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的槍神(1 / 1)

我見未來 淺池草龍 6428 字 2024-03-17

趙宇軒留了Alice的微信,早晨10點他就開車來到了威尼斯人酒店大堂門口。Alice今天又換了一身衣服,牛仔係列配皮夾克,下麵一雙厚底的帆布球鞋,做好了上射擊場的準備。帆布球鞋的鞋底著實比較厚,讓趙宇軒害怕她走路會崴到腳。   雖然昨天經歷了那麼驚險的一幕,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但張叔和王媽還是不放心的跟來,趙宇軒並沒有在意,讓張叔王媽坐在了後座,Alice坐在了副駕駛,他們按照地圖,找到了拉斯維加斯最大的一家槍店-- BattleField。   這家槍店坐落在拉斯維加斯主街西側那條路上,院子非常大,院子裡居然停滿了各種悍馬車、裝甲車、坦克,甚至還有直升機。這在國內是很難想象的,私人公司可以堂而皇之的擁有這麼多的軍火,其中甚至有一輛M1坦克,途著綠色的塗裝,而不是在伊拉克的沙漠色塗裝,有這家夥鎮著,那場麵還是蠻震撼的。   其實,趙雲軒不知道的是,美國的公司和個人是可以購買退伍坦克的,但需要做背景調查、無犯罪記錄或精神病史,坦克的用途也被限製於收藏、觀賞和娛樂,你是不能用來做商業或軍事用途的。而且坦克也是被拆除掉武器的,當然炮管會留下。而且這種坦克價錢也不貴,通常是在幾萬到幾十萬美元,跟買一輛老爺車的價錢差不多。   美國槍支文化已經深深根植在美國文化的骨髓裡。槍支在美國被認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義的圖騰”,是美國歷史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美國人對槍有著特殊的感情,槍支管理的鬆懈與美國歷史和美國特色的價值觀是緊密聯係的。美國人擁有槍支數量驚人,美國人手中大概有三億支槍,平均人手一槍。經常可以看到電視中有一些射擊比賽,參賽者是五六歲的孩子和七八十的老人,把各種槍械玩兒得爐火純青,槍對他們來講即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玩具。這種文化全世界大概隻有美國才有。   美國社會存在著“擁槍派”和“禁槍派”的分歧,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利益。其中,全美步槍協會是“擁槍派”的中堅力量,該協會強調公民持有槍支是聯邦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並宣稱要堅決反對國會通過任何限製槍支買賣的法律。該協會不僅代表了槍支持有者的利益,也代表了武器生產商和銷售商的利益。執法機關和司法界人士都主張加強槍支管理,他們認為,雖然槍支可以作為公民自衛的手段,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槍支更多地被用作犯罪的工具。因此,要想加強社會治安,必須加強對槍支的管理。   總之,美國的槍支管理問題是一個復雜而有爭議的話題,涉及到美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等多個方麵。美國的槍支管理現狀是槍支數量多,槍支暴力多,槍支管理法案少,槍支管理效果差。   在美國各州都可以買槍,但是由於每個州的法律不一樣,買槍的限製也不同。管理比較嚴的是加州、夏威夷、紐約州、麻省、康涅狄格州、伊利諾斯州、馬裡蘭州和新澤西州。不同州對於隱匿攜帶和公開攜帶的槍支有不同的許可要求。一些州允許隱匿攜帶而無需許可證,而其他州則可能要求持有特定的許可證。在某些州,槍支可以在公共場所攜帶,而在其他州則可能被限製或禁止。也有些州甚至允許在校園內攜帶槍支。   美國槍支管理政策導致美國成為了玩槍的天堂,大量華人移民到美國後,首先就會去享受這種在祖國難以得到的體驗,很多人也會去購買各種槍支,加上華人新移民比較有錢,自保意識也比較強,買槍就成了華人新移民中一個獨特的現象。   趙宇軒和Alice兩人在院子裡看完各種大型設施,就走進了槍店的大堂。張叔和王媽便在外麵車裡等著,也不來打擾二人的遊玩。   趙宇軒對槍械也是十分喜愛,雖然他沒有打過槍,但以他過目不忘的能力和超強的機械思維邏輯,他熟知大部分槍械信息和結構,甚至對一些槍械的分解和組裝也有了解。有機會體驗射擊的樂趣,對一個不到18歲的大男孩而言,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種旅遊景點的槍械店,主打一個豐富多彩。槍店大堂墻上掛滿了幾十種各類沖鋒槍和步槍、櫃臺裡放滿了各式手槍、地上堆滿了幾十種機槍,店裡麵長的、短的、各年代的、民用軍用的槍支全部都有。甚至還有一些小型火炮。   趙宇軒一眼看到了號稱希特勒電鋸的MG42機槍。