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芝蘭舊事(1 / 1)

照影曲 林遇澤 3868 字 2024-03-17

姝妃曾與我坦言,語氣無奈道:“若平庶人係鬼胎,我亦有法子勸慰陛下。然則——”怫鬱吐出一口氣,搖搖頭,甚是遺憾,“隻怕處斬亦好過入樂善堂。”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記載鬼胎:因婦人素體虛弱,七情鬱結,氣滯血凝,沖任經脈壅滯不行所致。《傅青主女科》:“腹似懷妊,終年不產,甚則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   早先,許婕妤曾入樂善堂一月服役。一月之後,被放出來,許婕妤已然體無完膚,麵容憔悴不得見人,終日窩藏在章華宮蘭薰樓,再不出門,唯恐被人恥笑。如此倒愈加顯得夕麗人、折麗人獨寵無二。此外受寵的不過?嬪與吳太儀、呂保儀。   另有依修媛宮中人——惇姬、忻姬得幸晉升。彼時皇帝往鴻臺宮探視依修媛,正巧遇到惇姬、忻姬與依修媛和睦友好,這才起了興致,留下二人一同用晚膳,並晉惇姬、忻姬為嬪。依修媛宮中人皆得以晉封,隻叫人深覺依修媛福分不淺,本宮人亦水漲船高。   如此恩寵下,縱然傳出折麗人有孕二月的消息我亦不曾吃驚——她得寵多年,一朝有喜,理該如此。倒是皇帝,彼時正在星月宮陪伴夕麗人,聞此消息,當即下詔,晉折麗人為嬛貴姬,入主廣寒宮長生殿,正月初六行冊禮。   皇帝還笑嗬嗬道:“倒看不出來,瑤姬的子孫福竟早於素清。”   瑤姬乃嬛貴姬表字,素清乃夕麗人表字,此稱呼一出,顯見她們二人在皇帝心中關係甚大。   夕麗人在旁歡笑道:“無論孩子出自妾妃抑或嬛貴姬膝下,皆是帝裔龍脈,有何區別?”   皇帝笑著接口道:“素清此言極是。既如此,便由嫿妃安排瑤姬生產一事。”   秦斂答應一聲,往麟趾宮傳旨。   雪飛春歸,萬物一片柔和的春色,明媚動人的日光亦夾帶上幾分柔美的披帛綿軟,似美人的柔荑輕輕撫摸在人的麵頰之上,格外寬和,叫人不由得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二月十六乃是帝太後的生辰,為著皇帝與帝太後之間的關係已然好轉,故而此次特為普天同慶,並上徽‘懿昭’,統稱懿昭端惠莊仁帝太後。   端扆殿前,我冷眼旁觀帝太後的徽禮大典,隻覺此情此景,頗有幾分皇帝冊立繼後的輝煌場麵。   記得彼時,封後禮上,珩貴妃特戴湘貴妃舊物——赤金嵌碧玉綴千葉牡丹金步搖,著大禮服褘衣,正位坤極,登臨鳳座。   淩雲髻上,首飾花釵十二樹,釵以金、銀塗,琉璃等飾,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鬢。   褘衣,乃周禮命婦六服之一,深青織成為之,文為翬雉(翟)之形,素質,五色,十二等;素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皆用朱色;蔽膝,隨裳色,以五入緅為褾襈,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朱裡,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青衣革帶,青韈、舄,舄加金飾;白玉雙佩,玄組雙大綬,綬以六彩絲線交叉織成,下有垂穗,寬一尺,長二丈四尺,六彩絲線細密,交錯編織之後並加黑色襯底,遠觀如灰色一般,章采尺寸與乘輿同。   冊禮前三日齋戒,遣官祭告天地、宗廟。前一日,侍儀司設冊寶案於奉天殿禦座前,設奉節官位於冊案之東,掌節者位於其左,稍退,設承製官位於其南,俱西向。設正副使受製位於橫街於南,北向。設承製宣製官位於其北,設奉節奉冊奉寶官位於其東北,俱西向。設正副使受冊寶褥位於受製位之北,北向。典儀二人位丹陛上南,贊禮二人位正副使北,知班二人位贊禮之南,俱東西相向。百官及侍從位,如朝儀。   是日早,列鹵簿,陳甲士,設樂如儀。內官設皇後受冊位及冊節寶案於宮中,設香案於殿上,設權置冊寶案於香案前,設女樂於丹陛。質明,正副使及百官入。鼓三嚴,皇帝袞冕禦奉天殿。禮部官奉冊寶,各置於案。諸執事官各人就殿上位立。樂作,四拜,興,樂止。承製官奏發皇後冊寶,承製訖,由中門出,降自中陛,至宣製位,曰“有製”。正副使跪,承製官宣製曰:“冊妃某氏為皇後,命卿等持節展禮。”宣畢,由殿西門入。正副使俯伏,興。執事者舉冊寶案,由中門出,降自中陛。奉節官率掌節者前導,至正副使褥位,以案置於北。