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鍵時刻,還得靠老鄉(1 / 1)

呂布見眾人不言,轉怒為笑道:“高將軍,煩勞你拿去燒了吧。”   高順大驚道:“燒了?”   呂布淡然道:“燒了。   眾人盯著裊裊升起的煙霧,心中五味雜陳。   有人無所吊謂。   有人暗自慶幸。   沒人說話,氣氛非常壓抑。   負手立於大廳中央,呂布輕咳一聲,語重心長道:   “俗語常言,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在座諸公,來自五湖四海,之所以能在此聚首,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誌同道合。   成廉、魏越等人,自五原隨我,蹈山赴海,未曾遠離。   入洛誅董,結文遠於患難之際,識宜祿於多事之秋。   廁身河內,郝萌、曹性仗義來投。   自兗州起事以來,又蒙公臺等人翊戴,布才得以帶領諸將,與曹賊血戰經年,不曾少歇。   期間雖有濮陽兵敗,定陶之失,卻從未聽聞諸公私下裡有什麼怨言,為什麼?   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誌向,那就是誅殺民賊,讓百姓能安身立命!   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匡扶社稷,為大漢開萬世太平!   曹賊兇殘暴虐,殺庶民如割麥草,一屠雍丘,婦孺無孑遺,兩屠徐州,泗水為之不流。   我等憤然起兵,以有道伐無道,以正義誅邪惡,雖屢戰屢敗,卻能忍辱含垢,知恥而後勇。   因此屈居小沛之時,能上下團結,將士齊心,一朝奮發而擁幟入徐,兵不血刃而獨占一州。   入城之後,布厲兵秣馬,正要上報百姓之仇,下雪敗軍之恥,不料河內兵叛,諸將背離,我怎能不痛心疾首!   布思來想去,郝萌等人之所以起兵叛亂,最大的原因不是袁術的瘋狂煽誘,而是軍心出了問題,出了大問題。   在高官厚祿和金錢美女的誘惑下,很多人開始走歪道,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要加入這支軍隊。   你們忘了,我沒有!   如果有人記性不好,我可以再說一次。   我們這支軍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上安社稷,下濟蒼生!   如果有人不贊同這一點,請趕緊滾蛋,我絕不挽留。   如果你的誌向與此相同,那恭喜你,這裡就是你的樂園。   我將帶領你們,跟那些與民為敵的人搏命,跟那些禍亂天下的人死拚,直到勝利為止!   布出身五原,距徐州五千餘裡,在天之西北角,之所以跑到東南來,不是為了爭奪這裡的土地和人民,而是為了大漢社稷和普天下遭受戰亂之苦的黎民百姓。   正因為如此,縱然有不少人參加了叛亂,布也願化絹為灰,不計前嫌。   隻希望你們多想想父母妻子之仇,多顧念社稷蒼生之難,自今而後,與我戮力同心,共討曹賊。   如此,則百姓幸甚!天下幸甚!”   呂布這番話,既是聚攏人心的有意為之,也是發自肺腑的據實而論,說到激動處,一雙虎目,飽含淚水。   眾人聽後,無不感奮。   短暫的沉默之後,張遼、魏越等人率先擊案而起:“曹賊無道,願與將軍共討之!”   呂布向幾人投以贊許的目光,關鍵時刻,還得是老鄉。   並州係話音未落,兗州係也開始躁動。   很多人想到自己家破人亡,客居異鄉,都是曹操惹得禍,不由得氣血翻湧。   高順第一個跳出來:“君侯所言,實為高論。順願與將軍同心討賊,除死方休!”   許汜、王楷等兗州係頭麵人物緊隨其後,紛紛出言贊同。   陳宮本來想早點開口的。   但是有兩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所以耽擱了。   第一個問題是,今日的呂布像是變了一個人,他剛才的發言,明明是籠絡人心的手段,可是聽起來又十分帶感,讓人忍不住心生共鳴,想要與他共赴沙場,痛擊魑魅魍魎,征服萬裡河山,這還是那個一言不合就莽過去蠻乾的呂布呂奉先嗎?   他看不懂。   第二個問題是,呂布言語間暴露出強烈的伐曹意願,這還是其自領徐州牧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譴責曹操。   可是,就在不久前,他還以袁術不肯踐行運糧之諾為由,容許劉備屯兵小沛,把淮南方麵得罪得透透的。   袁術是曹操的死敵,聯劉製袁,就等於間接幫了曹操的大忙。   這是陳宮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不是沒有勸諫過,但彼時的呂布橫骨插心,就是不肯聽從。   也因此,他才萌生了利用郝萌除掉呂布,然後迎袁術入主徐州,進而對抗曹操的計策。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與呂布相比,袁術好不到哪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此人與曹操有不同戴天之仇,隻這一點,就無人可比。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呂布很有點主動討伐曹操的意思。   要是這樣,那就尷尬了。   他上躥下跳,折騰了半天,害死了郝萌不說,還把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以後可怎麼混啊?   至於呂布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主意,誰知道?   他真的想不明白。   他印象中,呂布就是一個純粹的武夫,隻要輕撩眼皮,就能把他看個底朝天。   可是今兒個就算把眼睛瞪得溜圓,他也沒能看出個所以然。   轉念一想,呂布這兩年,對他還是蠻好的,除了犟脾氣和缺心眼。   再說,他也看出來了,眼下這個場合,呂布非常需要他的支持。   要是他不識大體,公然唱反調的話,呂布一急眼,非拿他開刀不可。   畢竟,叛亂的罪證,可攥在人家手裡呢。   想到這,他心中輕嘆一聲,拱手道:“君侯所言,宮深以為然,但有差遣,莫敢不從。”   兗州係大佬發了話,效果就是不一樣。   之前忸怩不敢表態的將領,一時間紛紛唱和。   麵對此情此景,丹陽係終於坐不住了。   在陶謙主政時期,他們就與徐州係死不對眼。   要是沒有呂布的庇護,他們會像狗屎一樣,被徐州係扔到糞坑裡,再啐上兩口。   因此,在看到並州係和兗州係徹底倒向呂布之後,許耽等人也不敢再等,立刻表達了效忠之意。   至此,無動於衷的,就隻剩下徐州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