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當街行刺(1 / 1)

金桂飄香。   仲秋的午後,江南已是略微有了些涼意。   江寧城墻斑駁,厚實,乃是由一塊塊青黑色的磚石築成,在陽光的照耀下,   沒有想象中的熠熠生輝,反而散發著一股幽暗的神秘光澤。   古樸的大魏故都,竟因此有了幾分誘惑的魅力。   此刻,秋日似火,漸隱入一片烏雲之中,地下為之一暗。   今日,正是鄉試開考的第一場。   城門下,人影浮動,到處都是挨挨擠擠的人頭,嘰嘰喳喳,有敘不完的話,說不盡的故鄉情。   一時間,倭寇的燒殺搶掠,炮火隆隆,兵荒馬亂,狼煙陣陣;金鼓聲、喊殺聲、隆隆的馬蹄聲、求饒聲、驚嚇聲,仿若成為了過去。   通往江寧城的各處要道,皆已清理乾凈,戰火肆意焚燒的民宅,已是收拾停當。   至少,表麵上的戰火痕跡消失不見,故都百姓重新過上了太平日子。   隻有,時不時進出城門的送葬隊伍,伴隨著淒苦的哀鳴,地上散落的紙錢,以及被驅趕著的囚徒,述說著戰亂的殘酷和無情。   一時,不知哪裡的邪風,吹散了烏雲。   昏黃的陽光透過雲團,撒在巍峨的城墻上,像是嵌上了一層層金色的光暈,好似仙境一般,溫暖,聖潔,讓人有種跪地朝拜的沖動。   江寧城作為大魏故都,經過太祖、太宗兩位皇帝大力營建,泓熙、泰康兩朝的繼續擴建、修補,   讓這座本就巨大的城池,愈發的大氣,雄偉壯觀起來。   寧榮街便坐落在城池的東邊,南臨玄武湖,東枕鐘山餘脈。   此街乃是因坐落在這裡的,寧國府、榮國府而得名。   寧國府居東,榮國府在西,兩府並排相連,竟占了大半條街。   隔著丈二高的青磚黛瓦,往裡一望,亭臺樓閣,巍峨壯觀,雕梁畫棟,數不勝數。   兩府後花園,僅隔一條丈三的窄巷,幾於相連。   裡邊花草樹木,瀑布假山,花鳥蟲魚,也頗具蓊蔚氤氳之氣。   跟隨秋風的腳步,寧榮街,甚至整個江寧城,皆是飄著淡淡的桂花香。   連寧國府戴上紅色彩球的一對大石獅子,也被浸染了。   今日,既是江南貢院開科取士,也是賈玳大婚的日子。   隻見,賈玳高頭大馬,行在隊伍前頭,其後紅妝二裡,跟著一座八抬大轎。   沿途好事者雲集,憑欄而望。   “來了!”   “新郎官是誰?”   “所謂的除倭英雄,賈玳!”   “哦,是他呀,難怪這麼熱鬧!不過是仗著祖宗餘蔭,算不得本事!”   “陳兄說的是!今,天下太平,正是我等儒生大顯身手,輔助聖君治理天下,區區武夫,不足道也!”   “來,來,來,請滿飲此杯,祝我等旗開得勝,一舉中魁!”   “也罷,倒是可惜了王家小嬌娘,聽說此女,生的花容月貌……”   “……”   樓下吹吹打打,仰天樓聚會的舉子放下筷子,三步並走兩步,跑到窗邊,一邊看熱鬧,一邊心定泛酸。   這一二月,賈玳大開殺戒,以甄應嘉通倭的罪名,株連了江南許多讀書人。   很多人對賈玳,那是又怕,又嫉妒。   隻希望,北地殺神早點滾回神京,還金陵一個太平天下,他們才好繼續施為,接著奏樂,接著舞。   左右兩側,甲士護衛,賈玳騎於高頭大馬之上,一臉騷包,得意的不行。   慢悠悠,晃蕩在朱雀大街上,仿若耀武揚威一般,讓江寧的土包子,見證王者的回歸。   宣告,從此之後,這片土地姓賈。   而賈玳,便是獅王,一臉傲嬌地巡視他的領土,好不威風凜凜,叫人羨慕者,有之;叫人嫉妒者,亦有之!   隱約聽見,有人輕視自己,汙蔑王熙鳳,賈玳眼色一凝,眸子裡射出兩道精光,直插二樓。   “呀!”   一個個頓時如喪家之犬,一哄而散,無一人敢和賈玳對視,除了一道閃著幽光的,黑洞洞的槍口。   殺機頃刻鎖住了賈玳。   驚得他,立時滾鞍下馬,背對槍口,躲在馬腹之下,高喊:“有刺客!”   “護著本將先走……”   說時遲,那時快,啪的一聲槍響,賈玳胯下的青鬃馬,仰天哀鳴一聲,倒在了血泊之中,   四蹄胡亂踢騰幾下,終是沒能再站起來,眸子裡的神采,肉眼可的消失,望著賈玳滾落的方向,死不瞑目!   就在青驄馬倒下之際,賈玳順勢踩在馬肚子上,用力一蹬,就地滾到了路旁的一個鴨血粉絲攤下,   躲閃著朝槍響的地方望去,心下一驚,“朱孝天?”   他怎麼在這裡?   此人生的國字臉,一襲儒生裝扮,手裡的火銃還往外冒著青煙,乃是明教神京分舵的堂主。   清虛觀兵變,京軍大索神京周圍山林十餘日,亦是沒發現此賊蹤影,不想,今日在此相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又是兩聲槍響,把賈玳頭頂的鍋碗皆是擊碎,清湯滾水便沿著桌沿落下,弄亂了他的發髻,大紅喜袍上盡是油漬,狼狽不已。   四不相對,仇人見麵,甚是眼紅。   賈玳迅速蹲下身子,掩藏在爐灶之側,大喊道:   “賊人在二樓!”   “火槍裝填彈藥,至少得一息功夫,”   “李逵,你帶人殺上去,擒了賊子,待會兒,老子在太上皇跟前,給你請功!”   鬧市槍響,明教亂匪截殺當朝勛貴,街上小民立時逃命,哪敢留下瞧熱鬧。   隻消片刻,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空無一人,仿若鬼域。   賈玳話音落下,又是一陣清脆槍響,在他身旁炸裂,瓷片和木屑亂飛,壓製得他頭都不敢抬,空有一身神力,卻是無用武之地。   “朱君,今日怕是不成了,賈玳狗賊躲在爐灶下,咱大倭的鳥槍,怕是一時難以擊穿。”   “小弟已是在同安坊,備下全副喪儀,我等這就混將出去,省得被大魏官軍發現蛛絲馬跡,壞了高麗大事。”   朱孝天牙咬切齒,不為所動,今日,他非得滅了賈玳不可,幾次三番,便是他壞自己好事,今日之事,沒完!   抬手,朱孝天便是又射了一次,隻是鳥銃射程有限,奈何不得。   “朱君,今次便是沒除掉賈玳,我德川家亦是願……”   “嘭!”   巨物襲來,倭寇勸說戛然而止,立時趴在地板上,惶惶不可終日。   怎麼會有人這般神力,五六百斤的爐子,說拋上樓,便拋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