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道統之戰,南北兩宋打了將近一年。 表麵上,它是崖山派內部對於真君的旨意,即如何重建修真界所持手段的不同而引發的爭鬥。 但據舟自渡推測,這當中必有傳統勢力的乾預。 “舊儒家與大地主聯手,在背後推波助瀾,以此削弱崖山派的統治力量嗎?” 內戰的結果,揭示了這一事實。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雙方終於坐到了談判桌上,尋求和平解決爭端。 和議之後,修真司據長江以北,以北宋國自居,又稱“北宋仙朝”。 南宋則維持大宋正統,從未承認“南宋國”的國別。 數年內戰,崖山派修士隕落眾多。 為補充實力,楊太後降下恩懿,允許向非崖山後裔者,每年開放一百個《正道練氣功》的修煉名額。 雖然名義上向民間公開,實則全都被舊官員的後代和大地主、大商人背景截獲。 南宋統治者對此並無表示,隻因這是一場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換。 舊勢力得了真君的好處,就必須承擔起維護地方穩定的責任、打壓儒家、道家及佛家生事者的義務。 通過將治理權下放給舊勢力,崖山派的高層便能毫無牽掛地,投身於更高境界的修煉。 日落西山。 鄧裡正的敘述也進入了尾聲。 “沒過兩年,無論朝堂還是地方,實權還是虛職,皆由胎息修士肩任。 “別說像老夫這樣的秀才,連好些走不通門路的進士,都得脫衣務農。 “又因諸位大人修的都是《正道練氣功》,如今的時局便被稱為‘眾正盈朝’,天下世道則稱‘無邪盛世’。” -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鄧裡正披上年節時才穿的儒衫,同親族相鄰殺雞宰牛,於真君廟前宴請兩位上仙。 陸飲溪將上寒古劍拔出厘許。劍身清光四濺,將那整座村落映照得明亮如白晝,替吃席的人們節省不少燈油。 舟自渡則進廟裡掃了幾眼。 映入眼簾的神壇上,既無香火也無貢品。 兩側的墻上掛著一副對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對聯中間夾著一具塑像,是用普通的黏土塑造而成。 拋開毫無辨識度的五官不說,做工還算有些細節,看得出是在很認真地應付。 舟自渡略感無趣,轉身出廟,與農人們一同用了晚飯,席間沒有任何架子。 交談還在繼續著。 “地太多是怎麼個說法?” 鄧裡正還未答話,旁邊一名鄧家族老便開始竹筒倒豆子: “仙人你不曉得,有地沒地,苦的都是我們這些泥地裡刨食的! “我們全村種地半輩子咯,忽然有一天,官老爺說要搞什麼靈植推廣? “每種十根,就得有一個人精心照料。 “那靈植我看過,長得又細又扁,一畝地就種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全是人在伺候! “你說官老爺們這樣搞,種莊稼的人手嘛可能不少哇? “鄧家村還好,我婆娘她娘家,那田家村可是餓死了好幾個! “攤到每個人身上要種的地多了,收到的糧食反而少了,這找哪個說理去?修仙修仙,修個錘子——” 講到最後,鄧裡正與其他幾個老人趕忙上前捂嘴。 見舟自渡神色無異,才敢擦去額角的冷汗。 “求仙人不要怪罪丁老二,他這嘴——” 舟自渡擺了擺手,表示並不介意。 顯聖那日,他賜予小朝廷之物中,除了《修士常識》與五本秘籍,另有兩隻玉瓶,分別盛有靈藥與靈植的種子。 全是些修真界的常用之物,常用到連他都不曾記住每樣靈植的屬名。 舟自渡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究,轉而詢問該地其他的風土人情。 當得知此地是隆慶府普成縣後,舟自渡決定繼續南行,到成都府看看。 ‘前世的前世,那裡曾是我的家鄉。’ 鄧裡正趕緊把族中十幾名後生叫到近前: “都是些鄉野莽夫,若有看得順眼的,兩位仙人請帶去路上使喚。” “歷經天雷九劫,證太虛道果者方能成仙。我與師兄不過是凡間小修,裡正莫要再稱仙人。” “天雷九劫?” 鄧裡正與身旁幾位族老麵麵相覷。 在凡人的眼中,胎息一層已然貴不可攀,是足以擔任一縣之長的存在。 傳說中胎息九層的修真司馮長老,更是“大仙人”無疑。 如今聽到個新鮮詞匯,鄧裡正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眼前二人的背景,恐怕比隆慶知府都大! 根據仙朝法令,鄧裡正深知自己沒有資格知道更多。但他仍然無法抑製內心的激動,追問道: “仙……先生可願賜教?” “好說。” 在劍光的照耀下,鄧家村全村二百多口人,無論男女老少,齊聚在真君廟前,聽真君講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舟自渡起初照搬《修士常識》,講得十分淺薄,向農人們說明了何為修真十一境: 胎息、練氣、築基、紫府、金丹、道胎、出竅、分神、洞虛、大乘、渡劫。 而後聊到了《正道練氣功》的修煉弊端。在場眾人除陸飲溪外,無不聽得悚然,隻覺窺探到了官老爺們的身家秘密,生怕明日便被上門清算。 再往後,舟自渡分別闡釋了練氣心得、築基心得與紫府心得,供眾農參詳。 即便絕大多數人都聽得雲裡霧裡,小部分人聽得似懂非懂,卻依然甘之如飴地沉浸在這種玄而上學的氛圍裡,忘卻自己隻是名大字不識的凡人。 陸飲溪目光淡淡地掠過外圍的幾位婦人,見她們腹部的六甲之象,暗自思量: “傳道者,遷生形塑者也。此地數月後,或將迎來先天靈竅子降生。” 念及於此,他從袖中劍匣內取出一部《丹青養氣功》,放置在真君小廟的神壇上。 又過不久,舟自渡的講道尚未結束,鄧家村眾人已然麵帶喜悅,集體進入到夢鄉。 而舟自渡亦進入到某種空前至妙的精神狀態。 此刻的他,表麵是在向睡夢中的凡人講道,實則卻是在向活在回憶裡的往生者講古。 “鏘。” 陸飲溪合上古劍。 既讓黑夜重歸大地,又如同在師弟耳邊敲響了一記暮鼓晨鐘。 “多謝師兄。” 舟自渡一麵起身,撫平潔白衣袍上的並不存在的褶皺; 一麵借助月色的柔光,繼續這趟人間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