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陰差陽錯,萬事難有如意時,這時晉軍左軍大太保的橫沖都一萬騎兵也已馳入戰中,一路沖殺。而梁軍騎兵指揮使王彥章率部西突,卻也錯開了橫沖都,突離晉軍左陣防區,繞到了晉軍陣後,卻撞上了正在西行的晉軍輜重。 這一下可不得了了,晉軍兩萬輜重兵被梁軍所擾,看見梁軍旗幟,隻道是梁軍大軍來劫,倉促驚潰向東,竟奔至晉軍右陣的幽州兵後陣,輜重兵與三萬幽州兵互相沖撞,陣型大亂,周德威也約束不住。王彥章借勢掩殺,梁軍中軍賀環的步兵部卒也沖擊右陣,是以晉軍右軍潰敗,周德威父子竟死於亂軍之中。 有道是:胡柳陂下昆侖倒,亂兵從裡泰山傾。 梁軍中軍先亂,而後晉軍右軍意外崩潰,竟而陷入敗局。” 說書人慨嘆一聲,又拍了一下驚堂木。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大亂之時,又有變故,大太保橫沖都沖殺回援,找輜重及幽州兵殘卒詢問戰情時,部分潰卒直往北逃,隻說說部隊潰了,晉王已退過黃河。而大太保亂軍中便帶著一萬橫沖都朝北邊踏著堅冰直接過了黃河。也就是說,胡柳陂上,幽州兵潰,橫沖都走,就剩二太保及三太保晉王中軍尚全,左右軍湊起來也大概隻剩一萬多可戰之兵。”眾人剛聽晉軍優勢,一轉竟為敗勢,俱都驚了。 絳霄都女伶重重的哼了一聲,道:“大太保李嗣源可真是好太保好兄弟,王彥章突過了左軍,擾亂了輜重兵,重傷了幽州兵和節度使周德威,更把皇帝的銀槍效節都從馬直拖入死戰,而他的一萬橫沖都毫發無傷,這可真是巧了。”眾人沉默不語,各有所思。 說書人不料這絳霄都女子竟說出這般話來,頭冒冷汗,恨不得趕緊把這出故事說完,忙道:“這戰局萬端,身在局中,隻怕偶有迷糊,也是有的,大太保子李從珂,便隨在晉王軍中。這邊廂晉王正收集散兵,占據高坡,梁軍也想據住土坡高處地利,因此胡柳陂的最高坡便是晉梁必爭之地。 梁軍先到,晉軍隻能仰攻。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晉王,二太保,李從珂,銀槍效節都指揮使李建及帶兵奮力搶攻,竟硬生生將梁軍的硬骨頭吃到了嘴裡。梁軍被趕出高坡,也不死心,直接在山下對著山頭列陣,依然想與晉軍一爭高下。 晉軍稍事修整,派精騎騷擾,等到天色稍晚,梁軍饑餓待食,想要撤退回營時,晉王長槍一揮,銀槍效節都,從馬直,及收攏的各部兵卒,便隨晉王含怒沖鋒。此時便是胡柳陂晉梁兩軍決勝之時!” 登的驚堂木再響,眾人都興奮莫名。 “這沖鋒居高臨下,帶著山勢地利,踏出了獵獵塵煙,便似奪命的寒鴉,掠向山下梁軍陣地。而梁軍結陣良久,氣勢稍挫,正是此消彼長,此竭彼盈。 晉王,李建及,李從珂諸將帶兵一輪正麵沖鋒,晉王手起槍落,以一招“秦王破陣”起手,長槍刺中帶崩,三名前陣的梁軍步兵身帶皮甲,仍當不住晉王霸道的一槍,仰天便倒。晉王隨後一式“霸王扛鼎”,雙手前後上舉,挑起一名敵將,又架開了劈來的兩刀,後方銀槍效節都騎士長槍連劈,梁軍連斃三人,陣型已現缺口。 梁軍主將賀環命小隊補上缺處,苦苦支撐。這時北麵鼓噪聲起,升起煙塵彌漫,山上闖出一支鐵騎,竟是二太保再領一隊,高呼“鴉軍在此”,騎兵從北麵高坡沖下。 梁軍西向結陣,正麵已被沖亂,北側伏兵又發,二太保鐵騎還未沖到陣前,早已亂成一團。二太保沖到時,更是一觸即潰。 晉王及銀槍效節都突出了敵陣,反身再回,每蕩必決,梁軍陣型分裂,賀環也僅謀自保,枉顧其他。梁軍這一戰死傷三萬,全憑晉王所領的中軍力挽狂瀾,將眼見的敗局又扳了回來。 這胡柳陂先優後敗,再反敗為勝,驚險萬變,且晉梁士卒傷亡逃散,損失都過了三分之二,慘烈莫名,著實算是個不勝不敗之局。” 說書人剛剛說完“不勝不敗”,看見絳霄都兩人烏雲滿麵,便要發作,忙一拍堂木,道:“但是——梁軍敗卒四散,王彥章騎兵最終逃至入濮陽。而晉軍尚組織人力再攻,在月底拿下了濮陽城,因此算及後事,晉軍仍是勝了。 大太保乘冰過河,到達相州。後來才知晉軍攻克濮陽,便領兵到濮陽請罪。晉王見了大太保怒道:“我在河南攻城拔寨,大太保往河北乘冰過河,卻是當我死了麼?”大太保翻身跪地,不敢出聲。不過晉王念大太保兒子李從珂隨晉王戰有攻,以功相抵,隻罰了李從珂一大觴烈酒,此事便作罷了。” 絳霄都兩人聽到晉王李存勖的發落,倒也不再出聲。 說書人把這胡柳陂一戰說完,額頭上已經是出了細密的汗。胡柳陂之戰說完也就罷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晉梁四十年爭殺,要是挑大太保的不好,貶他功勞的,諸場大戰,除了胡柳陂大戰意外寸功未立,其他大戰如兩守晉陽,潞州夾寨,柏鄉大戰,幽州威懾契丹,德陽夾河之戰,滅梁的兗州之戰及千裡奔襲汴州,都有大太保李嗣源及其無雙悍卒橫沖都的汗馬功勞。這要是絳霄都兩位祖宗還坐著挑刺,故事就沒法說了。 不過說書人腦子活泛,眉頭皺了兩皺,四周看了一遭,看著金穀園的大匾額,清了清嗓子,有了計較。驚堂木又是一磕。 “這近事眾說紛紜,有些事小的也不好妄議。接下來,小的先說幾件史書上言之鑿鑿的趣事。大家看這對門的金穀園,這園子最先的主人可來頭不小,園子在歷史上也是大有名氣,歷有詩人憑吊。可有少年郎知這建園者麼?” 目光轉了一圈,便向胡覓顧無言這兩個有公子氣質的少年人望來。顧無言眼睛一亮,招手點頭道:“我知道我知道,是晉朝時候的石崇。” 那絳霄都伶人隻想批駁晉梁戰事,不讀什麼史書,此時便沒了聲息,和大家一處聽書。 那說書人點頭笑道:“這位公子說得對極。石崇可是西晉的巨富,父親為晉朝開國大臣,自己則官至征虜將軍。 此金穀園,便是西晉將軍石崇所建別館,雖說隻是別館,但是石崇建這別館的心思便是存心與晉朝的外戚王愷——也就是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之孫——鬥富,幾乎將自己半數的家財寶藏傾了此園裡邊。將這金穀園打造得奢靡萬方,珍寶如雲,屋宇宛如宮殿,莊園闊勝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