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平山,韓元峰端坐高處,看著手下一眾人恭恭敬敬,心裡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暢快,也不枉自己手段盡出,收攏人心。 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昔日齷齪伏人下,來日登高直坐王”,對韓元峰來說,手握生殺大權的感覺真的是太美妙了,不僅不必昔日受各級官吏的氣,也沒有人對自己頤指氣使。 難怪,即使歷代朝廷層層嚴厲鎮壓,仍然有這麼多的人想要造反,當然,要是眼前的幾萬官軍不出現在附近就更好了。 想到這裡,韓元峰開始頭疼起來,宋思成像是是瘋了一樣,帶著幾千精銳騎兵拚命絞殺濟活軍,不僅在雨陽郡擊敗了蘇誌隆的十萬軍隊,還一路從開通追殺到甚石鎮,如今距離平山已不足百裡,害得自己不得不放棄平山城這個大本營,遁入群崖林。 雖然韓元峰之前一直很想除掉蘇誌隆這個八元會的會首,畢竟之前八元會一直在和自己爭奪幽靈二州,其間二者結下了不少梁子,自己手下不少偏將還被對方給乾掉了,可是畢竟在麵對朝廷這一塊,大夥還是站在同一個站線上的,誰也不想在火拚的時候讓朝廷撿了漏。 韓元峰手下的人倒是憤憤不平,可麵對宋思成,大夥都蔫了,韓元峰也是一點信心都沒有,而且韓元峰也知道,沒了關南世家的支持,自己隻不過是個大號的流賊頭子而已。 自打自己詐開凱平山大營,就算是和關南世家徹底結下了梁子,沒辦法,權力的巨大誘惑固然是一回事,最關鍵的是他太清楚世家大族的遊戲規則,自己隻是一個棋子,人家隻是臨場用用而已,等人家把利益分配完了,立馬就能把自己弄死,既然如此,不如及早動手,左右搏一搏,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看看幽靈二州,之前原本自立的幾十個賊王,如今還剩下幾個,蘇誌隆算是厲害吧,在當地幾乎一呼百應,但有個屁用,一群雜兵,大半拿著鏟子榔頭,該打不過官兵還是打不過。誰讓宋思成這個瘟神來了。 細說天下英雄,東有桑賢蔡晨韋,南出泰鸞秦龜子,西兼王刀宋思成,北視直隸顏光行。 宋思成是何人還用多言,關外七雄刀聽說過沒,斬賊萬人屠知道嗎?隴北宋家聽說過沒?什麼,也沒聽說過,宋應山總聽說過吧。 宋家家主宋應山乃是四朝元老,內閣閣老兼直隸總兵馬史,太子太傅,皇帝親授其上殿不拜,避退群僚,是欽定的輔國柱臣,宰誌良臣,朝野上下無不贊譽。 宋思成的七千精銳騎兵號稱獨西域,曾經砍過西域東梁王的頭顱,屠滅過數十座城池,還曾把克查思汗王族的幾十個腦袋拿下來做軍中酒壺,朝中有不少臣工對此非議,認為宋思成殘暴不仁,肆意屠殺,不過大家多是在私下裡談論,沒人敢明目張膽地說出來。 君不見宋應山每天獨坐朝堂內,超然物外,資本是什麼,除了顯赫的家世,不就是有個戰功赫赫的好侄孫子嗎,平常誰見了都要高舉雙手口道,宋閣老身體尚好?大夥都得給麵子,就連皇帝也要照顧他的意見,總要是不是問一句,“亭林愛卿怎麼看”。 這年頭大夥都講求實際,文武雙全,是基本標配,就算不全,學個皮毛也行,沒有誰是單獨做文官武官的。 文武不分家,自古本應如此,文筆吟詩,頂破天不過是書呆子,隻會舞槍弄棒也是一屆匹夫而已,要上馬能打仗,下馬還能吟殤賦詩,這才算的事修成圓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樣樣都不能落下。 當然也隻有世家大族才有資本能這麼玩,平常人哪有那麼多閑錢,書都買不起,還敢練武,不是找死嗎。 世家能身居高位,力壓寒門,憑得可不隻是門第血脈,還得靠真本事,才能服眾,讓人老老實實給你打工賣命,就算是紈絝子弟,也能附和風雅,懂通刀劍,不然,就連及冠禮這關都過不了。世家貴胄,通天齊贍,可不是鬧著玩的。 宋思成也據說年少便身負異相,頭眉長厚過人,眉間直寬納梁,鼻梁錐高不可攀,其少年時便是有名的浪蕩子弟,平日裡常常帶著十幾個狐朋狗友勾欄聽曲,佩戴香囊寶劍,還總是當街打傷人,因為宋家家世顯赫的緣故,順天府尹也拿他沒辦法,往往隻能罰些錢匆匆了事。 這也讓族中宗老頭疼不已,偏偏他聰慧過人,還勇力超群,宋鄉明曾經評價他,“才力逼人,英果類其祖,可堪大用”。 這裡的祖指的就是前朝開國元勛宋車山,因為戰功顯赫被封為北地候,世鎮涼州,死後更是被抬進了武廟,乾元帝特釋其謚號良輔公王,後人有詩贊曰,“山公常冉歲陰山,悍馬不度月涼關”。 當初眾人聽得此言皆心懷嫌疑,雖然朝堂公認承認宋鄉明有識人之能,但大多數人都認為宋鄉明言過其實,認為他左右不過是想要為家族遮醜罷了。 大家懂的都懂,畢竟誰家裡沒有還幾個混賬子弟,平日裡吆五喝六,打架舞棒,勾欄聽曲算好的了,隻要不殺人放火就算給祖宗燒高香了。 古往今來,這世道多的是以權勢壓人的不肖子弟,隻要事情不鬧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不是這麼過來的,要不然各族高樓閣墻內那麼多醃臢事,誰管的過來,是換句話來說,家族裡要沒有幾個無法無天的紈絝子弟,便就算不上什麼顯赫的世家大族。 不過後來宋思成倒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鏡,德化三年,宋思成受命百夫尉,本來就和其他世家從軍子弟一樣,老老實實躲在後麵混軍功就好了,反正官位朝廷裡的族親會幫忙安排的。 而宋思成是什麼人,哪裡願意窩窩囊囊躲在後方,自小除了父母和宗長宋應軒外,他就從沒怕過誰,五歲上樹能打洞,七歲下地能玩銀槍,就連關隴頂級世家孫家家主孫智性的胡子都薅過幾把,三歲宮裡中秋宴會他敢當麵叫皇帝叔父,惹的皇帝大笑,就問這,你服不服。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宋家最大的旁支嫡子,還是孫智性寶貝女兒孫襄薌的唯一的子嗣,因為孫襄薌早年得了怪病,去世較早,父親常年出征在外,因而孫智性所幸做主把宋思成帶在身邊,十分寵溺,用他的話來說,“沒事,讓成兒隨便鬧,隻要不是謀逆作亂,出了事老夫來負責。”,對此,眾人也隻能羨慕宋思成氣運極好,如今看來,孫智性的眼光也未嘗不尖利。 正因如此,宋思成便有了十足的底氣,硬是從當時還是雍北都督的叔父手裡借來了三千兵丁,當天全軍換上黃白衣,每人隻拿五日乾糧,拿三日奔襲數百裡,直插項貴部族腹地,大敗齊市軍,手刃齊克爾汗王,從此名振西北二十三部盟,皇帝聞訊,於是親筆禦書牌匾,“山河表將,慶相折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