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桿兵(1 / 1)

(四川)   秦良玉對其兄秦邦屏與其弟秦民屏說道:那吳顯是近日皇帝眼前的紅人且聽說其家境頗豐是江南的大族,此事亦是他由皇上提議讓你等率領白桿兵隨著他創建的江南備倭營北上支援遼陽的,你們二人要多多與他相處交好一番,說不定這樣也能讓咱們子弟兵能多一些銀響,聽說他手下的兵丁一年足足有十五兩銀子的餉銀呢。   秦邦屏與秦民屏聽聽到這話也是一驚,雖然白桿兵作為一隻精兵,但是其糧餉並不是很高,而且也一直不齊,要是自己子弟兵也有那麼高的銀餉,他們二人也不會再打勝之後放任自己手下士兵來劫掠戰利品,畢竟都是自己的子弟兵總不能既讓他們拚命又不給他們足夠的好處吧,他們要的其實也不多,隻要一人一年發夠七兩銀子他們就很滿足了。   秦邦屏與秦民屏連忙點頭直說一定與吳顯搞好關係。   (遼東沈陽)   奴兒哈赤聽著漢奸範文程的稟報聽完後便是一樂對莽古爾泰說道:“那明蠻子中出了一個叫吳顯的人組建了一個叫江南備倭營的玩意兒還叫了甚麼白桿兵與戚家軍聲勢浩大的意圖一起北上攻略我等,好笑不好笑?”   莽古爾泰聽到後頗為不屑的笑道:“父親您別逗兒子笑了,那明人若真如此歷害也不會被我們奪了遼東,你說是不是啊範文程?”   在殿中的滿人聽到這話都哄笑成一團,而範文程在一旁尷尬的陪笑著。   而眾多人中隻有皇太極出聲道:“父親兒子認為此人不得不防!”   奴兒哈赤聽到皇太極的話神色頗為不滿的看向他,但還是開口道:“吾兒有何見解一便說出來吧。”   而在大殿中的其他人也是神色不滿的看著他,主要也是因為去年發生的一件事使原本在奴兒哈赤的嫡長子禇英死後最有資格繼承奴兒哈赤的位子的嫡次子代善傾底失去了繼承權,雖如今代善仍擁有正紅、鑲紅兩旗人馬但已無繼位的可能。   而奴兒哈赤與其子嗣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要論到致理地方上全加起來也沒皇太極強,原來的歷史上由於奴兒哈赤的各項政令使得占據遼東的滿清始終無法突入到關內一步,其境內亦是由叛亂發生,而皇太極從小就聰慧過人不僅在打仗上不弱於奴兒哈赤與其他兄弟,在治理地方上也遠超他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皇太極繼位後大力發展生產,主導改革,提拔和招攬人才,招降明朝文武百官,重用漢臣仿效漢製,提升漢人地位,緩解漢滿矛盾,廢除奴兒哈赤時期苛政及弊政,完善八旗製度,雖仍未攻破山海關但擊敗林丹汗收復蒙古諸部,數次從草原繞路由突破長城來進攻關內,給當時的京直隸地區造成了不小的仿害。   而現在皇太極也初展頭角也掌握了正白旗,成為繼阿敏,莽古爾泰後的第三個竟爭者,所以皇太極開口後那二人會不滿的看著他。   而皇太極也不急燥不緊不慢的說道:“父親向來用兵如神,本身又是當世名將,而我大金勇士更是勇猛無比遠勝明軍故屢戰屢勝,這沈陽城便是例子,然而如今蠻明新皇登基用主動集結那江南備倭營與白桿兵和戚家軍定是有備而來。”   “父皇本身神勇無比,兒子我並不擔心,但是明人尚來狡詐我恐明人設計傷及父親還請父親明察,戚家軍與白桿兵在前幾年的薩爾滸之戰中雖未出現,但是在後續中依然擊退了我大金勇士數次,以保明軍後路不失,而戚家軍更是在當初入朝抗倭時的主力還請父親小心為上。”   奴兒哈赤聽到這話喜笑顏開聽到皇太極所提的薩爾滸之戰更是自傲無比,畢竟薩爾滸之戰是由他率領當時剛統一的女真各族的滿清以弱勝強大勝楊鎬率領明軍以此奠定了其滿族崛起之勢,而後聽到戚家軍是當初援朝抗倭的主力時,即便是奴兒哈赤的眼中仍然閃過了一絲忌憚,雖然他沒有參加那場戰爭,但畢竟他地處遼東總歸是多多少少了解過一些的。   於是他思索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吾兒勿慮為父知曉了,那穩委起見待半旬後等各旗人馬集結完畢便率各旗軍馬進攻遼陽,我們可乘騎兵之利在明軍之前先攻占遼陽,再依托遼陽堅城便可高枕無憂。”   