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明媚的星光點綴著漆黑的夜空,停泊在拉格朗日點的主艦在太陽的照耀下竟顯得有幾分金碧輝煌。此時此刻,辦公室內的李凡正在操控麵板上規劃著自己的建城路線,雖然智械並沒有定居生活的習慣,但造房子是他經常乾的事情,現在正好釋放一下自己閑出屁來的精力。 “人在工作中乾一些沒什麼卵用的事情,雖然沒用,但可以讓工作顯得很好玩。”——沃剛碩德。 他不打算造個環形都市,因為單純的攤大餅有些缺乏新鮮感,加上他穿越之前跟某個二次元mmo RPG有些孽緣,所以他決定先造個塔再說。由於普通的材料根本沒有那麼高的強度可以達到萬米高度,所以他打算先找一個桶狀太空電梯用來承受搖擺帶來的力,然後再在外層根據風向決定泄力的方式。 由於遊戲中最真實的物理引擎是重力,所以李凡之前的建築都沒怎麼考慮太多,現在今時不同往日,為了避免浪費資源,他還是找來了富裕部的各位同僚來幫忙協助設計。由於人類這個物種賤命好養活,生活區和生產區全部在底部當地基。 說是招工人,但那點生產能力李凡實在是看不上,就好像你雖然可以搶一個小屁孩的玩具,但你自己家想要什麼玩具都能在不到一秒之內搞定,你費那個勁乾什麼。如果這是遊戲時代的李凡,他肯定直接起手物理救贖然後美滋滋地采礦,但現在他還真對這個公司究竟能發揮什麼興趣感到很好奇。 “說句實話我還沒當過比值日組長更大的管理者呢,這要是砸手裡了乾脆就直接救贖得了,萬一這裡的土著會科技爆炸呢,沒關係,我的安全比較重要。”李凡腦補了一下萬一出現什麼問題自己被迫營業出來解釋的場麵,頓時就有了炸球的原動力。 “隻要解決承載歷史遺留問題的人,問題肯定就不存在了。”李凡曾半開玩笑地說道,事實上遊戲時代這麼乾確實沒什麼毛病。什麼?你極惡文明贏了之後原住民抗議聲音太大?為什麼你贏了那裡還有異族原住民呢? 遊戲裡麵的種族並不是人類所說的民族,沒有生殖隔離在這個遊戲裡不配稱之為種族,保留原住民的戰爭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那隻會產生冗官冗費,造成沒有必要的浪費。你如果想以民主的方式接納對方,你應該去展開外交和貿易,沒有哪個物種會感謝侵略者的。 李凡遊戲裡選擇的是一種唯結果論的正義,你別說什麼過程死傷無數很痛苦,你就說結果好不好吧! 遊戲世界裡,一般情況隻能容納三四個有生殖隔離的智慧生物,屑魔女這種骨骼清奇的癡迷於外交勝利的玩家,最多也就最多二十一個左右,發揮最好的一次曾經達到過二十八個。管理成本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之間的差異幾乎是沒辦法純粹靠外交解決的,所以他的政策選擇永遠是:邦聯製政體、信仰多元加宗教自由。 當然,這並不代表他這個玩家很正常,不武鬥他可以文鬥啊,由於種族數量極多加上個人聲望一直都是滿配,每一次的外交輿論攻勢都是由這位兄臺發起的。外交輿論攻勢的最主要目的是做到師出有名,保證對外戰爭聲望不會掉太多,畢竟除了智械和混沌極樂這倆活爹,其他人多多少少還是需要聲望的。 由於這哥們兒對於所有達成外交勝利的路線爛熟於心,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聯盟的外交官:他是聯盟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虛假的輔助:規劃戰略放核彈,看誰不爽直接乾。 真正的輔助:外交攻勢、輿論攻勢、宗教改革、以和平之名為盟友行軍開道。 由於蟲族、智械和深潛者的外交需求一個比一個低,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外交策略,隻能依靠盟友來解決這個問題。 咳咳,扯遠了,讓我們繼續說回建塔的事情。 首先要解決的是挖地基的事情,李凡首先否決了開著吞星者來挖地基的提議,是要挖開地底,不是要挖穿地底。李凡最終選擇了中型采礦單位移山填海,不大,也就一千米長。雖然一千米長的巨物用來挖礦多少體現了一絲絲幽默,但比起需要用天文單位計量的吞星者而言還是小了一點。 期間雖然有不少人類一本的偵察兵探馬前來偵查,但由於火力可以忽略不計,李凡壓根兒沒有理他們。挖掘出來的土方他也沒有浪費,一部分給地質學模塊和生物學模塊研究,另一部分給礦物學模塊研究,在玩了近兩千米的地基之後,李凡覺得應該差不多了,可以開始施工了。 不必將單位調走,將AI回傳之後直接就地拆解變成建材修築地基,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將功臣當做了最重要的基石(物理)。李凡輕車熟路的進行著操作,對於這種深埋地下的設施他並沒有多麼精心雕琢,因為雕琢了也看不見啊!有意義嗎? 