掌節者脫節衣,以節授奉節官。奉節官以授正使,正使以授掌節者,掌節者跪受,興,立於正使之左。奉節官退。引禮引正使詣受冊位,奉冊官以冊授正使,正使跪受,置於案。退,復位。副使受寶亦如之。樂作,正副使四拜。興,樂止。正使隨冊,副使隨寶,掌節者前導,舉案者次之,樂作。出奉天門,樂止。侍儀奏禮畢,駕興,百官出。掌節者加節衣,奉冊寶官皆搢笏,取冊寶置龍亭內,儀仗大樂前導,至中宮門外,樂作。   皇後具九龍四鳳冠,服禕衣,出閤,至殿上,南向立。樂止,正副使奉冊寶權置於門外所設案上。引禮引正副使及內使監令俱就位。正使詣內使監令前,稱冊禮使臣某,副使臣某,奉製授皇後冊寶。內使監令入告皇後,出,復位。引禮引內外命婦入柔儀殿就位。正使奉冊授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受,以授內官。副使授寶亦如之。各復位。內使監令率奉冊奉寶內官入,各置於案。尚儀引皇後降陛,詣庭中位立。內官奉冊寶立於皇後之東西。內使監令稱“有製”,尚儀奏拜。皇後拜,樂作。四拜,興,樂止。宣製訖,奉冊內官以冊授讀冊內官讀訖,以授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以授皇後,皇後跪受,以授司言。奉寶如前儀。   受訖,以授司寶。尚儀奏拜,皇後拜如前。內使監令出,詣正副使前,稱“皇後受冊禮畢”。使者退詣奉天殿橫街南,北麵西上立,給事中立於正副使東北,西向。正副使再拜復命曰:“奉製冊命皇後禮畢。”又再拜,給事中奏聞,乃退。皇後既受冊寶,升座。引禮引內命婦班首一人,詣殿中賀位跪,致詞曰:“茲遇皇後殿下膺受冊寶,正位中宮,妾等不勝歡慶,謹奉賀。”贊拜,樂作。再拜,興,樂止。退,復位。又引外命婦班首一人,入就柔儀殿上賀位,如內命婦儀。禮畢俱出。皇後降座,樂作。還閤,樂止。   次日,百官上表箋稱賀。皇帝禦殿受賀,如常儀。遂卜日,行謁廟禮,先遣官用牲牢行事,告以皇後將祗見之意。前期,皇後齋三日,內外命婦及執事內官齋一日。設皇後拜位於廟門外及廟中,設內命婦陪祀位於廟庭南,外命婦陪祀位於內命婦之南。司贊位皇後拜位之東西,司賓位內命婦之北,司香位香案右。陳盥洗於階東,司盥洗官位其所。至日,內外命婦各翟衣集中宮內門外。皇後具九龍四鳳冠,服禕衣。出內宮門,升輿,至外門外降輿,升重翟車。鼓吹設而不作。尚儀陳儀衛,次外命婦,次內命婦,皆乘車前導。內使監扈從,宿衛陳兵仗前後導從。皇後至廟門,司賓引命婦先入。皇後降車,司贊導自左門入,就位,北向立。命婦各就位,北向立。司贊奏拜,司賓贊拜,皇後及命婦皆再拜,興。司贊請詣盥洗位,盥手帨抉手,由東陛升,至神位前。司贊奏上香者三,司香捧香於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後三上訖,導復位,贊拜如前。司贊奏禮畢,皇後出自廟之左門,命婦以次出。皇後升車,命婦前導,如來儀。過廟,鼓吹振作,皇後入宮。   是日,皇帝宴群臣於大明宮,皇後宴內外命婦於柔儀殿,皆如正旦宴會儀。   依舊例,皇後入主中宮時,其母皆封太姬以示普天同慶,元德太主自大長公主身份始,便得太主之稱。無奈繼後生母早逝,故眼下無此舉。   鳳儀宮東端二間係皇帝洞房。房內墻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洞房外東西二門,西門內與東門外木影壁內外,皆飾以金漆雙喜大字,取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床前帳與床鋪被皆係江南精工織繡,上繡百童,神態各異,稱作“百子帳”、“百子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   皇帝大婚之時,需住此地二日。若婚後登基,則無此禮,故楚朝獨毅帝、湣帝、當今皇帝曾受用。   鳳儀宮東暖閣單作帝後合巹之用。楚朝帝後大婚,極盡鋪張浪費,六尚二十四司於婚禮所辦物件,花費慣數十倍於市價。東暖閣敞二間,前簷通連一大炕,其東西墻上掛各蔣廷錫與顧銓之畫作、案上白玉盤、琺瑯爐瓶盒、紫檀木嵌玉如意,案下擺潮州扇、玻璃四方容鏡、雕漆痰盒。後簷落地罩木炕每間一座,落地罩上二間仙樓。北炕有“紫檀雕龍鳳炕幾二張,紫檀雕龍鳳雙喜字桌燈二對,紅呢炕罩一件,黃氆氌炕墊一件”等物品。   雙喜字桌燈係婚禮所用,龍鳳炕幾或係平日、婚禮時所用陳設,黃氆氌炕墊或僅平日鋪陳,此刻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