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前代8元自相亂,今有元峰知遁走(1 / 1)

同生太平天 離陽殘血 2726 字 2024-03-17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災禍波及之地,又豈止滄河一處,長江內外貫通千裡,黃河周泗,數百萬農夫勞役每日都頭頂烈日苦寒,饑渴難耐,汗流浹背。   下層的農夫一年辛苦勞作到頭,卻連飽飯都吃不上幾次,遇到個小災荒就得拋家棄子,賣兒賣女,淪為豪門的籍奴,漕夫的遭遇就更為悲慘,被官府當做兵丁戶籍騙取糧餉,戰時被放入先鋒營做送死的炮灰,脫戰了就被作為達官貴人的家奴,給人當賣死罪的苦力,淮河兩岸蒙冤告求無門的人數不勝數,秦淮河離得遠一點就能聽到窮苦人的哀嚎。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那又算得了什麼呢?   對上有朝廷繁重的賦稅剝削,對下各級貪官汙吏糧餉克扣嚴重,上下相互把持,把官吏的腐敗無能體現的淋漓盡致,更何況這些年天災接連不斷,朝堂黨爭愈發激烈,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地方豪族逐漸做大,這些情況哪裡是一下子造成的。   似乎是老天爺開了眼,誰能想到,大盛王朝昔日的戍北的重要兵源竟成為如今造反的主力軍,而朝廷此時也不得不依仗往日看不上眼的西北將門勤王平叛了,實在是天下可用的兵將不多了。   至於最後,隴西勛貴真的能老老實實放下芥蒂,與關南世家和好嗎?   開玩笑!   怎麼可能,自打隴西勛貴不講武德玩了一招金蟬脫殼,背後算計了關南群臣起,雙方的梁子就結下了,關南世家幾十年的辛苦謀劃直接落空,這麼多年的投資白白打了水漂,這成為了關南世家心中過不去的坎。   關南世家怎麼可能輕易罷休,估計也琢磨著怎麼對付隴西勛貴呢。沒看到他們把故太子一直攥在手心,知道京城大局已定,雖然我知道自己明麵上乾不過你,可私下也要惡心死你,朝廷處理不好舊太子的事,就始終在政治上存在巨大汙點,京城的那幾位也睡不安穩,不大出血,是別想我們交出故太子了。   為了安撫關南世家,朝廷也要做做樣子,最多給天下其他世家做一些表麵功夫,客氣一下就得了,可關南世家不但因此失了未來的政治資本,還陷入了被動局麵,這口氣,誰能咽下去。   因此除了安撫關南世家大族,朝廷就算是做表麵功夫也要做到位,不然容易給人留下把柄,更關鍵的是,還得找一位表麵功夫做的精湛的人,這人還得有足夠的資歷和威望,以及過硬的手腕,而且身世夠清白,不會和關內世家糾纏在一塊。   既敢殺人也敢動硬茬子,不怕擔責不在乎虛名,關鍵時候還能夠自願被拿來頂鍋。   除了宋思成,舍他其誰,孫智性先前有什麼要求,答應便是,先保住朝廷這桿大旗不倒才是要務,其他的恩恩怨怨可以留到以後再說。   宋思成和杜處虞雖然在那晚商議後雖然都言不再隨意動兵,但並不意味著接下來大夥什麼事情都不做,隻是換了個站隊策略罷了。   頭號賊寇交給別人來打,自己躲在暗處樂的清閑,順便撈點軍功,既然把壓力卸下來了,宋世成拿得起也放得下,既然開始擺爛,宋思成也不在矜持,為了保存實力,讓手底下少死幾個人,那麼柿子也果斷要撿軟的捏。   “取其要地,避其塞寨,攻其相結,分而化之,斷其信道,然後圖而謀之”,   幽州南地形崎嶇,雖不易騎兵展開,卻也間接阻擋了叛軍的蔓延之勢,   先前,杜處虞認為叛軍前期雖然席卷幽靈二州,引得關內動蕩,人心不穩。滄河兩岸起義之聲層出不窮,看似賊兵勢大難擋,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杜處虞曾多次向宋思成進言,賊軍向交而不互結,相通而各懷其意,相盟而不相助,相友而常奪其地,皆利不分位不明也。   “是故賊兵雖名有百萬,而義利不同,雖承先發之勢,而無明鏡之遠謀,貪小利而忘大局,是故後者反受其咎,困於二州不能自拔,實不足為慮,遲早必敗。”,杜處虞最後斷言不出三年,賊兵必敗。   宋思成深以為然,農民起義軍自身就有局限性,沒有世家暗地支持和能人相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   特別是八元會的叛軍,雖勢大而心不齊,內部人員來自三教九流,成分魚龍混雜,都是相繼逐利而無遠識之人,往往還未成事,會中各方便各自心懷鬼胎,想要奪取勝利果實。   八元會內部眾人相互爭權奪利幾乎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各部會首不知道換了多少次,封了多少個無用的王侯將相之位,夾雜在其中的腥風血雨,令外人都瞠目結舌,當真是徒增笑料耳。   當然這也是八元會的老傳統了,每每八元會於朝末天下大亂起事之時,總有老大手下的小弟想要取而代之,好不容易有人穩定了會內局勢,最後起義軍也元氣大傷,結果定睛一看,四周的官府大軍都集結完畢,好幾次八元會義軍都被包了餃子。   可以說八元會的這種操作給歷朝歷代的朝廷省下了不少力氣,以至於各處官府都會刻意蓄養八元會教徒作為打手,幫忙做一些各種暗地裡見不得人的骯臟勾當。   反觀韓元峰的,雖然他地盤不大,可是人家在自己的地盤裡是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凡是反對他的人,墳頭前的草都有一尺高了,而他也有本事,   麵對官兵,韓元峰一直避而不戰,幾乎見到官軍就直接跑路,連糧草軍械都不要了,沒到一個地方搶一個地方,隻要是對方給一定的糧草,他就立馬撤兵,特別是宋思成來了之後,韓元峰就像兔子一樣長了四條腿,一頭鉆進大山裡,這雖然對韓元峰手下士氣打擊很大,但他保存了實力,對此,宋思成不得不承認韓元峰這舉動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