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降龍再顯威(1 / 1)

春風劍 滄海之貝 3378 字 2024-03-17

黑衣人頓了頓,接著說:“現今我西夏軍正在古骨龍(現在的門原一帶)與劉法率領的宋軍交戰。我希望各位勇士能去拿下劉法的首級。不知那幾位願意前往?”   那蒙古人站起身說了起來,通譯把蒙語翻譯成西夏語,赫連青山說:“這位蒙古勇士說,自從到了西夏一品堂,每日好吃好喝,寸功未立,願前往宋營,取下宋將人頭。”   那吐蕃和契丹武士也願前往,李霄站起來說:“承蒙賀公子推薦,我初來乍到,也願前往宋營。”   黑衣人道:“感謝四位勇士願意為我西夏排憂解難。上酒,我為你們餞行。”   四名通譯為他們麵前的大碗裡倒滿酒,四人端酒一飲而盡。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四人短裝打扮,騎著四匹駿馬,穿行在莽莽黃沙裡。   入夜,烏雲遮天,真是殺人放火的好天氣。四人悄悄來到大宋軍營,一個接一個帳篷連綿不斷,往來兵丁不斷巡邏,好在四人身手不凡,在帳篷的陰影裡和兵丁的巡邏空隙中直撲當中帥字大營。   四人中的蒙古大漢一掀帳簾,踏入帳中,三人隨後而入。   帳中隻有一張帥案,一個身披鐵甲的將軍正端坐在帥案之後,劍眉虎目,鼻直口方,唇上三縷長髯,額中一道川字紋,正在伏案奮筆疾書。   在帥案後方站著一人,穿粗布衣服,身後背一個布袋,目光如電。正是丐幫幫主楊淵,見到有人進來,楊淵目光一掃,忽然發現李霄,眉毛一抬,李霄微微點頭。   那蒙古大漢一見帳中隻有兩人,不由大喜,大踏步上前,伸右手直抓劉法的頭頸,他原本是個蒙古摔跤好手,一出手直奔敵人上三路。   蒙古大漢一抓即中,手腕立即回縮,要把敵人拉起來,隨後左手就要跟上抓住敵人腰帶,隻要抓實,舉起來一摔,敵人往往早被摔得七葷八素。   誰知左手還沒伸出,胸口已重重挨了一掌,隻聽哢的一聲,不知斷了幾根肋骨,身子一矮,委頓在地。   隻有李霄看清,蒙古大漢伸右手一抓的時候,楊淵伸過左手,擋在劉法麵前,剛好被蒙古大漢右手抓住,蒙古大漢手往回一帶,楊淵左手一鉤,右手一掌拍出,剛好使出降龍十八掌中的『潛龍勿用』,   因為後麵還有三人虎視眈眈,所以楊淵毫不留手。內力發出直透對手臟腑,這蒙古人一聲不吭,直接被震死。   那吐蕃武士和遼國武士對視一眼,各自取出兵器撲向楊淵,吐蕃武士手執彎刀,遼國武士執短柄狼牙棒,刀棒齊施,楊淵放開掌力,和二人遊鬥,雙掌在身邊盤旋,彎刀狼牙棒每每從楊淵身邊劃過。   戰到七八回合,吐蕃武士彎刀從上到下力劈,楊淵右腳一個前滑步,轉到吐蕃武士身子左側,左手從下向上擊向他前胸,吐蕃武士向後一退,正好撞在楊淵右手上。   這招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雙龍取水』,先閃開敵人武器,轉到敵人身側,左手從前麵攻擊,似快實慢,待敵人後退,右手從後麵往前拍,似慢實快,前虛後實。也可以視情況轉為前實後虛。   楊淵右手拍中吐蕃武士後心,一掌打得他口噴鮮血,向前直撲向對麵的契丹武士,契丹武士連忙伸左手一擋他的身子,一股渾厚的內力從吐蕃武士身子傳來,震的契丹武士半身酸麻。   楊淵接著躍起雙掌齊出『飛龍在天』就要拍向那契丹武士,忽然看見一長條物飛向劉法將軍。   楊淵雙手變掌為抓,內力由吐變吸,一把將這長條物抓在手裡,定睛一看,原來是李霄扔的一柄劍鞘。   接著隻見一個人影撲向劉法將軍,楊淵扔下劍鞘,身子在空中一轉,落在劉法麵前,一招『震驚百裡』雙手又快又重的拍出。撲向將軍的正是吐蕃武士,被這一招打出數丈,腦袋一垂,眼見已經不活了。   在吐蕃武士中了『雙龍取水』,撲向契丹武士的時候,李霄運轉內力,抖手射出手中劍鞘,然後飛速來到契丹武士前麵,抓起吐蕃武士的身子扔向劉法,引開楊淵,拉起契丹武士就躍出中軍大帳。   楊淵製止了正要傳令追人的劉法將軍,把李霄的來歷說了一遍,猜測他投入西夏應該是有什麼目的。   劉法傳令按兵不動,隻讓人把入賬的刺客清理出去。   李霄和契丹武士一路跌跌撞撞,躲過巡邏的軍士,出了宋軍大營,騎上馬直奔興慶城而去。   路上契丹武士不斷的敘述感激之情,李霄也聽不懂,示意他閉嘴趕路。   來時意氣風發如虎,回時膽戰心驚如犬。一口氣跑出數裡地,回頭幾乎看不到大營燈火了,二人才下馬喝水吃乾糧,任由馬兒吃草。   那契丹人指了指自己:“耶律大石。”李霄明白他的意思,卻聽不懂他的話,隻好指了指自己道:“李雨肖。”   契丹武士指了指興慶方向,擺擺手,又指向遼國大都方向,做了個走路的動作。   李霄點點頭,用手指了指興慶方向,表示自己還要回去。   契丹武士從懷裡拿出一柄短刀,刀柄刀鞘鑲嵌各色寶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鄭重的放在李霄手裡。然後右手放在胸前,深深鞠了一躬,上馬向遼國大都方向奔馳而去。   李霄歇息了半夜,騎馬慢慢前行,幾乎走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到一品堂。   赫連青山和其他幾個通譯在門口迎接,見李霄回來赫連青山快步迎上來,李霄把前去刺殺劉法的經過簡要的敘述了一遍,說道:“那契丹武士已經回大都去了。不知道他是什麼來歷。”   赫連青山說:“一品堂廣招天下賢士,來去自由,願留者留,願走則走。走,李兄辛苦,我們去喝酒。”......   李霄在西夏一品堂,轉眼過了三年,多方打聽,幾乎跑遍了西夏所有國土,仍然一無所獲。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的時節,宋軍再次進攻西夏。熙河經略使劉法率軍2萬人進攻西夏朔方(今陜西靖邊白城子),到了統安城與夏國國主的弟弟晉王察哥軍接戰。   夏軍步騎分三陣,最前方的是夏朝精銳鐵鷂子軍三千,軍士馬匹均身披冷鍛甲,戰馬身側還綁著兩柄長矛,士兵都手持西夏長刀,身上有鐵鏈和戰馬相連,即使戰死,戰馬依然可以向前沖鋒。   第二重是強弩兵三千,強弩用西夏犛牛角製成,射程高達三百步。第三重是西夏步兵也叫步跋子兵五千,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劉法前軍將領楊惟忠率先與西夏兵接戰,宋軍剛剛展開陣型,就遭到鐵鷂子騎兵的沖擊,鐵鷂子騎兵如旋風一樣沖突來往,把前鋒盾牌兵擊散,直往宋軍正中沖去,宋軍正要合圍,忽然箭如雨下,宋軍紛紛中箭,陣勢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