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亮出底牌(1 / 1)

奸宋 腦裡有個洞 5112 字 2024-03-17

趙九龍走進一座酒樓,碰“巧”遇到一個熟人。   “韋將軍,你也在這裡。”   韋平川拱手一禮:   “這家的燒刀子不錯,我常來此飲酒。相請不如偶遇,趙將軍坐下喝一杯如何?”   趙九龍掃了眼大堂,人不少:   “難得遇上,今我請韋將軍。這裡太吵,我們去廂房。”   趙九龍被梁敬弄怕,不敢再直接去對方府上。   以這樣的方式,和他要籠絡的人接觸。   韋平川很不錯,至少有顆抗金之心。   上次在望月樓,若不是韋平川,趙九龍可能會提前起事。   幾杯酒下肚,趙九龍越來越高興,韋平川的怨言很不少:   “當初他們說,為了保護汴京這一帶的百姓,不得已才聽金國的,建國稱帝。”   “現在這樣子,和投金有何區別?不抗金,還要聽他們的話……”   趙九龍覺得時機成熟,走出最後一步。   “唐相已選擇投金,還讓我刺殺張邦昌。”   韋平川這種普通將領,並不知道此事。   “唐相真要如此做?”   趙九龍舉起酒杯,:   “到時南邊打過來,汴京同樣會生靈塗炭。韋將軍,何不隨我們共舉義旗,除奸抗金?”   韋平川驚呆,忘了舉杯:   “趙將軍你?”   “我是雷公山義軍的人,我們已聯係不少人,加入到義軍中。”   趙九龍嘴上說得輕鬆,心裡很緊張。   “那天韋將軍的話如醒世警鐘。不抵抗又如何?還不如拚一場,死也能轟轟烈烈。”   韋平川激動萬分,舉起酒杯:   “多謝趙將軍看得起我,我願跟隨趙將軍,誓不背叛。”   趙九龍鬆了口氣,韋平川這樣的人,應該不至於有梁敬那樣陰險。   聊到招攬的人,韋平川說:   “劉並劉將軍也痛恨金賊,對奸臣多有不滿,可去招攬他。”   趙九龍覺得轉運了,他下一個目標,正是劉並。   劉並是唐黨的高級將領,現在侍衛馬步軍中,從第二把交椅。   上次趙九龍說到嶽飛的事,劉並出麵證實,算是幫過他。   “韋將軍對他可熟悉?”   韋平川點點頭:   “他一直是我的上司,我可以去勸說。”   ……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趙九龍和李如意的關係。   趙九龍怕接下來的事,有人對李如意不利,天天催李如意出城避禍。   李如意沒辦法,帶著趙九龍,去向李師師作最後道別。   “小姐,有人在祭拜老夫人。”   趙九龍很驚訝,在李師師墳前的人,居然是已離開的趙宣和。   李如意對趙宣和的稱呼,仍未改過來。   “趙二叔,你認識家母?”   趙宣和緩緩點頭:   “以前見過令堂幾麵。”   李如意和趙九龍互看一眼,滿滿的不信。   趙宣和的眼睛無法偽裝,眼眶裡麵還有淚水。   “你這樣子,不會隻是才認識吧?”   趙宣和摸了把眼睛:   “剛才起風,有沙吹進眼裡。”   趙九龍比較清楚趙宣和,對方這樣子,絕不是風沙入眼。   “你還是和如意她們一起吧,在一起相互照看,也方便得多。”   “趙大哥說得是,”李如意接道:   “我們在外麵尋得一個好去處,在那裡待一年半載都沒問題。”   趙宣和沒答應。   “有他們倆照顧我,夠了。萬事小心,這汴京,又要不太平了。”   小蘭看著離去的馬車:   “這老頭為何非要自己過?”   “他是太監,可能自卑吧!”趙九龍很會想:   “如意,你怎麼了?”   李如意驚訝指著墳前的祭品:   “他怎麼知道,娘喜歡黃花、板栗?”   ……   就算趙宣和有秘密,趙九龍也沒時間去八卦。   送走李如意,趙九龍與韋平川在酒樓接頭。   “將軍,我未能勸通劉將軍來投。”   劉並對韋平川投過來,表示很支持,但他自己卻不願投過來。   以前,劉並因事,差點被宋朝廷斬首,是唐恪救了他一命。   劉並就是因為這事,才忠心於唐恪。   聽韋平川說過,劉並已打定主意,棄官歸隱,來個兩不幫。   趙九龍聽得直冒汗,韋平川怕劉並不相信,將趙九龍也供出來。   萬一劉並良心發現,去給唐恪報信?   “必須將此人拉過來。”   趙九龍不熟悉劉並,不放心對方。   趙九龍讓韋平川再做一件事:   “你能不能將劉將軍,帶進皇宮?”   還好,韋平川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將正在打包離開的劉並,誆到皇宮來。   大殿,劉並很有興趣看了眼趙九龍:   “皇上召臣來所為何事?”   張邦昌不爽趙九龍,趙九龍為招到劉並,準備將他也拉下水。   “劉將軍,韋將軍給你說的事?你考慮得如何?”   劉並和韋平川同時驚呆,張邦昌的事,韋平川也不知道。   “皇上是說?”   張邦昌沒像劉並那樣裝傻:   “投宋除奸,對抗金國。”   韋平川張大嘴巴沒能落下。劉並的震驚,不比韋平川小多少。   趙九龍也沒更好的辦法,隻能將張邦昌拉下水:   “不瞞兩位將軍,張大人受太上皇相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已投大宋。”   兩人如聽天書,韋平川不信:   “太上皇會原諒皇、張大人?”   張邦昌相當於搶了趙佶的京城等地、皇宮、甚至老婆。   趙佶會原諒他?   張邦昌將他珍藏的書信拿出:   “這是太上皇禦書,劉將軍應該認識他的字吧?”   劉並激動萬分:   “這是太上皇的筆跡,太上皇他現在何處?”   能瞞過張邦昌,趙九龍不奇怪劉並被騙:   “他現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他已說了,隻要誠心投過來,他都既往不咎。”   韋平川最高興,他以為趙九龍隻是為義軍打工,原來背後還有個大神?再次勸說劉並:   “將軍,你就答應吧!太上皇連張大人都肯原諒,一定會原諒我們。”   這話?張邦昌臉色一黑。   劉並長嘆一聲:   “罷了,你們要我做什麼?”   趙九龍終於將心放在原位:   “明日,張大人要外出,去福恩寺祈福。”   ……   “張邦昌要去福恩寺祈福?”唐恪驚訝問。   “是的,到時,我也會跟在他身邊。”   趙九龍很會撞時間,趁梁敬沒在時來唐府:   “我已全部準備好,趁他外出時,派人扮成義軍殺他。”   唐恪大喜,在城內張邦昌有不少人,殺容易出大亂。   外麵不一樣,能將風險控製到最低。   “好好,隻要將軍辦好此事。待我登基後,任命將軍為副相。”   “多謝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