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龍撤出德州的消息,如颶風刮遍河北等地。 有人歡喜有人愁。 有一州的老大,高高興興派人去德州占便宜,上奏臨安請功。 這些事都與趙九龍無關,他也不想下這樣的決定。為大局,不得不放棄。 河北是抗金前線,趙九龍不怕沖鋒在前。 四周的友軍全不配合,要是趙九龍再這樣下去,說不定趙構會讓那些人,配合金軍圍毆他。 這次趙九龍已打定主意,回到京東那邊就單乾,不再顧及臨安那些人。 他還差一個單乾的理由,等不得德州撤軍,趙九龍來到濱州。 濱州因無戰亂,百姓安寧,大家的小日子過得不錯。 這天,濱州刺史錢謙,正在府上休息。 “大人,有欽差大人來傳旨了。” “快快有請,”錢謙搞慌神,拖著鞋就跑出大廳,一看嚇了大跳。 一個身穿太監服的年輕人,英俊得女人見了也妒忌。 拿著一卷聖旨,帶著五十個士兵進入刺史府。 這年頭兵荒馬亂,帶五十個士兵保護情有可原。 隻是這些人的眼神,頗不友好。 “這位公公是?” “咱家姓徐,”徐蕾第一次扮公公,稍有點緊張,輕咳一聲: “將你一家人全招來大廳,其它閑雜人等,一律不能在場。” 錢謙呆住,他接過幾道聖旨,還從未聽說過這樣的要求? 錢謙大手一揮,管家遞上一大包銀袋。 “徐公公,這次的旨意是?” “好事,”徐蕾不好意思接賄銀,扮士兵的趙九龍大方收下。 “這次的封賞,和錢大人全家有關。” 錢謙大喜,照徐蕾吩咐。將下人侍衛全遣走,將全家全招到大廳。 一大家人跪在徐蕾等人麵前,已在想全家能得到什麼封賞。 “來人,將錢謙夫婦拿來。” 全驚呆,錢謙和幾個老婆,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控製住。 “徐公公,皇上為何要拿我?” 徐蕾冷哼一聲: “非是臨安那邊要拿你,太上皇有旨,你聽信妖言,不支持趙州,致德州復而又失,其罪當斬。” “太上皇?”錢謙如夢初醒: “你們是趙州那邊的人?” “不錯,”徐蕾佩服了趙九龍一眼。 她現在才知道,什麼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對付一州老大,隻需區區一道聖旨即可。 錢謙氣得臉紅脖子粗,他想都沒想過,有人敢假傳聖旨。 真要照趙九龍這樣搞,所有官員,全都能輕鬆搞定: “你們這些反賊,竟敢假傳聖旨,全都得誅滅九族。” 趙九龍笑道: “太上皇的難道不是聖旨?錢大人隻認趙構的旨?” 竟敢直呼趙構的名字?錢謙不敢再逞兇: “趕快放了我們,我就當這事沒發生過。至於你們要的糧食?我也可以給你們。” 趙宣和知道趙構下旨的事,也被氣得夠嗆,說什麼也要來見見心服: “我們已不需要糧食,趙構的聖旨在哪裡?將它交出來。” 錢謙裝傻:“我沒接到什麼聖旨?” 趙九龍掃了眼錢家人: “不支援糧草的聖旨。我不想廢話,交出來,我們不傷害任何人。不交,你錢家現在就得滅門。” 錢謙再不敢廢話。 趙構寫的並非聖旨,是道手諭,給趙九龍也不認識趙構筆跡。 趙宣和一看,怒眼大瞪: “這個不成才的狗東西,他真為一己之私,乾出如此荒唐之事。” 錢謙大驚: “不關我的事,我也是奉旨行事。聖旨已給你們,你們得放了我們。” 趙九龍要單乾,得找個理由。趙構這道聖旨,就是最好的理由。 “麻煩錢大人陪我們出城。出城後,自當放了你。” …… 趙州的百姓,紛紛趕到趙州城。 城中到處都是百姓,刺史府,已被圍得水泄不通。 前方,張孝禮帶著一大群文人鄉紳,不舍看著門口的趙九龍等人。 “九爺,為何要離開這裡?” 趙九龍也不想,濟南那邊的條件,遠比這裡好。 他們的兵力,兩頭無法兼顧,隻能舍去這邊。 “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我們不得不走。這道手諭,你們看看。” 房老接過手諭一看、老淚一湧而出。 “天下竟有如此昏的人?為何會如此?老天,為何要如此待我大宋?” 誰也沒聽懂房老的意思,張孝禮看完,同樣沒好,含著淚憤聲道: “國已如此,為何如此不顧大局?要做出如此自毀長城之事?” 眾人一一看完,無一不憤恨悲嘆。 這和殺嶽飛已沒什麼兩樣,都是自毀長城的極品典故。 此事造成的影響之大,趙九龍也沒想到。 趙九龍也有些受不了: “大家放心,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再來此地。到時,一定不會再離開。” 房老勸道: “九爺,你們別離你。其它地方,我們去勸說如何?” 趙九龍嘆聲: “他們不會違背聖旨,隻有換了這片天,才能得清明。” 薛神醫帶著一家人跑來: “九爺,我們願隨軍一道。” 趙九龍大喜,他在趙州,已組建一支軍醫隊伍,名為軍醫局。 請薛神醫為特聘教授,教大家醫術。 薛神醫連看病都沒時間,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一心放在這裡上,分文未取。 趙九龍要走,不好意思再去打擾薛家。 “薛老,你們可想好?” 薛神醫點點頭: “軍醫局的許多人尚未出師,我不放心。” “多謝薛老。” 張孝禮幾人一番商量,請趙九龍到裡麵一敘。 “九爺,有些話我們本不該問。你這次去京東那邊,可是要擁立太上皇為帝?” 這事,趙九龍非常發愁,他連趙佶的麵都未見過,實在想不到好辦法。 在從濱州回來的路上,和趙宣和商量: “乾脆我們也弄個假皇子出來,擁立他為帝算了。” 怕人分辨出真假,趙九龍已想好: “越小越好,過去這麼久,小孩有變化正常。” 趙宣和狠狠白了趙九龍幾眼: “就立趙佶為帝。” 趙九龍有點擔心: “趙佶那麼老,能變哪裡去?萬一被人認出來?” “我來裝扮趙佶,”趙宣和給趙九龍打氣: “你的易容術,我已青出於藍,不會被認出來。” 兩人一拍即合,將這事定下來。 “不錯,我們收復汴京後,就會請太上皇登基。” “好好,”沒人不支持。現在除了趙構為帝,誰為帝大家都不反對。 “我們也在這裡準備,說服其它州府官員,支持太上皇。” 趙九龍向眾人一禮: “這裡的事,就交給各位了。如果各位感覺有什麼危險,隨時去我們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