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父親的電話(1 / 1)

我見未來 淺池草龍 5620 字 2024-03-17

拉斯維加斯的確是一個旅遊之都,所有的吃喝玩樂全都替遊客想到了。槍,這個非常具有美國文化色彩的東西,在拉斯維加斯被充分的商品化,這裡有很多的槍店和射擊俱樂部。跑到拉斯維加斯來體驗槍支射擊,是很多旅客此行的必玩兒項目,其他幾個並列的項目就是賭博、表演秀和直升機遊覽。   趙宇軒一聽Alice想去打槍,頓時來了興趣,他很吃驚一個卡通版的16歲女孩,在她的行程安排中居然也會安排打槍這個項目,看來卡哇伊骨子裡還有些暴力傾向呢。   “好呀!”趙宇軒回答,打槍反正花不了太多時間,“我上午我來接你,咱們打完槍我請你吃飯,我記得我好像還欠你一頓飯。”   小蘿莉瞪著大眼睛,高興的使勁點頭,看上去是像是要把那兩隻大眼睛從眼眶裡晃出來。   大家在酒店門口告別,分別回自己的酒店,張叔這時把他們租用的車開來了,趙宇軒跟他們一起回到了威尼斯人酒店,取了自己的車開回自己的酒店。   剛進酒店房間,趙宇軒的父親打來了電話。   “軒軒啊!”   “爸,好幾天沒給你打電話了。”   “是啊,你在拉斯維加斯怎麼樣啊?”   “會議結束了,會議內容還不錯,我明天準備回波士頓了。今天坐直升機去大峽穀轉了一圈。”趙宇軒沒敢把今天出的事情跟他父親講。人總是這樣,報喜不報憂。   “爸,前兩天打電話你也不在,你最近怎麼樣,身體好嗎。”其實,趙宇軒的父親年紀並不大, 28歲生的趙宇軒,今年其實隻有46。   “我挺好,吃嘛嘛香。”老爹並不是北京人,但在BJ生活了20多年,也學著一口京片子。   “最近我被華生集團聘為首席科學家,今天他們剛把證書發給我,我特地跟你說一下。”老趙有點嘚瑟的意思。   趙宇軒隱約是聽說過這家公司的,應該是做基因工程方麵研究的。   “他們公司很大,已經上市了七八年,做基因檢測和基因工程。”   “我想起他們了,上次有一個胎兒基因編輯的事情,就是他們搞的吧。”趙宇軒說的是前些日子報紙中報道,華生公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編輯了人類胚胎基因,誕生了兩個基因編輯人,這是國際上首例公開報導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並且誕生下孩子的案例。當然,孩子不是中國人,也沒在中國境內誕生。至於胚胎的基因編輯工作在哪裡做的,也沒有說。   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科學家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引發了對基因編輯可能性的探索,即通過改變DNA序列來治療疾病或改變特征。然而,直到1990年代,基因編輯技術才真正開始發展,盡管當時的編輯效率較低。   CRISPR-Cas9技術的發現在2012年為基因編輯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這項技術使得科學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進行DNA的刪除和插入。CRISPR-Cas9的出現不僅加速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也引發了關於人類基因工程倫理和社會影響的深入討論。   由於人類基因有31億個堿基對,排列組合過於龐大,雖然可以做到對某個基因進行編輯,但修改後能改變什麼,或者同時還會改變什麼,人類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把握,一個問題是由哪幾個基因決定的,這幾個基因同時又會影響哪些問題,人類並不清楚,在沒搞清楚這些問題時,針對人的基因編輯風險巨大,所以針對人的基因編輯受到一定的限製。例如,許多國家禁止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隻允許基因編輯工具用於非生殖的成年細胞。在一些國家,使用人類胚胎進行實驗是犯罪行為。在加拿大,違法編輯人類基因組可能麵臨最高10年的監禁。澳大利亞對基因編輯研究的調控更加嚴格,違法者可能麵臨15年的監禁。   另外,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倫理準則是,基因編輯後的囊胚體外培養期限不得超過14天,且不得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係統。   中國對於胚胎基因編輯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倫理指導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之一,將基因編輯、克隆的人類胚胎植入人體或者動物體內,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此外,《民法典》也對與人體基因相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作出了規定,包括基因編輯在內的相關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中國科技部和衛生部門製定的《人胚胎乾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明確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必須遵守14天法則,即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   就是編輯可以,不能生下來。   別忘了,趙宇軒也是擁有基因工程學士學位的,這些事他是知道的,他除了和老爸經常討論這些問題之外,也會和他們同學們討論這些。   人類乾預基因由來已久,從人工育種,到轉基因,到基因編輯。   傳統育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方法,通過自然或人工授粉將不同植物的遺傳物質結合起來,以產生具有所需特征的後代。這個過程可能涉及到數千個基因的重組,需要多代選擇以確保所需特征的穩定性。傳統育種依賴於植物自然的遺傳變異和育種者的選擇。   轉基因是指將外源目的基因轉移到受體生物中,使之產生可預期的、定向的遺傳改變。轉基因作物通常涉及將外源基因片段整合到目標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以實現新增或改變特定基因表達的目的。   基因編輯是一種現代技術,允許科學家們在DNA水平上進行精確的修改。通過添加、刪除或替換植物基因組中特定的DNA序列。這種方法比傳統育種更快速、精確,可以在不引入外來DNA的情況下實現特定的遺傳改變。   