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幽靈邊州重見天,昏昏冽冽彩旗來(1 / 1)

同生太平天 離陽殘血 2942 字 2024-03-17

宋思成有自己的傲氣,“山海攜刀行,雪夜殺臨霏,西北出英將,百裡不留名”,不僅是說說而已,這是一次次從血海裡殺出來的赫赫威名,也是西北各部盟對這位神威將軍的恐懼和敬意。   不比朝堂上對宋思成兩級分化的評價,西北各部盟不但沒有因為宋思成的顯赫殺績而記恨對方,反而對其推崇備至,有的小部落甚至把其作為上天降下的神將來供奉,宋思成雖然平素殺戮甚多,但卻很少濫殺。   東梁王辱及其母,宋思成方才怒而殺之,克查思汗劫掠各部盟,還公然把宋思成的信使烹殺,當場辱罵宋思成,宋思成幾天後就滅了他的部族,西梁侯曾在高宇城盛情款待宋思成,還贈送牛馬數千,待其手下塔裡德反水作亂時,宋思成也敢違反朝廷律令,獨自帶著七百精騎星夜馳援,砍下塔裡德的頭顱懸掛在高宇城頭。   一報還一報,恩怨分明,忠肝義膽,俠骨其心,提到宋思成,西北部盟誰人不敬服,就連盛廷最大的敵人漠北可可多殊汗都不止一次感嘆,“盛廷不堪,吾所慮者,獨思成與顏耳”。   宋思成一心想要的是戰死疆場,追求極致的武功,而不是在朝堂上同朝官們勾心鬥角。當初朝廷下令要他回靈州平亂,他的第一反應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無所謂,反正我背後有靠山,除非皇帝親自下旨,不然誰也別想動我一個子。   行事匆忙,歷來邊軍調兵入關,都是隻用朝廷文書而已,最多加蓋幾筆閣臣親親筆蓋章,哪裡還用的著皇帝旨意,要是這樣,邊關將領個個都學你宋思成,還不亂套了。   平日裡就算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讓你是宋家的子弟,鐵打的皇親國戚,誰也犯不上去得罪你。可是如今情況十萬火急,關南世家的問題還沒解決,故太子又在蠢蠢欲動,天下可堪大用的軍隊沒幾支,關乎社稷安危,就你的精騎能打,能日行百裡,才調你入關,不然誰願意冒著武將做大的險。   可你宋思成還是意氣用事。   行,都知道你宋思成是忠臣良將,入關沒有異心,可以了吧,可也不能這麼付了大家的麵子,那還要我等這些閣柱眾臣乾嘛,乾脆所有人致仕還鄉算了,別待在朝廷上了,我們丟不起這個人,   為此朝廷信使硬是在營帳裡滯留了許久,雙方爭執不下。   宋思成不是傻子,沒有把握的事,他是絕對不會去做的,如果他是普通的世家子弟,他是絕對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抗朝廷命令,乖乖服命便是,反正天塌下來也有個高的頂著。   可是他是誰,宋家的旁支嫡子,旁支嫡子也是嫡子,宋家就兩個嫡子,還有一個好叔祖孫智性,他宋思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從不怕什麼明槍暗箭,就怕什麼時候沒仗打了,那他宋思成才乾脆死了算了。   隻是此番入關絕不隻是平叛那麼簡單,京城變故,神器更迭,多少人在暗中謀算,窺伺大位,都想撈上從龍之功。宋思成不是聾子啞巴,近在眼前的事還是他能看到的,沒看到連自己的叔祖都請辭賦閑在家,不就是怕卷入動蕩的朝局嗎。   自己貿然動兵入關,到時候,平了叛,朝廷收不收兵權還兩說,自己大概是沒法回關外了,打不了仗,自己真要憋屈死。要是和那些關南隴西朝臣攪到一起,無緣無故被扣上謀反的罪名,就算是宋家也保不住自己的這顆人頭。   再者,就算自己真心入關,朝廷就能對自己放心了?開玩笑,這些年來,自己自汙了多少次,朝廷明裡暗裡奪了自己多少兵權,自己還不是老老實實交了,不然,就憑自己不聽指揮,早就被罷官了,也是就朝廷靠著自己震懾西北,遲遲不敢動手,怕逼急了自己,改投漠北帳下。   不入關,朝廷又怕自己養寇自重,入了關,還要事事擔心自己和關南世家聯合,轉頭入京,改換新帝。這不是鬧著玩的,對別的將領,朝廷自然不擔心這種情況,但遇到宋思成就一點也不誇張,誰讓你背景滔天,別人調不動的兵你一下子就能調動,城外的皇城大營,有近一半是從西北調來的補足兵丁,京城裡也多的是宋家的門生故吏,要是讓你宋思成鉆了孔子,隴西世家哭都沒地去。   宋思成心知肚明,不然,他敢犟這麼久?也是拿捏了朝廷的心理,等著人家親自來求,才顯得自己入關絕無二心。   所以不到必要時候,宋思成是絕對不會隨便動用自己手下的兵的。   再者,這些精悍的百戰老卒,個個都是從漠北拚殺出來的精銳,培養起來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和時力,少了一個自己都要心疼不已。   更何況,要殺這些武藝不精的叛亂雜兵簡直是浪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相比在這裡鎮壓叛亂混取軍功,宋思成還是更加願意回到漠北去和車鮮五部鬥將,想到這裡,宋思成舔了舔嘴角,眼神裡閃爍著光芒,真是懷念和敵將賽乃木思鬥法的日子啊。   奈何自家叔公攛掇著自己,宋思成在怎麼不情願也隻能依著,作為多年撫養自己長大的親人,宋思成一直都是把孫智性當做親爺爺看待的,即便宋思成是在不情願,也不敢違逆了他老人家的意思。   在宋思成和朝廷陷入僵局時,一紙書信從關隴傳來,就讓不可一世的悍將宋思成乖乖南下帶兵平亂,除了皇帝親筆禦旨,宋思成誰的命令也不聽,除此之外,唯一能讓這位俠膽英豪讓步的,恐怕也隻有這位宋家家主了。   宋思成一到幽州,搖身一變,成了欽定的兩州總督,他二話不說,當即拿下陳河太守車子虎,斬了漕運督糧官南澄和一眾大小官吏。   消息上報到京城,諸位閣老便同被波及的世家打起了哈哈,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樣子可把幽州的世家氣壞了,但卻無可奈何,誰讓自己有求於人,隻能打斷牙齒吞到肚裡。   宋思成接著收攏各郡殘兵,下令各郡嚴守城門,不準出擊,禁止一切人進出,違者軍法從事。   在宋思成看來,幽靈二州動亂,滄河巨變隻是其表,人禍才是其根源,上下官吏串通一起,欺壓百姓,蒙蔽聖聽,引起災民怨怒,不殺貪官汙吏無以平民憤。而蘇誌隆這個反賊更是可恨,居然敢煽動暴民作亂,千刀萬剮都不為過,隻要砍下蘇誌隆的頭顱,這夥叛軍自然就會做鳥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