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上的時候,到張家堡送完糧的福叔帶回來了好消息,張家堡竟然有兩千的兵士投奔。 這真是送上門的好消息,驢駒寨被夜襲後,元軍殘暴一貫不得人心,驢駒寨的土匪害怕被報復一哄而散,後麵果然驢駒寨的寨主張謙背鍋被殺,張家堡也被報復。 好在張家堡家主張貴跑的快,後麵元軍撤走,張貴收羅到了驢駒寨的窮苦兵士,和張家堡的子弟兵。一共有三千人,其中青壯兵士就有兩千。 驢駒寨的土匪都跑完了,那些土匪拿著平時打家劫舍搶來的錢財去逍遙快活去了,剩下的都是窮苦兵士。 所以,也不用“甄別”,隻要稍加“改造”,這些兵士就能為我所用。 周林叫常遇春徐達他們也不要推演了,直接帶齊常遇春的所謂“陷陣營”的五百騎兵讓他們連夜前去“改造”這新投奔的兩千兵士。 朱元璋在學校吃完宵夜,回到清風鎮的路上被周林派來的鐵牛叫去。 然後周林鐵牛還有常遇春的五百“陷陣營”,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將浩浩蕩蕩的奔向了張家堡。 在路上,周林給朱元璋介紹了這些投奔的兩千兵士的來源,以及現在的目的就是前去“改造”這投奔的兩千兵士。 有兩千新投奔的兵士,朱元璋是高興的,當初朱元璋回鄉募兵幾個月才募兵七百,突然有兩千兵士,朱元璋是高興的,但是所謂“改造”朱元璋是不明白的。 兵士不是嚴格訓練就行了嗎?所謂“改造”是什麼? “改造”也不是周林創造的,這是一位革命前輩的經驗總結。是經過現實檢驗和戰火洗禮的。 周林給朱元璋也解釋不清這個“改造”的來歷,但是他用自己的語言給解釋出來“改造”的三大改造。 第一,思想改造。 基層兵士都是貧苦農民出身,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原本就為“當兵吃糧”而來。 所謂“當兵吃糧”就是“當兵吃糧,拿餉賣命”而來,在這亂世,吃飯成了一種問題,那就有了誰給飯吃,就為誰打仗。誰發餉銀就為誰賣命。 這就造成了官軍“殺良冒功”,土匪兇殘,要錢不要命。 這就有了官匪不分,官軍比土匪還兇殘,當土匪也沒羞恥感。 思想改造呢就是讓兵士建立一個崇高的追求目標,比如推翻暴元。 然後這個大目標下有自己的個人小追求,建功立業,買幾畝地,娶個老婆,生一窩孩子等等。也可以是家中的老娘過上好日子。當然也可以是為父母兄弟姐妹報仇,也可是為同為胞澤報仇。 第二,發揮個體優勢。 就是發揮士兵的個體主觀能動性,比如這些這裡麵有騎兵,那就讓他乾回騎兵。騎術好的就地轉化為騎兵。 這裡麵原來有可能有工匠,鐵匠。那就發揮他的長處,乾回老本行。工匠打造攻城器械,鐵匠修理兵器等等。 第三,生活互助。 這個就要體現在方方麵麵的小事,比如官兵平等,官兵一致。這個時候階級分化嚴重,有點小權的隊長啊長官對手下的士兵輕則打罵,重的棍棒體罰。 尊重士兵的個人興趣,信仰等等。雖然現在大部分都信奉白蓮教,明教,彌勒教,但也有不信教的,或者有的道士啊什麼的。甚至還有穆斯林。 這個方麵周林也給朱元璋講了他的想法,從“陷陣營”抽調二百人分散到這兩千士兵中任小隊長。 中高層軍官就讓他帶來的人和“黑石寨”的人兼任。 朱元璋心裡嘀咕,我還沒說加入“黑石寨”,怎麼我帶來的人就要開始帶兵了。 周林也看出了朱元璋的猶豫,就說這是權宜之計,這些兵士都是無頭蒼蠅,如果不“改造”,不訓練,他們就會再找一個地方上山為匪,或者成為官兵的炮灰。 權宜之計,朱元璋也就同意了。 每十人編成一個小隊,“陷陣營”的基層小隊長就要知兵,愛兵。 知兵就是了解自己隊員的思想狀態,比如新兵是否有畏戰心理,這個是難免的,人的本能逃避危險決定的,新兵變成老兵有一個過程,小隊長就要徐徐引導。 知兵呢還要了解自己的兵的來歷,家中情況,是否需要幫助等等。 愛兵就很多了,不打罵體罰,官兵平等,官兵一致。等等。 周林的三大“改造”借鑒之前人,徐達湯和周德興這些人聽的連連點頭,朱元璋更是深思良久。 等趕到張家堡時,徐達都是感慨良多,這韃子真是可惡。 整個張家堡被燒成廢墟,再也見不到當日的高墻深宅。 這兩三千人就在殘垣斷壁下,生了幾堆火,東一堆,西一堆窩蜷著休息。 周林朱元璋他們指揮著“陷陣營”兵士把帶來的帳篷先搭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讓這些人先有個避風的地方。 常遇春就安排“陷陣營”任命小隊長的工作,先是自願報名的方式,然後就是根據平時的表現,忙了大半夜,終於是任命完了二百多的小隊長。 然後就是周林給這些小隊長開會,因為是剛開始摸索,周林也隻是大概講了一下官兵一致,官兵平等。後麵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大家都休息了,周林邀請朱元璋在外邊走一走。 周林想明天開個訴苦大會,這其實也是前人的革命經驗。 這些個窮苦士兵,肯定飽受地主,官府的欺壓,到驢駒寨更有可能受到土匪的打罵,訴苦呢能讓他們呢認識到官府的殘暴,朝廷的無道,土匪的無情,韃子的殘忍。 朱元璋覺得這是好主意,他就講到自己小的時候,遇到災年,官府收稅把自己家的最後一點口糧搶走了,然後爹爹,老娘,幾個哥哥都相繼餓死。 然後不得已去廟裡當和尚,還被老和尚欺壓,做最苦的雜役,乾最重的活。遇到不好的光景,還得出門討飯。 朱元璋的經歷這個時候講出來,雖然雲淡風輕,但周林能想到他當時所經歷的苦難,周林覺得這個經歷很有典型性,讓他明天拋磚引玉,先上臺演講。 隻要對“改造”有用,對“訴苦大會”有益,朱元璋願意上臺講述自己血淋林的痛苦經歷。痛斥這個殘暴的無道社會。 “陷陣營”的兵士成為基層小隊長,淮西二十將也就成為中層軍官,再加上“黑石寨”的一部分,“改造”這兩千兵士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第27章改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