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密會俞通海(1 / 1)

謝家礦場,一位精廋漢子忙前忙後,別人都是能偷懶就偷懶,要不就是“磨洋工”,而這位漢子快手快腳,周林驚奇不已。老謝看著周林對他特別注意。   就笑著說:“這是我本家,紅石山‘謝家坡’那邊的,趁著農閑來混個肚皮圓。順帶掙點工錢。”   樸實的農民農閑時都是舍不得吃,隻吃點“稀的”或者外出乾點短工補貼家用,特別是這個災難不斷的亂世。   老謝然後叫住了那個樸實漢子:“大侄子,表現不錯,回頭工錢加兩成!”   “謝謝老爺!”   “你們謝家坡今年收成咋樣?”出於關心老家,老謝這麼順帶又問了一嘴。   “本家老爺,你是知道的,我們紅石坡那個鬼地方,鳥不拉屎,種莊稼看天意,要不是老爺你看我們‘謝家坡’窮,讓我們這些窮漢農閑時能來掙點飯錢,我們早就餓死了!”   周林一激靈,“紅石坡!”   看著老爺旁邊的體麵貴“公子”對“紅石坡”感興趣,那個漢子就多說了兩句。   “紅石山下紅石坡,兔子來了不打窩!”這是順口溜,看來那個地方真不行。   不行在那些地方,兔子都不願意來壘窩,種莊稼靠天意,地下也沒水。   老謝也尷尬的一笑:“我也是‘紅石坡’謝家坡出來的,那個地方不長莊稼,地下也沒水,自古都是窮地方!”   仔細一詢問,老謝的老家“謝家灣”,是紅石山下連著的“紅石坡”,那一帶全是紅色。   紅色土壤,紅色山石,這是氧化鐵的典型表現啊。   剛好離這裡也不遠,十來裡路,既然周林就聯想到鐵礦,那就要去看看。   鐵礦之所以呈現紅色,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氧化鐵(Fe2O3)等物質。   紅色鐵礦,如赤鐵礦,通常呈深紅色。這種顏色在常識中通常表示礦物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   赤鐵礦因其暗紅色而得名,這種紅色是大多數沒有結晶形態的土色赤鐵礦的顏色。   此外,赤鐵礦還可以呈鐵黑色至鋼灰色,隱晶暗紅色,紫紅色條紋,金屬光澤至半金屬光澤。在紅色砂巖中,赤鐵礦是石英顆粒的膠結物,使巖石著色。   跟著老謝,老謝的大侄子小謝,周林一行人直奔“紅石坡”謝家坡。   站在“紅石山”上,極目望去,一片紅褐色,地麵樹木稀稀拉拉,山坡下補丁似的農田,東一塊西一片,莊稼也是要死不活的。   真是個好地方,但不是種莊稼的好地方,地下基本上全是露天礦,全是氧化鐵,水也含鐵量太大,肯定不長莊稼,不長樹木。   沒錯,就是這個地方。可以說地下全是寶——鐵礦。老謝還半信半疑,周林直接叫他找礦上的看礦脈老師傅過來勘測。   下來就好辦了,整修道路,礦脈都不用找,這可是露天礦,直接大揭皮,順著往下挖就行。   人嘛就把謝家礦場的原班人馬直接拉過來,開始大乾。銷路不用找,周林全包。   李績的管家也是半信半疑,看周林篤定的自信,也回去報信去了。   回到采石,前去聯係俞通海的“水根”也回來了。   帶來了好消息,原來“巢湖水師”上次兵臨采石對麵的和州,試探進攻和州沒有得逞。   但是“巢湖水師”雖然大部返回了巢湖,但俞通海統領的這一部仍然駐紮在和州上遊不遠處。   “水根”帶去了常遇春的消息,也帶去了周林想要密會的消息。   俞通海答應最近可以見麵,具體的還得“水根”居中聯絡。   還擇什麼日啊,周林讓“水根”前去通知俞通海,周林就在采石等著。   對李績管家的說法肯定是監督礦場,督促進度啊什麼的。   第三日傍晚,“水根”回來,說俞通海扮作打魚的,在江邊漁船上等候,邀請周林晚上密會。   午夜,周林帶著鐵牛,在江邊的漁船,見到了俞通海。   寒暄過後,周林把俞通海最想迫切知道的常遇春近況告訴了他。   常遇春為了生活,先是投靠綠林大盜劉聚,因看不慣劉聚燒殺搶掠,後在周林的勸說下“棄暗投明”,跟隨“黑石寨”起義反元,夜襲滁州。   現在是鎮守滁州的一員大將,前途不可限量。   聽了自己發小的傳奇經歷,了解到現在常遇春已經遇到明主。俞通海也為自己的少年好夥伴高興。   談到前一陣的圍困和州,沒想到“巢湖水師”算是間接幫了常遇春,幫了朱元璋“黑石寨”眾人,也感到高興。   然後也帶來了壞消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關於周林師祖彭瑩玉的噩耗,在元朝丞相脫脫的大力圍殺下,彭瑩玉和得力弟子況普天不幸戰死。徐壽輝也遁入山林,暫避元軍鋒芒。   突然聽到這個消息,周林默哀半天。雖然犧牲是難免的,可重要人物的犧牲,特別是親近的重要人物離去,令人惋惜。   周林不知道福叔和山寨的老人聽到彌勒教的精神領袖的離去是何反應,但這一次對他的打擊是蠻大的。   從北到南,“紅巾軍”的重要人物被殺,如北方的韓山童,芝麻李,南方的彭瑩玉,況普天。不是被殺就是逃跑躲避,如劉福通,徐壽輝等。周林也為這些“反元”先驅默哀。   彭瑩玉的去世也影響到“巢湖水師”。俞通海就說出了彭瑩玉的去世如何影響到彭瑩玉的弟子們的恩恩怨怨。   周林算是知道了李普勝,雙刀趙普勝和左君弼的恩怨來由。   左君弼,廬州人,他和雙刀趙普勝、李普勝等都是元末江淮地區的農民起義首領,也都是南方彌勒教首領彭瑩玉的門徒。   嚴格說,他們應該關係更親密,合作的更好,其實不然。   彭瑩玉早期的門徒多以“普“字命名,如趙普勝、李普勝、鄒普聲況普天等。左君弼入教較晚,故未以“普“字命名。   可見,左君弼追隨彭瑩玉是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的事。雙刀趙普勝、李普勝等則很早就追隨彭瑩玉了。   當然,入門有先後並不足為奇,關鍵是他們以前的矛盾沒有被化解,反而雙方記恨,到後麵就演化成兩支義軍的相互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