這種機槍堪稱經典,自從二戰納粹德國軍隊裝備後,迄今世界上還有軍隊在裝備這種機槍及其後續產品,原因就是簡單、可靠、射速高、輕重兩用、高低通用,所以叫通用機槍非常貼切,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提出這個概念。它發射7.62x57毛瑟子彈,在戰場上堪稱對手的噩夢。他最大特點就是那沖壓而成的有明顯圓角方孔槍管護套,一鍵換槍管的設計,以及巨大的拉機柄,全身上下無比和諧,充滿暴力美學。一種槍械成為別人效仿的範本,並且能夠長盛不衰,這充分體現了幾十年前設計師們對戰場的理解、對射手的理解和對機械工程的理解。沒有很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實現手段,是很難有遠見性的設計出一種不被時代淘汰的武器。   除此之外,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槍都有。至少CS裡麵用的槍都能找到。趙宇軒趕緊拿出手機,拍了些有典型意義的槍,發給了阿Sa。   這麼多槍讓趙宇軒應接不暇,而此時Alice卻在看各種各樣的手槍,這裡手槍也有幾十種。兩人這時商量起選什麼槍。趙宇軒其實每種槍都想玩,但是種類實在太多了,他看到了一個套餐,裡麵有十來種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槍支,他就定了這個1500美元的套餐。這對於一般遊客而言還是挺貴的,但作為空中英雄不是剛發了點小財嗎,所以他有理由犒勞一下自己。   Alice選擇了一個手槍套餐,他選了十幾把長得很漂亮的手槍,趙宇軒終於親身體會到一個道理,女孩子隻看外表,不看性能,連挑選武器都一樣。那些手槍的確做得很精致、很和諧、也很漂亮。基本上都是小小的,女孩子一手可以拿得住的那種。   兩人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走進了設計場內部,在準備區有兩個工作人員負責給他們選中的槍裝填彈藥,他們穿著迷彩裝和高筒靴,一副特種部隊精英的打扮,加上歐美人健碩的身材,還是蠻有壓迫感的,這也增加了臨戰前的緊張氣氛和兩人的期待心情。   兩個人是先後分開進行射擊的,原因是因為要互相給對方拍照。每個人都被要求帶上了耳罩,因為在封閉的空間裡槍聲會顯得格外的響,碰到大型槍支射擊時,沒有耳罩耳朵不震聾也會有一段時間失聰。   Alice不像表麵看的那樣蠢萌,她做起事來是很認真,並且領悟力和接受度非常高。在工作人員指導和她實踐之後,Alice很快就打得像模像樣,並且當靶紙拉回來的時候,彈孔基本都能上靶,打過手槍的人都知道,盡管距離隻有不到20米,要做到槍槍上靶並不容易。所以聰明的孩子不僅僅學習上表現出眾,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的與眾不同。   趙宇軒拍照水平一般,基本上是以量取勝,室內光線不算太好,好在現在的智能手機的計算攝影還過得去,他給Alice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甚至還拍了些慢鏡頭,回放的時候居然隱約的能看到子彈出膛的一瞬間。   Alice打完槍,指著一支GLock26說:“我喜歡這槍,我要去買一支。”   GLock26是一隻比較小巧的防衛型手槍,裝有10發子彈,在GLock係列手槍裡是容量比較小的。往往有人理解GLock手槍是按裝彈數命名的,因為最著名的GLock17正好能裝17發子彈,但其實Glock的命名都是根據它的專利順序來的,GLock17是因為這支槍是GLock公司第17個專利。因此,GLock26也應該是根據GLock公司第26個專利製造的。   現在輪到趙宇軒開始射擊了。雖然他之前沒有摸過槍,但他上手很快,他有很好的槍感。他的套餐是從手槍開始打,MG42機槍最後打。   先打的是Glock17這隻經典的俗稱塑料槍的短行程手槍。這支槍很輕,比全金屬的手槍要輕很多,射擊時後座力也很小。它非常的安全,它的保險裝置很獨特,不像傳統手槍一樣,外部有擊錘和保險等裝置,它的三個保險機構全在槍支裡麵,如果你不手持這支槍、手指不壓到扳機上、扣動扳機沒有一定行程,這三個保險裝置都不會被解鎖,所以這隻槍攜帶在身上,或者跌落在地上,都不會走火,這在當時是一項非常獨特的發明,所以這種槍被警察和安保人員大量使用。但由於其聚合物槍身耐用性顧慮和槍支成本等諸多因素,這支槍並沒有被軍隊廣泛使用,最多就是特種部隊中的個人選擇。   但正是這種簡單的操作方式、極高的安全性和大容量的裝彈,使家庭用戶也十分喜歡這隻手槍。   趙宇軒前三發子彈還在找手感,甚至還是雙手持槍,打完三發後,他已經適應了槍的後坐力和抖動規律,他開始單手持槍射擊。當時十七發子彈打完之後,他要求把靶紙搖回來。每個人一個靶道,每個靶道有個電動控製距離的半身靶,靶紙搖回來時能看到一個拳頭大的散布的彈孔集中在半身胸靶的頭部,其中有三發離這個拳頭稍微有點遠,也許是雙手持槍試射的效果,單手快速射擊反而散布更小。