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龍被梁敬這幾個大計,打得暈頭轉向。 他已帶信去五馬山寨,出兵來此開乾。 照這樣下去?到時能忽悠到幾個人投過去? 他們就算能勝,還能剩下多少人?最後很可能被趕來的金軍一鍋端。 趙九龍一共帶了三封信來,準備先說服三個對象,到時再讓他們去發展同誌。 現在他連信都難送到那幾人手中。 許進明馬上要登基,已恢復眾官將的自由。 全住在外麵。要說服那幾人,最好去外麵。 趙九龍思來想去,決定先給領導王胡遞封信。擺平王胡,他們會方便得多。 那天王胡以為趙佶要給他機會,激動跪地流淚。 許進明說要建國稱帝,王胡並未附合。 趙九龍寫了封信,用高超的小偷手法,將信塞進王胡兜裡,王胡回到家才發現信。 “王將軍親啟?” 王胡一頭霧頭,打開一看、震驚當場。 趙九龍用他的真身寫的信。首先點明,這兩天的使者,全是許進明演的戲。 趙佶絕對不會如此做,還說趙佶給趙九龍交過底,讓趙州軍投過去。 除許進明白處升那幾個頭目,其它都不加罪。 現在大軍就快來,王胡要是有心,寫封投誠信,壓在軍營茅廁後麵的大石下,有人自會去取。 王胡太震驚,這兩天發生的事,竟被趙九龍知道得清清楚楚? 還神不知鬼不覺送了封信給他? 要是趙九龍想取他的項上人頭? 第二天、 …… “公子,王胡去了茅廁。” 趙九龍躲到一棵樹後麵監視,王胡在茅廁後麵轉了好一會,已覺得沒人,將一封信塞到大石下。 幾人就像發現新大陸,高興得不要不要的。 劉剛準備跑去取信,被趙九龍打住。 趙九龍更小心,萬無一失後才將信取來。 王胡很有誠意,在信上說,他願投趙佶和趙九龍。 對趙九龍所說之事,已全信無疑。 發了一通的誓,不乏有斷子絕孫那樣的狠話。 要是可以,他願和趙九龍見見麵,商量接下來的操作。 劉剛大喜: “太好了,有了這封信,王胡就有把柄落在我們手裡。” 牛皋提出質疑: “如何能證實,這封信是王胡所寫?” 牛皋的話有道理,趙九龍想來想去,還是不敢顯出真身。 第二天,又給王胡投了封信。 王胡接到信後,當即就找到牛皋。 “你是九爺的人?” 牛皋很無語,趙九龍自己不敢露麵,將他推出去。 還說他聰明,會應付。上次被盧友全抓住,也能大難不死。 “不錯,王將軍不用怕,你全家都已處於我們保護中,現在沒人能傷害到你們。” 這話是趙九龍教的,不露痕跡的威脅。 效果不錯,王胡額頭上冒出幾滴汗水。 “多謝你們,牛將軍,九爺有何吩咐?” 牛皋也會忽悠: “考驗王將軍的時刻到了,太上皇說,隻要王將軍能通過考慮?它日封候拜相,不在話下。” 王胡又驚又喜: “我的事,太上皇也知道?” “知道,實話告訴你,他就在趙州地界。” 王胡又是一驚,自從趙佶從神仙穀逃出後,仿佛如何人間蒸發。 隻見他的書信,傳說倒不少,一會在汴京,一會在濟南。 再這樣炒下去,趙佶比時常露臉的趙九龍熱度還高。 “牛將軍隻管吩咐,我一定不負太上皇厚望。” 差不多了,牛皋拿出一封信。 “這是九爺和太上皇的意思。” 兩位大神的意思?份量太重,王胡差點沒能接住信。 王胡為難了,趙九龍在信上說,讓王胡去給他們送那三封信。 並且出麵說服那三人,純粹將王胡當槍使。 “牛將軍,我和他們也不是很熟,隻怕他們未必會相信我。要不,你去,我可以協助。” 牛皋白了王胡一眼,他們要方便去,何須王胡協助: “王將軍,這可是九爺和太上皇的意思。無論能不能成功,你都有大功。” 王胡隻能在心裡吐槽,這要是失敗,要大功有屁用。 …… 趙九龍幾人正在一個角落,鬼鬼祟祟商量事情。 終於、巡邏的人也看不慣。 “頭,這幾人天天在外麵溜達,盡是去這些見不得人的地方,肯定有問題。” 一個小兵報告完,巡邏的年輕將領來到他們麵前。 “你們是哪位將軍的兵?在這裡乾什麼?” 趙九龍看了眼左右,像他們這樣的人不少,獨來找他們麻煩? “將軍,我們的將軍是王胡,在這裡有重要任務。” 將領鄙視道: “你們有何重要任務?” “監視我們營的人,看都有哪些可疑分子。要是有,得上報給王將軍。” 趙九龍將年輕將領胡扯走,牛皋到來。 “九爺,王胡已答應去說服那幾人。他給了我一道軍令,我們現在可以出入軍營了。” “好好,我就知道牛將軍出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一定能馬到成功。” 趙九龍倒不完全是怕露麵,牛皋被抓,他還可想辦法救。 他要被抓,什麼都完了: “時間緊迫,我們得出去做些事。” …… 怕打草驚蛇,不利於悄悄挖墻角,趙九龍暫時沒有滿大街張貼傳單。 他首先要做的事,將在城外的幾十個幫手帶進城。 許進明馬上要登基,為收買民心,反而要比平時更鬆懈。 安排的地方早就選好,是張孝禮一族人的產業。 運氣不怎麼好,旁邊就是一個叫龐啟的叛官宅院。 說話也得小心些,怕被隔墻聽到。 這次,趙宣和也一同進城。 “許進明要當皇帝?”趙宣和火冒三丈: “他連官員都不是,有什麼資格稱帝?” 趙九龍沒發那些憨氣: “他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希望能在我軍到來之前,招到更多人,你快寫幾封信。” 趙宣和在外麵沒事,已寫不少信。 “你看這些成不成?” 趙九龍揣著大疊比聖旨更牛的信,準備返回軍營。 路過一處宅院,一人匆匆進入其中。 “九爺,那人好像是冒充太上皇欽差的其中一個侍衛。” 趙九龍大喜,那天隨蔣立一道的,還有兩個侍衛。 剛才進入宅院之人,就是其中一個侍衛。 梁敬的計編排太好,隻是他們宣傳打假,效果不一定能有多好。 “留兩人在這裡監視,我們回去,晚上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