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聽曲(1 / 1)

這幾日,無事。   方國璋已經送走,因為鐵礦還沒影子的事。倒是“黑石寨”來了一批雁翎刀,這是給張士誠的糧食錢。周林做主,就給了方國璋五十把。   張士誠糧食沈祐打通關係已經經水路,陸續運到滁州。周林也講信用,用武器支付糧食錢。   這個方國珍方國璋兄弟反復無常,有奶便是娘。一次不能喂太飽,誰知道把好武器給他們了,他們拿著去打誰。   走的時候方國璋滿口答應,但凡要用船,隻要捎個信,他們隨時到。   李績派管家送來請柬,說是晚上請聽曲。管家走的時候還不忘囑咐說是公子愛聽的《西廂記》。   周林那個鬱悶,我什麼時候愛聽《西廂記》了,當時在李府就瞥了一眼戲臺的扮相,胡亂猜了個“西廂記”。   完了,現在變成了喜歡愛聽《西廂記》。愛聽就愛聽吧。   周林得先百科一下這個元代《西廂記》,別被人家再嘲笑了。   元雜劇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其中的四大愛情劇廣為流傳。   王實甫的《西廂記》,關漢卿的《拜月亭》,白樸的《墻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幽魂》。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   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鐘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製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元代時王實甫基本根據這部諸宮調將《西廂記》改編成多人演出的戲劇劇本,使故事情節更加緊湊,融合了古典詩詞,文學性大大提高,但將結尾改成老夫人妥協,答應其婚事,大團圓結局。   這部劇本作者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關漢卿所作,也有人說是關作王續,或王作關續,但認為是王實甫所作的說法比較公認。   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製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誌的沖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   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具有詩情畫意。   《西廂記》突破了元雜劇每劇四折的體例,文辭優美生動,在中國文學史、戲劇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周林記得最深刻的就是“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周林帶著鐵牛被管家引到李府後院的水榭。   水榭邊,圍著亭子擺滿了座椅,已經有十來個人入座了。   戲臺上沒人,主家李績也沒到,周林一個都不認識,也沒人做個引薦。   這十來個人倒是有老有少,可能還在爭論什麼。   周林的入座倒沒什麼人注意,南邊的中年還撚著胡子繼續說道:   “丞相脫脫的勝利證明,這些賊人還是成不了什麼氣候,我朝不光有強大的騎兵,你剛說的騎射文化已經動搖,跟不上形勢,簡直是無稽之談!”   “聽說山東,兩湖的賊子已經肅清,馬上就是歌舞升平!”   這個人明顯漢人打扮,但是還在鼓吹“我朝!”。不是“漢奸”,就是徹底漢化的蒙古權貴。   蒙古族是以一個征服者的身份臨尊中原的,他以自己的文化為榮,是一種勝利者的心態,這就使得元朝統治集團仍不能擺脫草原本位政策的影響,長期難以做到完全從漢族地區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   蒙古人帶著這種優越感實行了民族等級製度(民族歧視政策),在這個等級中,漢人和南人處於最後,如果他要推崇儒家文化的話,那麼南人和漢人的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要提高。   麵對這個矛盾蒙古人采取了形式上的運用,也就是說在蒙古貴族有意識的采用漢製的時候他們是把它當作權宜之計的。   本質上把騎射文化當作立國之本,儒學也就學個皮毛,甚至不學。   這也更兩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差異太大,漢蒙在民族差異上有著不可調和的部分。   即使今天的聽曲東家李績來自“木華黎”家族,“黃金家族”的忠實夥伴,已經改成漢姓,徹底漢化打扮,其實骨子裡還是覺得蒙古人高人一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漢族是個典型的農耕民族,而蒙古族是個典型的遊牧民族,蒙古在進入中原以前從事比較單純的遊牧狩獵經濟,對漢族農業文明幾乎全無接觸和了解。   所以,在認識農業經濟的重要性,接受相關的一套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上,就要困難些。   一個簡單的例子,蒙古貴族一直有要把耕地毀掉,改成草原,養牛羊,養馬匹。並且這一論斷有元一朝不停的有人提出。   這時候一個年輕人站起來,反駁剛才撚胡子的中年人:“聽說程先生是程學的傳人,但現在看來估計是馬屁傳人吧?”   看著旁邊人的哄笑,這位年輕人不緊不慢的更正:“不是馬匹,說錯了,是騎射傳人!”   然後繼續道:“儒學已經是國學了,從忽必烈繼汗位以後一如既往的信任儒術重用儒臣,推行“漢法”如中書省的大儒王文統,張文謙分別擔任平章政事和左丞。這是我儒家的勝利!”   “儒學的沒落,就是國家的沒落!”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反而我漢人在朝為官越來越少,儒學也退出了朝堂!”   “所以,天下大亂,朝堂風雨飄搖,國家無根本,就沒有根基,就會亂了綱常——?”   “大膽!”這位年青人還要高談闊論,被剛來到亭子邊的李績打斷。   “不得胡亂議論政事,我請諸位前來聽曲,可不想被諸位的言論帶偏!”   跟著旁邊幾人也出來打圓場:“莫談國事,莫談國事!”   “今日隻談風月,今日隻談風月,看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