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小子、道人(1 / 1)

這是一塊廣袤的大陸,大陸真的很廣大,即使飛到萬丈高空,撥開所有雲霧,也看不到它的邊界,或許它就沒有邊界。   大陸有高大的山脈,也有廣袤的平原,還有還有廣闊深入地下數十丈的盆地。這些山脈、平原、盆地分布著大量的森林、草原、沙漠。奔騰的九條長河將這些山脈、平原、盆地、森林、草原、沙漠分割開來。   大陸的東麵,是一個地上皇朝,國號大楚。楚國很大,占據了大陸的整個東麵,將九條長河的其中三條南江、安江、北冰河都包裹了進去。其大,和大陸之大一樣,難以用詞語形容。楚國皇帝姓項,已享國三百又四年。楚國分四十道六百州三千六百七十縣。   楚國南邊的鎮南東道乾州龍溪縣,坐落在南江南岸,南岸有一支流叫龍溪,雖名為溪,卻有數百裡長,二十丈寬。龍溪縣恰好在龍溪和南江交匯之地,便以龍溪為名。   龍溪縣北邊有一座小山脈,綿延百裡,名曰齊山。其頭起龍溪河畔,其身盤旋於龍溪縣和其北的齊山縣,其尾沒於在北的齊北縣。山脈不高,其中數十山峰,最高峰不過一百丈。   在龍溪縣境北邊,齊山最高峰齊首峰下,有一個小山村,隻有十數戶人家。村人守著村邊的百來畝田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是勤勞,卻隻是勉強能果腹。   此時初冬,天氣尚不寒冷,山上尚是綠綠蔥蔥的,山邊、田地邊上的草地也隻是有些泛黃。南邊果然冷得慢,不然這村便要更為愁苦。   這日,太陽才剛剛從齊首峰露出,幾十村人便忙碌起來,燒火的、喂養牲畜家禽的、拿著鋤頭的,都紛紛動起來了。山村雖小,卻也是讓人感覺到熙熙攘攘的。   村內,一個總角少年牽著一隻黑水牛走出,路上邀約出他的小夥伴,招呼他們一起到草地上去。那些小夥伴卻沒有走上前去,因為他們沒有牛,隻能在家裡或者去地裡忙碌。   少年走出村來,身材麵目漸漸清晰起來。十三四歲的年紀,身長約五尺許,有些壯,卻不胖,臉許是被南邊的陽光曬得黝黑,卻又是亮堂堂的,劍眉,眼睛有點小,目光炯炯有神,嘴巴不大,上唇上部已經長出了一些短短的胡子。看著就是一個相貌普通的少年。而且,鼻子還有點塌了,便更是普普通通了。   少年身著白布短裝,布是普普通通的麻布,腰束一條黑色布帶子,帶上束掛著一個葫蘆,該是裝著水。下身套著的也是一條白色麻布褲子,草鞋,沒有襪子。再晚些時日,便會感覺冷了。   少年把牛牽到山坡的草地上,讓牛獨自吃草,這草地有十許畝大小,該夠這牛吃飽好幾十回了。自己卻是躺在草地上,望著那並不炙熱的朝陽,眼神卻是有些憂鬱。昨晚父親對母親說,今年收成不好,明年可能養不起牛了。   這牛,是少年出生那天,外公將家養的小牛犢送來。外公對少年一直很是愛護,因為他有五個兒子,卻隻有一個女兒,而少年卻又是女兒僅有的小孩。少年也很愛外公,小時經常隨母親去外公家,天天跟著外公屁股後麵,那時的老人和少年都很快樂。   牛兒陪伴少年十幾年了,少年把它喂得粗粗壯壯的。外公早已作古,牛便成了唯一寄托念想的了。少年舍不得賣牛,想到父母蹲坐地上憂愁的樣子,少年知道自己不能夠去改變父母的心意。   想到此,少年望向吃草的牛兒。他站起來,走過去,抱著牛脖子,輕輕的說道:“牛兒啊,你到了別人家那裡,可要勤快些啊。希望人家對你好吧。”   牛兒仿佛也聽懂了,回頭拿牛角蹭了蹭少年,眼神似也有些憂愁。少年卻更是憂鬱起來。   知是自己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少年便索性不想了,便坐在草地上,漸漸的頭腦便空洞輕靈起來,竟是似入定了。   此時沒有風。如果有人走到少年身邊,便會感覺少年邊上仿佛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風,不甚真切,卻是奇怪。   如果有人再往天上看,更會發現,一朵白雲快速的從天上飄過,煞是怪事。   白雲正經過少年上空,突然停下,仿佛少年把白雲拖住了。   少傾,一個人在草地邊上出現。束發戴圓形南華巾,穿直領寬鬆青色長道袍,著白筒雲襪,腳蹬青布圓口鞋,手把一白色拂塵,該是一道人。   那道人,臉尖,有些瘦削,小眼睛,高鼻梁,法令紋很深,上唇八字胡,下巴垂著稀疏三四寸長胡子,胡子和頭發都是烏黑。看樣子四十來歲的樣子。   道人忽的出現,如有人注意,便知此地本無有人,道人不知何處來,憑空的出現。   道人輕步走到少年跟前,短視著少年,卻是越看越有欣喜之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卻不叫喚少年。隻等少年醒來。   邊上吃草的牛兒看到道人走向少年,便也向少年走了幾步,似要保護少年,卻不敢再往前去。隻是站在那裡,哞哞的叫了好幾聲。   少年被牛叫聲打擾,慢慢的從那空靈狀態醒轉過來。卻見身前站著一人,他不認得道人,也不認得道袍,隻覺得這衣服料子看著便有柔滑質感,比自己身上這粗布衣服不知道好看多少倍了,便有些自卑起來。   看了幾息,少年覺得別人站著自己坐著,很不禮貌。便站起來,發現自己隻到那人肩膀腋下位置,便覺得那人好高。   少年低頭拱手,向道人道:“叔叔好。不知叔叔找我何事?可是有事問我?”   “叔叔?”道人麵上笑了一下,道:“少年郎,貧道口渴,想向少年郎討一口水喝。”   “貧道?”少年心想,“貧道是什麼人啊?”少年聰明,稍一思索便知貧道是自稱,卻是不知是什麼來頭,也沒有冒失的問向道人。   少年指著腰上葫蘆,道:“叔叔,這是我平日我所用水壺,有些臟了,要不到我家裡喝吧,家裡水乾凈。”   道人贊賞的看著少年,道:“不用了,這個葫蘆便可。”   少年猶疑了一下,便解下葫蘆,拔開木塞,倒了些水出來清洗了下葫蘆口,遞給道人。道人更是贊賞。   道人把拂塵插入後背衣領裡,拿過葫蘆,將其舉高,仰頭,葫蘆口便倒出一道水來,進入道人口中,卻沒有接觸葫蘆口。   道人喝足,便將葫蘆遞回少年,道:“謝謝少年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