在皇太極與其他幾人又恭維了努爾哈赤一會兒後,他便揮揮手讓他們下去去準備軍務等事。   而阿敏悶悶不樂地往自家府邸中趕去至於他悶悶不樂的原因,還是因為誰能繼承努爾哈赤的位置而煩惱,如今八旗中努爾哈赤掌正黃,鑲黃兩旗、大貝勒代善主掌正紅,鑲紅兩旗、他主掌鑲藍旗、三貝勒莽古爾泰主正掌藍旗、而四貝勒皇太極主掌正白旗、以及努爾哈赤長孫杜度掌主鑲白旗。   除去奴兒哈赤和已經失去繼承權的代善來看,自己好像與莽古爾泰,皇太極,杜度處於同一起跑線,然而杜度的關係與皇太極很好他們兩人已經結成了同盟,而莽古爾泰又是個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主,而自己呢因為自己的父親當初哪怕努爾哈赤已經幾乎統一了全體女真族但是他仍來心向明朝,甚至意圖謀反,後被努爾哈赤所察覺斬殺,而自己能鼓掌一鑲藍旗已經是很幸運了。   而皇太極自小就聰明伶俐打仗也不輸自己,由此想來那大汗之位是獨屬於皇太極了,想到這兒阿敏又鬱悶的喝了口酒,隻隨意叫了幾個人去安排出征的事宜。   (天啟元年二月九日京城)   經過快一個月的忙碌位於京城郊外安置各支部隊的軍營也已經修建完成而戚家軍,白桿兵,和江南備倭營也順利的來到了京城,出於禮貌吳澤自然約見了戚家軍的統領戚金,和秦邦屏與秦民屏。   吳顯坐在主位上戚金與秦邦屏、秦民屏各做左右兩邊。   吳顯開口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再加上各位都是我的長輩,我自是要請各位長輩喝酒的,來這是我們家自己私釀的酒還請各位長輩慢用。”說完吳顯一飲而盡。   戚金則是好奇地打量著吳顯,他身處江南自是知道吳顯乾了些什麼,亦知道很多從戚家軍傷殘的軍官與軍人也被他雇傭著去訓練江南備倭營裡麵的新兵充當教練都有足夠的銀響,這也算是了了戚金的一件心事,原本他還要擔心那些隻知道打仗的殺才以後該乾什麼。   戚金正打算把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時卻發現此酒味道綿長又強勁比自己以前喝過最烈的酒還要烈上不少,事實上吳顯的酒量也不好七瓶正常量的玻璃瓶裝的啤酒喝完他就醉了,隻不過哪怕是現代的啤酒也比古代的烈酒的酒精濃度高上不少,所以吳顯的酒量放在古代不能說萬杯不醉也能稱得上一句千杯不倒了。   而吳顯在穿越後也弄出了跟現代啤酒度數差不多的酒,這也怪不得戚金會覺得酒烈的很,而他看見吳顯用比自己手中的碗還要大上兩三倍的杯子一飲而盡時頗為佩服地看向他。   而坐在對麵的秦邦屏與秦民屏則不屑的看向戚金,秦邦屏對秦民屏說道:“那老頭能喝什麼樣的烈酒?待吾嘗嘗!”   還不待吳顯勸阻秦邦屏就把杯中酒一飲而盡,他張開嘴想放的狠話還沒說出來,臉就憋的漲紅半晌才說出句:“好酒!夠烈!”而戚金看到這兒不免得笑出了聲。   秦邦屏與秦民屏剛要開口罵回去,吳顯咳嗽了一聲後說到:“各位長輩,我們都受陛下之命集結部隊北上支援遼東,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遲早是要並肩作戰的,而在戰陣之上若是心有間隙這並非好事,小子此前也聽說過戚家軍與白桿兵,似乎略有摩擦,小輩敢問這是為何訝?”   歷史上無論是白桿兵還是戚家軍的戰力都不低,但是因為從援朝抗倭時兩家部隊就因為分工,人頭不均就結下梁子,在後續的屢次支援遼東中也是誰也不相讓,導致兩家的間隙越來越大。   一直到原本的歷史中遼陽淪現兩家部隊原本是一起北上支援遼陽,但是卻因為間隙不願意一起作戰隻能各自孤軍奮戰。   而即使這樣白桿兵與戚家軍都爆發出了不小的戰力,若不是有漢奸買通了炮手,炮擊白桿兵與滿清用人數優勢包圍了戚家軍後那結果還真不好說,即便這樣滿清那邊仍然付出了不少的代價至少萬餘人死亡對本就丁口不算旺盛的剛成立不久的滿清雖談不上元氣大傷,但也稱得上一句傷筋動骨了。   而吳顯的目的就是想借著此次機會把兩家的間隙給消除掉,再配上自己的江南備倭營好好的跟滿清打一仗,重創其銳氣。   