雖然靶紙離發射位置隻有不到20米,但是對於第一次摸槍的趙宇軒而言,打出這個散布也是十分驚人的。   工作人員問他之前有沒有打過槍,趙宇軒表示這是第一次,工作人員也十分驚訝,連連稱贊趙宇軒的槍法。   為了能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成績,趙宇軒要求工作人員每換一支槍就換一次靶紙。一般來說在這種地方打槍靶紙隻有一張,十幾種槍往一個靶子上招呼的時候,基本上是看不出來不同的槍打的效果。   工作人員又換了一張新的靶紙,將裝好子彈的沙漠之鷹遞了過來。這支.50口徑的槍很重,至少有兩隻Clock17的分量,如果是玩具的話,沙漠之鷹就像是工程機械。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和後座力,宇軒打完了7發子彈了。靶紙拉過來一看,散布還是隻有拳頭大。因為沙漠之鷹是.50口徑子彈,7發彈孔基本上都連在了一起了。沙漠之鷹的後坐力真的很大,能打出這個散布,不僅僅是要靠瞄準能力、手腕能力,有的時候是靠你對槍的感覺,把握反作用力的大小、槍口晃動間隙以及泄去後坐力的方法。所謂事半功倍,站好姿勢、使勁瞄準、穩穩地扣扳機,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有對槍特性有了解的人打得好。你看美國西部槍手出槍到射擊1秒鐘都不到,沒有一個人是擺出姿勢瞄半天,全是靠大量子彈和實際訓練出來的,最後基本靠感覺。但是對於沒有玩過槍的趙宇軒而言,那就是天賦。工作人員比剛才還要驚訝,因為基本上沒有人在這個距離上單手7槍打出這個散布。雙手也不行。   第三隻槍是MP5,這又是一支德國神槍。這隻槍從它誕生到現在已經50多年,槍型基本沒有變化,使用標準9毫米手槍彈。MP5充分體現了德國設計和德國製造的精湛,槍身簡潔、和諧,沒有任何多餘和累贅。它的左側拉機柄也是它的一個顯著特點,這可以使得射手在右手不離開握把和扳機的情況下,用左手拍擊拉機柄完成上膛而直接進入擊發狀態,由其在近距離作戰時,這一點點效率上的差別可是要人命的。而槍栓在右側的槍械就麻煩很多,或者是把射擊手離開握把去拉栓,或者是用左手從槍下掏過去上膛,最明顯的就是AK係列的左手拉栓動作,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別扭,還有人覺得那動作很瀟灑,危急時刻瀟灑隨時會變成代價。趙宇軒很喜歡左手拍槍機的那種爽利的哢嚓聲和簡潔不宜出錯的動作。   MP5是打三發點射,這隻槍的後座力非常小。同樣是9毫米子彈,他一個手打都可以打出很小的散布,這麼精致的槍械,槍栓滑動時絲毫感覺不到軸向的振動,兩手握持射擊時,絲毫感受不到槍口的跳動。當靶子拉回來的時候,子彈散步居然還是拳頭大小,這次的靶子已經拉到了25米左右,比剛才的手槍要遠一些,而槍的散布卻絲毫沒變, 30發子彈已經把胸靶的頭部打出了一個拳頭大的洞。工作人員這時已經開始懷疑趙宇軒說他從來沒有打過槍的真實性,雖然槍夠好,但是能打出這個效果,這不是初學者該有的成績。   下一支槍是M4A1突擊步槍,這應該是美軍製式的短突擊步槍。是越戰期間開始使用的M16突擊步槍的後續發展型。這隻槍比想象中要短小一些,采用了可伸縮的槍托, 30發彈夾,占孔式瞄準。傳統瞄準具的缺口加準星,雖然視野更開闊,可是瞄準速度沒有占孔式高,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精度也稍差。 MP5和M4A1都采用占孔式瞄準。   這支槍趙宇軒采用單發射擊,從第三發開始,他就適應了槍支的後坐力和槍口抖動,然後他就開始了像連發一樣的快速單發射擊,占孔內的靶子一動不動。當看到靶子搖回來時,大概30米遠的靶子還是被打出了一個雞蛋大的洞。   連突擊步槍都能打成這樣,其他帶瞄準鏡的就更不在話下,一支巴雷特打的靶紙上,5發子彈隻有一個彈孔,距離太近了。隻有打雷明頓的時候,打出了一片彈孔。最後的MG42趙宇軒完全隻是在體會掃射的快感,幾秒鐘就把100發子彈傾斜了出去,誰還管靶子在哪裡。   “爽!”趙宇軒由衷的感慨,遊戲跟真家夥不能比啊,以後要找機會再玩兒。   趙宇軒得到了幾張靶紙,他把有意義的留了下來,寫上了槍的型號,並拍了照。然後和Alice兩人互傳給對方拍的照片。   趙宇軒將幾張打槍的照片和打槍結果的照片發給了阿Sa,同時看到阿Sa剛才已經回了微信。   “真家夥?”   “當然,給你看我的靶子。”   “多遠?”   “二三十米吧”   “厲害嘞,我去顯擺一下,說我保鏢有多厲害,看誰敢欺負我,我的保鏢有真家夥!”女生不管多兇,還是希望有人罩著。   轉眼趙宇軒就看到阿Sa在朋友圈裡發了一組照片,標題是“我的槍神。”   不小心掃到了Alice的朋友圈,居然發了差不多的一組照片,標題也是“我的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