,我們可以休息一下。”張才說完就加快速度。 “我是因為李如鬆來信說前線在吃人而哭泣……” 張才的步伐停了一下,但又開始走了起來。 “糧草問題嗎?”張才小心翼翼的問。 “朝鮮的王公大臣都是廢物,他們為了騙我們說糧食是夠的,可現在呢?士兵為了吃一頓飯他們已經失去了人性。” 張才沒有急著回答他,而是思考一會兒說: “吃的飽總比餓死強……” “可惡!我不想讓他們失去人性啊!這和關外的韃子有什麼區別?” 宋應昌激動起來。 “大人,我以前去過薊鎮的邊墻附近,那裡有山,山裡麵有墩軍……他們餓急了,就會去山裡尋兩腳羊吃。”文原頓了一頓繼續說,“那一天他們剛好在烤和灸兩腳羊,氣味十分難聞,我當時就嘔吐不止。大人朝鮮天氣寒冷,至少……至少聞起來不臭。” “那你還想當邊軍?”宋應昌問。 “高級軍官和底層軍戶不一樣的,至少不會餓的吃兩腳羊。” 按照歷史記載,多年以後的遼東戰爭,高級軍官死守錦州能有口兩腳羊吃,就算是萬幸了。 但願張才不會有這一天。 “你的意思是李如鬆他們貪了?”宋應昌氣憤的問。 “他是貪了還是沒貪,大人心中自有定數。前麵就是軍屯住處了。” 軍屯住處附近的積雪不在那麼厚,或許是有人打掃。 “你放我下來,我自己走。” “好!” 朝鮮的平壤城。 “啪……”的一聲響徹大廳,李如鬆把手背到身後轉身就走。 “你怎麼能夠打王的使者?你太過份了李……李提督。” 這個使者捂著臉,開始說話非常大,後麵李如鬆轉頭看他,他就又蔫巴起來。 “你們說糧草是可以吃四十天的!”李如鬆如同一匹下山的猛虎躥到使者麵前,他睚眥欲裂的看著使者說,“現在你們倒指責我起來了,我難道想讓部下吃這些東西嗎?我想讓部下亂搶奪你們這些沒有絲毫油水的百姓嗎?都是你們逼的。我如果強行約束,他們嘩變了,你和你的王一輩子待在京城吧!” “這裡一共還有四萬石糧食。當初我們是以步兵的口糧計算的,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騎兵。”使者即害怕又愧疚的回答。 “一群廢物。” 李如鬆拿手指著這些人說道。 一個骨瘦如柴黑乎乎的老頭子和宋應昌說話。 “你是管理這個屯田的嗎?”宋應昌問。 “對我就是。”老頭子回答。 “你怎麼不穿厚一點?”宋應昌問。 老頭子聽到大人這麼問他,他立刻就找到了傾訴的對象。 “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們這個地方年年被關外部落打秋風哪有多的東西。我們的屯田還要交很多雜稅,能有一口吃的不被餓死就是萬幸了。” “你們就會裝可憐,我平時看那些人把奏折印刷出來,上麵說的邊鎮可不這樣。把你這裡的軍戶全部叫出來。” 斷斷續續的來了一些孩子老人婦女,他們都是麵如菜色,有的人已經餓的浮腫不堪。 “男丁怎麼不來?”宋應昌問。 “強壯的男丁被勛貴叫去乾活,稍弱的去邊境運糧食,傷殘的去守堡壘了。”老頭嘴唇發紫斷斷續續的回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們有沒有存糧啊?”宋應昌蹲下問一個小孩。 小孩不理他,他從口袋裡拿出燒餅袋子,拿出一個燒餅繼續說:“回答這個問題這個燒餅就是你的。” 這些婦女老人孩童騷動起來想要搶奪這個燒餅,文原看出倪端拔出腰間的佩劍指著這些人,這些老弱婦孺立刻不在動彈。 “大人,糧食有,可是不夠過冬的,都是一些發黴的糜子。”小孩驚恐的看著宋應昌。 “糜子?” “以前韃子搶劫,他們勒勒車帶的東西太多,我們就會去搶奪一些他們的東西,但是我們不敢搶奪大部隊,隻敢搶奪掉隊的,這些人隻有一些發黴的糜子和一些垃圾。”孩子的母親回答宋經略。 宋應昌把燒餅袋子,放到這個孩子的母親手上。 平壤城,馬廄處。 李如鬆和李友升一起看著這些掉膘躺在地上的馬匹,急得不斷嘆氣。 “把那些生病的馬匹埋了嗎?”李如鬆問。 “已經燒掉了。”李友升回答。 “宋經略說糧食還要幾天才能大規模運來,讓我在等一等。可我的人可以餓,馬匹怎麼能餓?繼續吃野草,馬匹都會變成駑馬的。”李如鬆急得自言自語起來。 “大人!”一個傳令兵小跑到李如鬆麵前跪下說,“大人,有精銳騎兵在安城,龍泉發現了糧草,還不少。李如柏大人現在攻下了開城。” “開城是漢城的門戶,怎麼可能這麼快打下來?”李如鬆問。 “開城沒有敵軍士兵。”使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