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南。 張勛大營。 陳紀、李豐、梁綱、樂就、劉偕悉數在列。 袁術尚未趕到。 樂就第一個摟不住火,高聲道: “進攻夾道,非吾等自作主張,乃將軍親口之令。 今吾等親冒矢石,不顧性命,左將軍不先知會一聲,就將後衛部隊撤走,卻是何故? 此事,將軍你知也不知?” 劉偕見有人開了第一炮,隨即附和道: “樂將軍所言甚是。 若非吾等拚死力戰,焉能在此,復與將軍相見耶?” 李豐實在是憋得難受,也仗著膽子,道: “吾正要抄呂布後路,亦接到左將軍之命,不得不撤軍。 絕佳戰機,就這麼白白浪費,實在是可惜。 將軍若事前已知,何不在左將軍麵前據理力爭?” 張勛麵對麾下將領連珠炮似的發問,心中又憋屈又無奈。 袁術下達命令之前,壓根就沒有知會他一聲,其心中難免窩火。 但偏偏袁術是他的上司,他又怎敢多說些什麼。 他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憋了好久,才沉聲道: “左將軍素來行不茍合,何時曾與吾等商議耶? 諸公若有意見,盡可待左將軍到時,當麵提出。 彼有何吩咐,汝等遵命就是,吾無異議也。” 眾將一聽,紛紛嘆氣。 張勛此言,等於是撂挑子。 不過,也能理解。 誰碰到這種事,都得弄一肚子氣。 張勛本想破壞夾道,斷絕呂布與城中交通,使其不能與城中守兵相互策應,而後再伺機攻城。 現在看來,袁術對這個方案並不認同。 既然如此,那就讓袁術自己指揮好了。 反正,他也知道,自己這個統兵大將,很多人都心中不服。 與其兩麵挨批,不如徹底躺平,一切交給上司決斷,至少還能討好一頭。 眾人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 那就等吧。 直到黃昏之時,袁術終於到了。 隻見他一身甲胄,光鮮亮麗,胯下大白馬,蹄跳咆嚎,人馬皆神采奕奕。 數百名隨從前呼後擁,威風得不得了。 張勛等人早就在營門處恭候多時,見其到了近前,忙迎了上去,拱手道: “吾等見過將軍!” 袁術勒馬駐足,把大手一揮,道: “免!” 隨即,縱馬入營,身後濺起一道濃濃的煙塵。 張勛等人趕緊小跑著,緊緊跟隨。 袁術奔至帳外,翻身下馬,提劍在手,大踏步走入帳內,一屁股坐上正位,把寶劍往案上一扔,高聲道: “諸將皆已聚齊否?” 張勛趕緊道: “得知將軍到來,吾等早已悉數到此恭候。” 袁術掃視全場,道: “既已聚齊,汝等說說,眼下戰況如何?” 這一問,沒一個人敢開口回答的。 別看樂就、劉偕等人剛才義憤填膺,真見到袁術了,屁都不敢放一個。 他們知道,這位上司出身高貴,向來以氣高人,做事情素來獨斷專行,眼裡不揉沙子,哪個敢沖撞於他,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袁術見無人答言,指著李豐道: “李將軍,你先說。” 李豐心中一哆嗦,全然忘記了先前的諸多抱怨,忙道: “吾奉將軍之命,果斷回撤。 呂布匹夫,焉知將軍妙計。 待其來追,已然不及。 在下遂得安然回營,不折一兵一卒。” 袁術滿意地點點頭,又指著樂就道: “樂將軍,你呢?” 樂就見李豐這小子不說實話,滿口胡言亂語,心中甚是鄙夷。 但他早就聽說,袁術這人好大喜功。 要是實話實說,輕則挨一頓訓斥,重則可能丟官罷職,回家抱孩子。 於是,他稍稍支吾了一下,道: “呂布驍勇之名,天下皆知。 凡與之對陣者,無不畏其強暴。 吾率千餘人進攻夾道之時,猝遭呂布三道,凡數千人圍攻。 更兼其麾下之並州鐵騎,銳不可當。 吾雖以命相搏,終是寡不敵眾,堪堪不敵。 若非將軍及時下令撤退,吾已戰死多時矣! 幸賴吾拚死指揮,兼士卒用命,雖折了些人馬,尚不損大體也。” 李豐、劉偕在一邊聽他說話,都驚呆了。 能把一場結結實實的敗仗,說得如此清醒脫俗,也真是難為他了。 袁術倒是毫不介意,手捋胡須,道: “樂將軍不愧悍將之名,吾當賞賜以勵三軍。” 說罷,他轉過身,對一名隨從道: “記著,賞此人細絹三百匹,美女十名。” 劉偕今兒算是開了眼界。 聽了樂就的話,他才知道,仗打得怎麼樣,其實不重要,關鍵是跟上司怎麼說。 既然樂就能這麼乾,他為啥就不能? 於是,他不待袁術問話,照樂就說話的路數,主動交代了戰況。 結果不出所料,隻動了動嘴皮子,那三百匹細絹和十名美女,一樣也沒少他的。 隻有李豐心裡最苦。 這種回答上司的路數,雖然是他首創的,卻因為過程描述得過於簡單,而沒能獲得任何賞賜。 張勛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三位信口開河,心中笑得像花兒一樣綻放。 這幾位在他麵前大放厥詞,在袁術麵前,卻一個個都成了小可愛,屬實是讓人忍俊不禁。 但他也不打算拆穿謊言。 畢竟,屬下有功,他這個名義上的領導,也是與有榮焉。 更何況,他也不敢拆穿。 袁術的雷霆之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自問無福消受。 但是,眼下這仗究竟該怎麼打,他還是想問問。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仗著膽子,問道: “卑職智陋識淺,此前派兵進攻夾道,意在絕其內外交通,斷彼掎角之勢。 怎奈呂布勇猛無敵,使吾策不得行。 吾等正一籌莫展,恰逢將軍到來。 未知破敵之策,其將安出?” 袁術嗬嗬一笑,道: “汝等既為將領,須知主客之道。 主客之道,因勢而變,不可不察也。 呂布據山修道,以逸待勞,是為主也。 爾等驅兵強攻,遠道犯險,是為客也。 以弱客犯強主,豈是取勝之道也? 今吾大軍雲集,數倍於敵,是為主也。 彼缺兵少將,又無外援,是為客也。 主客逆轉,彼焉有不敗之理? 我意,可集中兵力,猛攻下邳。 彼既兵少,如何能抵禦吾軍強攻? 既不能敵,破城隻在旦夕之間。 此乃反客為主之計也! 至於葛嶧山與夾道,掘塹圍之,使其不得襲我軍後可也,何須攻之耶? 況兵法有雲,圍師必闕。 其夾道與北門相連,正可作敵逃生之路,而隳其守卒抵抗之心也。 吾等但以重兵圍其東、西、南三門,而後三門齊攻,料不過數日,必能大獲全勝。 爾等須深明吾意,攻城之日,務要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若有那畏縮不前,沮我軍心者,吾識之,吾劍不識也!”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反客為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