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破潼關(3)(1 / 1)

回到唐朝當軍閥 褚斐 3766 字 2024-03-17

夜,大雨磅礴。   宮殿裡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一道閃電劃破天空,瞬間的明亮,照亮了房間一角,隻見一道身影蜷縮在那裡,他將腦袋埋於雙膝之間,兩隻手死死捂著耳朵。   陣陣歌樂聲,從外麵傳來。   李傑,唐懿宗李漼第七子,鹹通十三年(873年),受封壽王,賜名為“傑”。   一陣清脆的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伴隨著微弱的光亮,一道身影走到宮殿門外。   “殿下,您在裡麵?”   一連問了三聲,卻沒有任何回應。   殿門被緩緩推開,一名手拿燈籠的宦官走了進來。   “壽王殿下,皇上到處找您呢,您怎麼躲在這裡?”   宦官二十出頭,長得眉清目秀,他彎著腰,低聲問道。   李傑抬起頭,順著大門看去,不遠處的一座宮殿,此刻燈火通明,樂聲動人。   李傑今年十三歲,還隻是一名少年,但他那稚嫩的麵孔,卻有著許多成熟與穩重。   “洛陽淪陷,他還有心思在那裡玩樂,簡直豈有此理。”   李傑神色中帶著憤怒。   聽聞此言,宦官連忙回身看去,見沒有其他人,於是上前將宮門關上,這才折了回來,並且將手中燈籠裡麵的蠟燭給熄滅。   漆黑的大殿裡,兩人輕聲細語。   “殿下,宮中耳目眾多,萬萬不可亂言啊!”   宦官名叫劉福,和李傑關係很好。   李傑一臉憂愁,嘆聲道:“社稷不保,日後有何臉麵去見祖宗?”   劉福低聲說道:“殿下現在還是多關心自己的好。”   “你可是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李傑聽出了劉福話中的一絲不同尋常。   劉福隨即說出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   “田令孜以差遣神策軍做好準備,隨時挾持皇上西逃蜀地。”   話音落下,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劉福因此低聲道:“殿下,你有聽我說話?”   “殿下?”   此時,又是一道雷電劃破天際,亮光從大殿一閃而過,照亮了李傑,隻見他臉色一片通紅,雙拳死死握緊,全身顫抖著,雙眼流露出無盡的憤怒與殺意。   黑暗中突然升起亮光,又是看到如此可怕表情,劉福一時間受到驚嚇,忍不住驚呼一聲。   “壽王殿下。”   “壽王殿下。”   這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陣呼喊聲,許多宦官正在四處尋找壽王李傑。   劉福走到殿門往外麵查看了一番,隨後回身對李傑說道:“殿下久去不歸,恐是皇上派人尋找。”   “殿下,您還是快點回去吧。”   李傑點了點頭,慢慢站了起來。   走出殿門的那一刻,李傑臉上的神色,已經恢復了平常。   殿外,四處張燈結彩,富貴繁華。   殿內,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看和眼前的這一切,李傑不由想到了一句詞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壽王殿下,您快進去吧,皇上找了您好一會兒,已經有些生氣了。”   見李傑止步不前,隨同的宦官出言催促。   李傑點了點頭,正要進入大殿。   “參見中尉大人。”   李傑扭頭看去,卻是見到一行數人正順著青石路而來,站立四周的侍衛與宦官紛紛跪地呼喊。   為首之人,三十來歲,麵白無須,神色看起來嚴肅端莊,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卻能發現,此人目光中透露著陰狠與狡詐,讓人不敢直視。   李傑臉上立即堆起笑容,小跑著過去。   “阿父,你來的正好,陪我和皇兄喝酒去。”   李傑親密的拉著田令孜的手。   田令孜笑瞇瞇的說道:“壽王殿下,你年紀還小,莫要貪杯,對你身體不善。”   “阿父一來就出言教訓,真是讓人掃興。”   李傑撇著嘴,有些不高興。   田令孜笑了笑:“忠言逆耳,老奴也是為了殿下著想。”   鹹通年間,田令孜隨義父入內侍省做宦官。   起初,田令孜的地位很卑賤,後來任小馬坊使,負責管理州縣官進獻給皇帝的良馬。但是,田令孜讀過一些書,多有智謀。李儼為普王時,與田令孜很要好,兩人經常在一起玩耍,田令孜還要陪著普王睡覺。   李儼即位後,改名李儇,很快提拔田令孜為樞密使,使其由一個小宦官一躍而為四貴之一。(四貴指兩樞密使、兩神策軍中尉)。不久,又提拔田令孜為神策軍中尉,即神策軍最高軍事長官。   年僅十二歲的李儇貪玩好樂,對政務毫無興趣,於是將政事委托全部給田令致,並稱田令孜為“阿父”。   田令孜憑借著與皇帝的關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加以兵權在手,一時間成為政治中心人物。   田令孜性格貪婪無度,他大權在握之後,如果誰想做官,就必須走他的後門,向他送禮行賄。因為李儇年紀尚幼,無心政務,田令孜因此得以執掌朝權,任命官吏或賜予爵位,並不需要向皇帝匯報,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李儇利用長安左藏、齊天諸庫的金幣、賞賜樂工、伎兒,所費動以萬計,致使國用耗盡。田令孜給李儇出謀,將長安兩市中外客商的寶貨登記入冊,全都送入內庫,供內廷揮霍,如有商人不滿,向官府陳訴,就被送到京兆尹用棍摔打死。對此事,宰相以下的朝廷官員,誰也不敢有所議論。   田令孜的哥哥陳敬瑄,起初地位很卑賤,曾做過賣燒餅的師傅。崔安潛鎮守許昌時,田令孜為其兄請求兵馬使的職務,兵馬使是節度使鎮衙前的職務,掌握兵權,很有權力。崔安潛沒有允許。田令孜於是讓其兄在左神策軍供職,數年之間,就提升到大將軍的職位。   田令孜為了培植黨羽,安排自己的心腹去鎮守三川,向李儇奏請以陳敬瑄及左神策軍大將軍楊師立、牛勖、羅元杲等鎮三川。   荒唐的是,李儇竟然讓四人擊球賭三川,以賭球任命封疆大臣,把國家政事作為兒戲。最後,陳敬瑄得第—名,即任命為西川節度使,代替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的職務,楊師立為東川節度使,牛勖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陳敬瑄何許人也?他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的消息傳到成都時,很多人非常吃驚,根本就不知道陳敬瑄為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