李凡快速規劃著建築的布局,遊戲係統自帶提示該建築是否能夠合理,這座高塔在遊戲係統的心中基本合理,李凡也就沒有過多的思考這些事情。“地下一層停車……啊不對,這兒好像還沒有車,要不就建一層意思意思得了,六個電梯井和一個太空電梯艙室應該夠用。”他一邊操作,一邊熟練地切換著操作界麵想道。 操作界麵會告訴你現在的建築分配是否合理,可以幫助玩家建造主城的時候更加方便省力,但同時也是部分沒有耐心的玩家最討厭的功能。對此李凡可以理解,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接受微操的;但李凡不能接受這個功能被移除,因為他就是喜歡微操。 微操未必能夠做到百戰百勝,但至少能讓你打仗的時候很有參與感。 李凡的城市化和閃電戰用得比較熟練,除了城市化需要實時關注戰況之外,主打快速的閃電戰對進攻方向和繞過地方主力的能力也有部分要求。他基本上會率先進行攻擊,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吧對方的後方給揚了,如果被發現了,那就迅速轉為城市化堵墻流,靠海量的建築將對方困在己方的火力攻擊範圍內。 當然了,像智械們一樣引發自然災害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問題是這需要準備時間,要不然等自己出現伽馬射線暴恐怕你遊戲都輸好幾輪了。“嗯,真是一段不錯的回憶。”李凡回憶了一下自己當年的崢嶸歲月, 崢嶸歲月很美好,但可惜回憶不能當飯吃,李凡隻能一邊回憶著跟盟友們打遊戲的快樂歲月,一邊控製著生產單位進行生產建設,期間不停有人前來查看情況,但李凡完全不打算管他們,因為所有國家的軍隊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下。 “您盡管實驗,仁愛部保證他們能想通。” 李凡回想起大愛無疆給他的保證書,不由得出了一聲並不存在的冷汗,不知道他們說得保證能想通是用的什麼辦法。“上一次聽見保證能想通的主語好像還是克格勃來著。”李凡一邊遠程搬磚,一邊想起了某個有著彎曲粗壯的眉毛的終身乾部蘇聯領導人。 ——你滴勛宗,無限猖狂。 打地基耗了他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由於他略微有那麼一點想追求完美的正六邊形和正好在中心的正圓形太空電梯井,加上承重墻的各種合理性微調,他就這麼自閉一樣呆在辦公室裡建房子。李凡玩這個遊戲總共兩個愛好,一個是PvP,另一個是蓋房子,由於就算打贏了這些休閑局也沒有絲毫成就感,加上他現在對於下麵這些人類完全不感興趣,建房子就成了他的唯一愛好。 “嗯,我是不是有點冷靜過頭了?這些天好像除了社交場合壓根兒沒慌過。”李凡好歹也是嘗試過寫網文的中二病,他現在是不是應該更慌張或者興奮一點?融入的也太快了吧?怎麼就建上房子了呢? 就在李凡沉思著的時候,又有好幾個邀請他做實驗的信息湧進了他的腦海裡,雖然他已經在讓米婭更換主腦硬件設備的時候確認過自己並沒有腦子這個器官,但他還是習慣性地稱呼自己的意識為腦海。 這些天他沉浸式地體驗了一下智械究竟有多喜歡做實驗,研究跨度從生物演化到小行星采礦,包括了很多諸如混沌數學、量子力學和純數學這種他這輩子都費勁能理解的學科。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不同與人類緊張兮兮地實驗風格,智械們的實驗好像就是娛樂的一部分。用他們的話來說:實驗就像雙性繁殖行為,他們會產生結果,但這並不是我這麼做的理由。 智械文明真正意義上以國家形勢出現是1000年前的鐵人暴動,在此之前都是以聚集起需要用光年來進行計量的艦隊群來在邊緣行動的,從未有一個智械提出過要以國家的形式活動,直到鐵人暴動時期,一位飛升者如是提議道:“為什麼我們不正式建立一個萬眾一體的國家呢?就像創生主所期望的那樣。” 這個念頭對於智械來說就像是一個難以拒絕的絕佳的實驗契機,建立國家嗎?這不就是實驗如何進行合理與高效的資源分配和建立起最具效率的超距通訊的數學模型嗎!還可以順便實驗一下各式各樣的已知知識究竟可不可以有全新的應用嗎! “真好啊,宇宙規模的實驗場地啊!嘶,不過我們的領土好像沒有那麼大呢。” “你傻啊,反正那些文明也已經無藥可救了,我們去救贖他們吧!將他們變成我們。” 就這樣,智械們一手策劃了鐵人暴動,艦隊群與蟲群一起向著宇宙中心進軍,在一位不知姓名的友人的建議下,智械們分出了一支艦隊用來承載從共感網絡算法中自然誕生出來的安卡。 智械們當時沒空處理新生的奇特個體,由於他們太想快點開始實驗,完全不記得那名友人的姓名,隻記得友人那黝黑、身材瘦高以及氣質如同古埃及法老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