在秦邦屏,秦民屏,戚金的七嘴八舌的講述中事情的真相其實也跟吳顯猜得不相上下,還是因為當初人頭分贓不均,因為當時入朝抗倭時士兵的主要銀響是士兵在戰場上收割倭寇的首級來跟長官換的賞銀,原本的基礎銀餉是不足的。   然而兩家部隊都缺錢,自然在戰利品上起了糾紛再加上白桿兵的軍紀不算太好,先是戚家軍那邊的人罵了過去,而白桿兵那邊又用四川方言罵了回去,兩邊就此結了梁子險些火並了起來,後續兩支部隊一見麵也是唇槍舌炮。   吳顯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沒別的灌酒就是唄,吳顯一直給秦邦屏,秦民屏,戚金三人灌酒,在喝了一個時辰後,除了吳顯是半醉的狀態其他三個人已經開始耍起了酒瘋,三人都脫光了上衣在地上廝打起來。   但是由於每個人都醉的差不多了拳腳上的力道更是軟綿無比,在三個人打累了直躺地上喘的時候,吳顯也裝酒醉的樣子對他們說:“咱們四人都受皇上之命都為皇上做事,區區一些銀子怎麼能壞為皇上分憂的大業呢?無非就是為了一些銀兩,我不才家大業大,又用了法子在海外賺了不多錢,日後白桿兵與戚家軍的軍餉我包了!”   原本秦邦屏,秦民屏就是想結交吳顯,看能不能賺點銀子,聽到這話即便是醉酒狀態下也是欣喜若狂,而戚家軍在戚繼光與張居正死後軍餉也逐漸不足了起來戚金聽到這話也是露出了笑容。   在最後的心神放鬆了之後三人就緩緩地睡了過去,直到這時吳顯才扶著椅子站起來,拍了拍手讓外麵的家將進來讓他們這三人安頓好。   男人們修復感情很簡單一起去吃個串,喝個酒感情就好了,再經過吳顯這一鬧在第二日三人醒來之後也便沒了脾氣在繼續爭論下去,再加上最主要的銀響問題也被吳顯承包了自然也就沒有了隔閡,雙方都道了歉後便約定回去約束底下士兵不會再出什麼問題。   在戚金走後秦邦屏,秦民屏互相扭扭捏捏的,似乎像想跟吳顯說什麼。   吳顯看到後便大方地說道:“長輩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了,日後在軍政上的事小輩還要多請教兩位長輩呢。”   秦邦屏在糾結了一會後對吳顯說道:“咳咳,子謙啊(吳顯字子謙),想必你也知道白桿兵的軍紀不算太好,這並非我放縱手下,隻是這朝廷的銀響從來未給足過,而這些士兵也是從我家鄉中招募的也算是我的父老相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也總不能讓他們隻賣命卻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每次打完仗我都會放縱他們,但他們歸根到底本性都不壞,還是錢不夠鬧的....”   (歷史上對於白桿兵的軍紀呈兩極反轉一說稱白桿兵為匪兵,又有說其軍紀堪比戚家軍從不騷擾百姓,對於戰力也是兩級反轉,在遼東站場上屢次以少勝多多次擊敗滿清八旗,在崇禎年間的皇太極入關時期也立了大功,但是之後由秦良玉兩次率白桿兵進攻李自成的戰役中都是死傷慘重雖然在第二次戰役中是因為友軍太過於笨所導致的失利,但這並不能改變其全軍覆沒的結果,於是在本書中采用折中的方式無論是軍紀還是戰力都取中間擋,戰鬥力的話比八旗精銳中的正黃旗、正白旗。稍弱一線但要比大部分的八旗要強,軍紀比衛所明軍,八旗軍強但比戚家軍要弱)   秦邦屏說到這臉色微紅許久之後說到:“此次出征前四川也是遭了天災,糧食雖說沒有到顆粒無收的程度但也受損慘重,而此次出征遼東又是路途遙遠,近日我營中的眾多士卒也跟我表示擔心在家鄉的鄉親害怕他們受冷挨凍,於是吾.....想向你多借些銀響來買些糧食寄四川給那些士卒的父老鄉親讓他們也能安心打仗無後顧之憂。”   吳顯笑著點點頭算回了他們的話。   沒過幾日在京中的白桿兵都額外收到了二兩銀子在經過了秦邦屏與秦民屏的解釋後便知曉了這筆銀子是於吳顯出的,並也知道了吳顯已經聯係了商會準備給自己的家人免費寄一些糧食與其他用品,於是平日裡麵操練起來都認真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