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實驗堆竣工(1 / 1)

當研究成果發布到相關領域的科學期刊上後,再次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廣泛熱議。   這篇論文詳細講述了本次放電實驗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一舉突破了可控核聚變產能大於輸入能量,已經不能長時間穩態運行的困境,這是從此不再為能源發愁的標誌,也是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事實上,在常溫超導材料製造方法被公布的那一刻,可控核聚變就不再是天方夜譚,各國間的競爭,也從誰能先研究出可控核聚變,轉變為誰能先實現可控核聚變。   目前看來,準備充足的中國率先邁入這一領域。   廣大的同胞們歡欣雀躍,紛紛表達對祖國強盛的自豪與贊揚,但其他科技強國的民眾們就沒有這麼高興了,特別是目前還公認的科技第一強國--美國。   社交軟件上,無數人聯名要求官方給出一個說法,為什麼中國可以實現核聚變反應的持續進行,我們卻沒了什麼動靜。   當日,美國能源部就發了一條視頻。   美國核融合能科學辦公室主任萬達姆站在一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內,指著一臺設備說:“這是我們的激光核聚變裝置,一直以來,我們從未懈怠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工作,在獲得了常溫超導材料以後,我們第一時間進行了製備加工,目前才剛剛完成對實驗設備的更新工作,近日就會開展實驗,請大家相信我們,美國同樣也能很快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穩態運行。”   解釋完之後,萬達姆又麵帶微笑的表示:“對於中國在實驗中成功運行可控核聚變,我們表示熱烈的祝賀,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這一成果的出現不僅是中國的喜事,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喜事,這意味著人類終於擺脫了能源的桎梏,我們的未來是一條璀璨的康莊大道,在這裡,我也希望各國人民都能理性的看待這一問題。”   ...   十二月初,距離美國能源部發布視頻的時間僅過去一個半月,相關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宣布了他們成功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穩態運行,同時產能與投入能量比大大提升。   而此時的李天弈與田玉一起,跟隨盧行圖來到了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建設區域。   盧行圖在十一月當選中科院院士,在國務院的要求下,與另一名工程院院士共同擔任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項目負責人。   既然已經加快了聚變實驗堆的進程,僅靠原有的團隊肯定是人手不夠的,想要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要大量的人才,這種情況下,參與過核聚變項目的研究員就都成了香餑餑,特別是來自中科院和中科大的高精尖人才。   “盧院士,李天弈,田玉,你們好!楊建剛院士在裡麵,我帶你們過去。”   楊建剛的副手莊澤帶領三人走入一間已經初具規模的廠房中。   剛進去,李天弈就看到一位六十歲左右,國字臉男人專注的指揮著施工隊操作。   盧行圖快步走上前,沖他喊道:“老楊,怎麼樣了?什麼時候能搞完啊?”   聽到有人喊,楊建剛回過頭來,看到盧行圖後,眼神一亮,臉上浮現出笑容。   “來了啊,老盧,這建設速度還是很快的,隻是我一個人盯著也看不過來,你來了我就放心了。”   說完又望向跟在盧行圖身後的兩人,和顏悅色的說道:“你倆就是李天弈和田玉吧?年輕人,很不錯!”   見楊建剛如此平易近人,他倆也放鬆下來,打了聲招呼,來之前他們也聽過這位院士的傳聞,很厲害也非常和藹可親,但沒認識之前,壓力還是不小的。   真正參與到建設當中後,三人再次忙碌了起來,隨著國內外的材料一車車的被拉入園區,配套設施很快就搭建完成。   “都已經是臘月初十了,真快啊!各國的材料全都輸送完成了,這主體部分不知道春節前能不能搞完。”   忙裡偷閑,午飯時,李天弈跟田玉聊了起來。   “趕趕工應該差不多吧,之前預估的不是元宵節左右嗎,不過,沒想到這次他們材料交付的這麼快,施工進度也提前了。“   田玉擦了擦嘴後,回答著李天弈。   “我估計,在場的參與人員也都想盡快完成搭建,回家過個好年吧。”   不出所料,緊趕慢趕的情況下,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兩位負責人在所有參與者的目光下宣布,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竣工。   ......   “去年剛在家過了個春節,今年又回不來了,電話也聯係不上,唉!”   除夕夜,趙文清向田玉父母抱怨著。   兩家人今年在一起過年,此時,都坐在李天弈家的客廳裡。   “咚咚咚”   突然,一陣敲門聲響起,趙文清納悶的說:“這個點了,還有誰過來啊,老李,你去開門。”   “不會是小玉和天弈回來了吧?”田玉的母親猜測道。   李興國打開門,外麵站著的正是從建設基地趕回來的李天弈與田玉。   給了父親一個擁抱後,李天弈興奮的向沙發上坐著的三人喊道:“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沒想到吧,我們回來了!”   “這死孩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不知道打個電話!”   三人站起身,趙文清率先罵了一句,隻是說話的聲音有些哽咽,笑容抑製不住的洋溢出來。   “這不是想給你們一個驚喜嘛,保密條例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能打電話的時候,我們都已經準備登機了。”   一陣寒暄過後,兩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上了年夜飯,掛在墻壁上的電視,正放映著今年的最後一場新聞聯播。   李興國淺喝了一口酒,對著李天弈問道:“你們這次回來,是不是那邊的項目完工了?”   “嗯,估計一會新聞上也會講。”   果然,沒多久,電視上就傳來主持人的對這次項目的報道:“昨天,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完成竣工,中國聚變...”   看完相關內容後,趙文清和田玉母親對視了一眼後,望向兩人。   “我知道你們平時工作忙任務重,但今年開了年,你倆就都二十七了,你們兩個也在一起這麼多年了,我跟雪茵也商量過,我很喜歡小玉當兒媳婦,雪茵也認為天弈值得托付,要不,選個時間你倆把婚先結了?”   田玉聞言,羞澀地將頭低下,扯了扯李天弈的衣服,示意他來回答。   “我倆之前也商量過這件事,等到這次的聚變工程實驗堆點火成功,核聚變真正實現商用化了,我們就結,那時候空閑時間也多了,婚禮也能準備的充分一些,你們要是不放心,過幾天,我和小玉就先去把證領了。”   李天弈一邊解釋著,一邊想起了和田玉相識的經歷,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他也該給田玉一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