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有孕的日子裡,朝中事忙,薑聊攏共沒回府幾次。回府也是依著賢妃的意思,對眾人都雨露均沾。秋闈時他帶著出身將軍府、擅長騎射的宋遲筠去,二人配合默契,獵到不少獵物。此後宋遲筠便常去練武場陪伴薑聊,二人的感情也很融洽;同為將門之女,章順給薑聊的感覺就落差太大了。他常說章氏無趣,比之蕭氏有過之無不及;因著對溫煦有些許惻隱之心,他也去瞧過她幾回。不過自從與宋遲筠這樣豪放的女子相處過後,溫煦的膽小怯懦讓薑聊不甚自在了;陳沅娘算是能與薑聊說上幾句話的人,薑聊與她相處還算舒服,有煩心事時便去陳沅娘那裡待上個一時半刻的排解一二。 鄭頤怕日子久了出了什麼差錯,自薑聊封定王以來沒少籠絡朝臣。她日日盼著薑昶早日歸西,因為隻有自己的兒子坐上寶座,她才是真正的高枕無憂。鄭頤深知薑家是骨子裡的風流,於是她派人去民間搜刮了些擅長媚術的女子入宮,在除夕宴上進獻給薑昶。在迷情香的加持下,薑昶的身子自是徹徹底底的虧空。隆冬時節,天寒地凍,薑昶就這樣病入膏肓,倒在了龍榻上。 竇清硯與蕭檀卉誕下子嗣後的一月,薑昶將薑聊召至身邊,囑咐了些臨終遺言。大致是傳位於薑聊,繼續繁榮他薑氏江山,擅用賢臣而警惕功高蓋主。 自此,薑聊終是登上了皇位。在鄭頤的影響下,薑聊的手段也愈發的狠辣。 景寧三十年,帝昶於式乾殿薨。七子定王繼位,改年號為崇定。尊生母賢妃鄭氏為皇太後,入慈元殿;封先帝八子、九子為郡王,分別前往封地,同先帝三子、五子,無召不得入京;冊定王側妃蕭氏為德妃,入主則華殿;良娣徐氏為妃,入主瑤光殿;良娣宋氏為妃,入主熙正殿;良媛竇氏為貴姬,賜號“宣”,入主承乾殿;承徽溫氏、昭訓章氏、奉儀陳氏均為貴嬪,是為一宮主位;其餘的侍妾通房,為答應選侍。 各宮妃嬪行冊封禮前,還需交由太後修改。登基禮畢,鄭頤召了薑聊去慈元殿。 “這位分定的,倒都合適,聽說是宋氏與你一同商議的?但這封號隻竇氏一人才有,卻是萬萬不可的。”鄭頤細細對著名單,“徐妃與宋妃,須著禮部選了封號來。你喜愛竇氏,這禦賜封號到底與禮部擇的封號不一樣。但是若你不肯給徐、宋二人封號,那竇氏將成為後宮的眾矢之的。” 薑聊冷哼:“那徐氏是個不識抬舉的,母後要給她封號做甚?” 鄭頤語重心長:“哀家與你說的你都忘了?把握住後宮即是握住了半個朝堂,有些樣子你還不得不做。徐、宋二人分別出自文臣武將的門閥,你若是在這名位上區別對待,便會挑起前朝爭端。” 薑聊終是應下,遣了人通知禮部。 “你剛登基,朝務繁重,宮中的妃嬪跟著你也不到兩年。所以哀家決定,這選秀的事宜便放到明年,你意下如何?” “後宮諸事兒臣還不甚熟稔,此等小事由母後決策就好。” “你的後宮也該有個人來操持。德妃持重,卻身子不好。哀家瞧著那宋氏從前在潛邸時行事果決,頗有風範。若由她來協理六宮,哀家倒能放心些。” 最終定下來,徐昭韞為宜妃,宋遲筠為明妃,掌協理六宮之權。 竇清硯出了月子後,時常陪著薑錦。這是薑聊的第一個孩子,現今也是大帝姬,薑聊自然是得了空便來看望她們母女倆。 與此同時,蕭檀卉鬱結於心。自己的難產血崩卻絲毫不影響他二人的濃情蜜意,她咽了一肚子的怨恨。她還記得剛嫁入王府時,薑聊帶著她入宮覲見,他們手挽手一同踏入了則華殿。彼時她以為她至少會與薑聊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卻不想如今孤身一人在這則華殿中任由病痛蔓延、被仇怨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