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嬸子,我再盛一碗麵粉來,換一碗鹵菜可以嗎?” “我回家再拿一根臘腸,可以換一碗鹵菜嗎?” “可以啊。” 有了兩人付出實際行動,其他婦人也都紛紛詢問: “徐大娘,我可以拿魚乾來換嗎?” “可以,不過要三斤重的,不然我折本。” “哎,好好好,我這就回家拿。” “徐奶奶,我可以拿乾筍換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乾筍五斤,隻能換半碗給你。” “哎,我這就回家。” ...... 陸陸續續的,有人回家拿東西,有人詢問如何兌換。 這素菜沒葷菜換的多,這也是情理之中。 漸漸的,薑家小院的桌上,多了許多瓶瓶罐罐,還有乾貨之類的食材。 灶臺裡的鹵菜,也少了一半。 福寶在地上畫正字,寫了三個字,等於賣出去了十五碗。 鍋裡大約還有十五碗,一碗四枚銅板,半鍋就是六十枚銅板,一鍋就是一百二十枚左右。 一副豬下水零成本,人工柴火不計,一個月下來,能賺—— 三千六百枚銅板,就是三兩六錢。 如果新增鹵菜品種,成本加劇的同時,進項也更多些。 當然了,還有材料費用,要想鹵菜好吃,味道獨一無二,個別香料,不可或缺。 總的來說,這門生意啊,可以做! 福寶能想到,老徐氏自然能琢磨得著,一輩子精打細算的她,想的更深遠。 豬下水,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屠夫是不會收錢,但量大了,那就難說了。 還有啊,在村裡賣,不大現實。 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百姓,沒法子日日買鹵味,兌換鹵味。 要想賺錢,還是得到鎮上人多的地方賣。 “娘,明兒我去碼頭搬貨,中午不回家吃了。” 薑常發抓了抓後腦勺,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家之主,頂梁柱,不能閑著的。 他要趕緊乾活,賺錢養家。 “哎,明兒娘起早些,給你烙餅帶著。” 老徐氏點頭,兒子乾活吃力,吃的乾糧得帶夠了。 福寶揮舞著小樹枝,將自己“塗鴉”的正字去掉。 聽到她爹跟奶奶說話,裝作無意地提醒: “奶,給我爹帶點鹵菜,這樣爹明兒在碼頭吃午飯的時候,給咱家鹵菜做做宣傳~” “好主意,那就這麼乾。” 老徐氏點頭,應了下來。 “明兒我帶福寶去買些調味品,還去弄些豬下水回家,沒準咱們家能靠這個營生過活呢。” 劉氏在整理左鄰右舍交易的物品,大部分是吃食,家裡用得上。 “哎,要的,翠娘,等會來我屋裡,給你拿點錢。” “不用了娘,今兒福寶幫我高價賣了布鞋,我身上還有一百多枚銅錢! 還有、瑜哥兒爭氣,那書塾掌櫃的,沒要押金~” “真的?那可太好了!” 老徐氏麵露笑容,忽然想起來那年孫女出生時,家門口來了一個老道士,老道士掐指一算,說孫女是小福星,可不是嘛,她孫女,就是福星啊!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今晚的鍋煮飯,都染上了肉香。 辣椒炒五花肉片,滋味都沒鹵菜香! 劉氏勤儉持家,隻切了一斤肉,剩下的一斤,則是抹了粗鹽,放在瓦罐裡存著,慢慢吃。 薑家人準備吃晚飯的時候,院子外傳來了敲門聲—— “老嫂子,還有鹵味嗎?我想買一碗回家,我家孫子瞧見劉婆子家孫女吃,哭著鬧著也要吃~” “哎,有,還有的,四枚銅板一碗,你要一碗還是半碗啊。” “要一碗,我帶了四枚雞蛋來換,成不成?” “成,你拿碗來,我給你盛。” “哎~” 老婦人麵露喜色,將瓢裡的雞蛋交給老徐氏,接著匆匆離開。 “娘,這不是李婆子嘛,之前還在背後說您壞話,您咋還賣給她鹵味啊。” 薑常發等人走後,才提出不滿。 說他可以,在背後說他娘,他能忍? “人家來換東西,咱得了好處,還管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做什麼?來者是客,咱大度點,生意講究和氣生財~” 老徐氏笑了笑,有了李婆子送來的四個雞蛋,她家福寶明兒的雞蛋羹也有著落咯~ “爹,奶說的對,咱大人不記小人過,要是以後李奶奶還在背後說我奶壞話,我第一個不饒她!” 福寶揮舞著手裡的樹枝,抽了幾下空氣。 薑常發心裡的鬱結,漸漸散去。 說來慚愧,閨女能懂的道理,他怎麼就...... “叩叩叩~” “老嫂子,我回來了,我還帶了幾個老姐妹來買鹵味,她們沒東西換,拿錢買。” 片刻後,李婆子回來了,並且還介紹了五六個婆子過來。 老徐氏照單全收,給幾人都舀滿了碗,還添了一點鹵汁進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嘴上自誇道: “旁人要買鹵味,我可不給鹵汁,也就是咱們鄉裡鄉親,老姐妹的,我才舍得給~” “是是是,你放心,隻要味道好,我們還來買~” “就是就是,放心吧徐大妹子,不虧著你,好吃我們還來!” “明兒還有嗎?我家孫子明兒要從縣城裡回來了,我想明兒多買點回家~” 老徐氏見狀,尋思不能直接定死價格,還是要留點餘地。 於是故作為難: “有有有,明兒還鹵,不過這玩意處理起來麻煩,鹵好的話,估計要在下半晌了,到時候你們申時後來我家,價格暫時不變,這要是原材料漲價了,我這鹵味價格,也得漲點哈~” “成,那說好了,明兒我還來,給我留一份,哦不,留兩碗。” “要不給我也留一份吧,我明兒還拿雞蛋來換,虧誰也不能虧我大孫子。” “好好好,一言為定。” 這時候,人們都重信諾,對於彼此承諾的事,說什麼也要完成的。 送走這波人,老徐氏關了院門,將懷裡的銅板摸出來,數了數,三個人選擇以雞蛋交易,另外三個人用的是銅板。 十二個銅板,十二枚雞蛋,就這麼輕易賺著了! 怪不得,許多人想經商賺錢。 “翠娘,找個罐子,以後賣鹵味的錢,都放罐子裡。” “還有買材料,買香料的數目,也記下來。” “這做生意的第一步啊,就是不能亂了賬~” “哎,知道了娘~” ......
第17章 以物易物(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