由此可以看出,基因編輯具有更安全、更高效、更準確的效果,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華生公司能做基因編輯,並能在其他國家生下孩子,看得出他們的膽量和能量,盡管內情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爆料出來,也能看出他們事後公關的能力,公司並未因此受到牽連。華生公司的野心可見一斑。   除了基因編輯,華生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供應商。基因測序是基因工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對基因工程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基因測序可以幫助人們發現和鑒定目標基因,從而進行基因的克隆、表達、轉移、編輯等操作,創造出具有新功能或改良性狀的生物體。基因測序可以通過分析和比較不同生物體的基因組結構和功能,從而揭示生物體的進化關係、遺傳多樣性、基因調控等機製,為基因工程的設計和優化提供理論指導。基因測序可以幫助人們評估和監測基因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從而保證基因工程的質量和可靠性,避免或減少基因工程的潛在風險和負麵影響。   比如通過全人類的基因測序發現,人類99.9%基因是相同的,隻有少量基因是有差別的。通過對不同人群的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進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所有非洲以外的人群都是來自非洲人群中的一支。這些研究表明,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並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盡管存在一些爭議,例如基因突變速率的不確定性和樣本采集的廣泛性問題,非洲起源說仍然是目前學界的主流學說,並且得到了大量分子生物學證據的支持。   另外通過基因測序和疾病對比,可以得知基因和某種天然或後天的疾病的關聯關係。能夠清楚的認知這一點,是可以幫助人類抵禦疾病、避免生病,總體上將會使人們的健康壽命增加,提升人類的生活水平。比方說,人們現在已經明確知道,“一針致聾”和“一巴掌致聾”跟某種基因有必然的聯係。   “一針致聾”主要是線粒體基因12SrRNA(MTRNR1)導致的。這個基因是標準的母係遺傳,也就是說線粒體基因12SrRNA來自於母親,即母親若攜帶有該突變基因,那麼兒女也會有。這個基因突變會使得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形成與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慶大黴素)的結合位點,從而導致藥物性耳聾。對於篩查出這個耳聾基因遺傳,家裡所有女性都應該避免接觸耳毒性藥物。就是說,帶有這種基因,使用類似慶大黴素之類的藥物,必然可以導致耳聾發生。   而“一巴掌致聾”是指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癥,是由SLC26A4基因突變導致的內耳病變,患者的內耳結構發育異常。這類患兒在出生後並沒有聽力下降,但是某一天突然間摔倒了、頭被球撞到了、不小心從自行車後座上摔掉下來,很可能就突然失聰了。也有些孩子是因為被扇了一巴掌,頭部的劇烈震蕩會引起內耳毛細胞的損傷,迅速產生聽力損失,可能從正常聽力突然間完全聽不到,也可能是一部分聽力損失。對於早期發現SLC26A4基因攜帶的孩子,終生都要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頭部的撞擊性運動。   所以通過基因測序,如果發現家人有這類基因,可以提前知道並有效的防治。   隨著研究手段的發展,計算機算力的增強,基因的一個又一個的秘密將被揭開,這也許是好事,至少在醫學界有了更多的應對疾病的手段,而且這種手段可以從根本上消除這類病癥的發生。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倫理問題,疾病治好的同時,有可能帶來另一種疾病,你是治還是不治,這種行為是治病還是致病,人們還沒有從哲學、法律、倫理等各個層麵去解決。   基因工程直接挑戰人類自身的生存模式和生存空間,甚至挑戰哲學三大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如果你是我編輯出來的,哲學對生命的解釋就會分叉,傳統的生命將繼續追尋傳統的答案,編輯生命答案已經放在桌子上了。   “爸,那你在華生集團負責什麼?”   “所有技術工作的總指導。”作為頂級科學家,有的時候也是需要點虛榮的,老趙尤其喜歡在兒子麵前顯擺,因為他發現,父親的顯擺在兒子麵前很快會變成另一句成語,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就算是死在沙灘上,他也很高興兒子成為這股沖過去的後浪。做父親,要有做父親的覺悟。   “那您在學校的工作呢?”   “學校繼續留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公司裡邊每周隻要去兩次,時間很靈活。”   這對父親是個好事,父親是清北大學基因工程專業的頂尖科學家,無數發明和專利,40來歲已經發表了很多有重大影響的論文,也帶了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趙宇軒更希望父親能有時間離開實驗室,搞出更大的動靜來。   “那我應該恭喜您啦!”   “那必須的,公司可能下個月要參加一個在美國的會議,我應該會一同前往,到時候我去看你去。一個人在外麵多注意安全。”   “好的,您來了我請您吃飯,我贏錢了。”兒子有另一種炫耀的方式,這個父親不會。   趙宇軒和他父親沒有一般家庭的那種代溝和隔閡,兩個人更像是朋友、師生或是哥們。趙宇軒的父親也是個長不大的性格,如果不是一直保持一顆少年般的好奇心,他在學術上也不會有這麼高的成就。   趙宇軒對父親所研究的方向挺感興趣,以前他鼓搗有形的東西更多,當他知道基因這個概念後,一直在積蓄力量,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這個領域展示實力。   掛下父親的電話,趙宇軒開始收拾起行李,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值得收拾,主要是幾件換洗衣服。趙宇軒喜歡整齊,有計劃、有邏輯、井井有條的生活,他不喜歡隨性,所以他的房間和宿舍總是收拾的整整齊齊。即使他拆家的工具也會被他整整齊齊的掛在墻上的洞洞板上,他喜歡那種整齊的韻律美,那種和諧會讓他身心愉悅,效率倍增。   對了,行李中多了兩樣東西,航空公司給的支票和VIP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