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涼扇昭容(1 / 1)

照影曲 林遇澤 3955 字 2024-03-17

回了長樂宮,我舒心幾分,愈加感覺冷宮實在陰氣沉重,涼意四射。   在暖閣裡頭坐了不過一會兒,正兀自思量著冷宮裡頭婺藕對我叮囑的那句“你可千萬當心皇後”,思忖著此話到底係何意思,梁琦隨之入內回報道:“啟稟娘娘,嘉和公主近幾日似有夢魘,有幾分精神不濟。”   “什麼?”才舒心地啜飲一口,我聽聞此事,一力放下茶盞,發出瓷器‘叮鈴’一聲作響的聲音,隨即問道:“你可知她係何日開始夢魘?”   “正為出嫁當日。駙馬府的人本以為不過小事一樁,故而不曾上報,隻請示了皇後娘娘差遣葛禦醫前去號脈問診。孰料連著兩三個月下來,依舊毫無效果、娘娘您亦知曉,葛禦醫的醫術連和安貴妃在世之時亦格外看重,故而眼見葛禦醫親口坦言無能為力之後,駙馬府一乾人等皆手足無措。為著陛下與皇後娘娘怪罪,隻好先行回稟了娘娘一聲。”梁琦耐心地將來龍去脈細細解釋道。   我聽罷,沉吟片刻,隨即吩咐梁琦領著俞禦醫往太醫院仔細翻閱嘉和公主的脈案,繼而與葛禦醫一同前去駙馬府看診。若當真藥石無醫,再做打算亦不遲。   梁琦乾脆利落地應和一聲,隨即退下。   倚華在旁聽出了蹊蹺,仔細覷著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揣摩著說道:“婚事大典之時,奴婢曾仔細留神過嘉和公主的麵容,亦曾將此事回稟過娘娘。如今看來,隻怕係嘉和公主將和安貴妃仙逝一事算在了自己的頭上,這才叫妖邪入侵玉體,身染鬼祟病況。”   和安貴妃的麵容笑貌如此甜美溫和,禦殿之內,仿佛隨處皆可看到她音容猶在的影子。記得初入宮那段時日,我僅僅在朝謁中宮那一日遇見她。再之後,便係中秋宮宴。期間,和安貴妃為著病體孱弱而不曾見人。之後的日子裡,若非為著太醫院所有禦醫盡心竭力地照看,隻怕和安貴妃的玉體絕不會如此迅疾康復。說來也真是奇了,原來和安貴妃的體質與蘭妃的體質一般無二,故而那夜中秋宮宴,隻她們二人吐了出來。   繼而便係因著稚奴一事,我才有幸見到了和安貴妃梨花帶雨的絕美容貌。亦為著稚奴,我與和安貴妃才有了惺惺相惜的一麵。若非如此,隻怕我此生隻會認定禦殿之內,絕無如此品德美滿的嬪禦。可惜了,偏偏和安貴妃係新羅貢女,僅為此故,到底隻能位尊至四帝妃之德妃之位。不然,長貴妃之位決然有她一席之地。   說起來,我心頭不由得湧上微微的困惑:當日,顯見和安貴妃德徽之名動天下,故而贏得了皇帝青睞。然則,為何自我入宮之後,皇帝對和安貴妃的態度卻是發生了三番兩次的變化?起先,和安貴妃固然誕下了嘉慎公主,深究其恩寵卻是不如毫無所處的定誠淑妃。二則,當日尚未體察出自己身懷六甲便已然小產一事,叫我至今不得其解為何和安貴妃會如何魯莽不當心。抑或係她人可以所為之故?三則,為著皇帝疼愛稚奴的緣故,和安貴妃隻怕亦可水漲船高,然則她並不曾因格外疼愛稚奴而裨益頗多。當真算不清楚皇帝心裡頭到底如何一番思量。   論及此事,我自己當日不也曾無端端被發落至冷宮一般的地界,淪落到無人問津、除了斂敏、婺藕幾個人的探視與問候再無其她人安慰的地步。我今日有何資格為和安貴妃感傷?此時此刻,我若當真有閑工夫,倒不如好生安排嘉和公主日後的日子,叫她好好過完這輩子,也算得上是對得起我與和安貴妃之間多年來的情誼了。   為著鸞儀與嘉和公主已然下降,自然需得隨同二位駙馬一並搬遷至駙馬府。固然論及身份,自然係鸞儀姐妹倆地位尊貴,到底架不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番俗語,故而宮外的兩間宅邸皆以駙馬的姓氏為名。   為著皇帝對和安貴妃默不吭聲的憐惜,我愈加大膽,與皇後一並挑選了皇帝庫房中諸多的奇珍異寶,一並送入兩座駙馬府,也好叫世人知曉,沒了生母的嘉和公主並非沒有人疼愛,身為嫡母的皇後與我等庶母皆在心裡頭把她看得與自己的孩子一般重要。   養育在和安貴妃膝下的,除了嘉慎、嘉和兩位公主,還有婺藕所出的太子。對於太子的安排,和安貴妃仙逝之後,皇帝曾當著我與皇後的麵在臨光殿內,裡話外透露出他意欲由皇後撫育的意思,亦叫太子有嫡子的名義,來日亦好順理成章地登基。   我心下微微一思量:太子已然十二年華,依著皇帝今時今日的龍體康健,隻怕尚需二十乃至三十載年華的功夫才能夠順利登基。而皇後膝下已然有了恭謙作為養子,若再來一子,算上今日隻餘我和折淑妃二人協理禦殿,配上禦殿大小事務,隻怕會事務繁忙,勞心勞神。   故而皇後一番躊躇之下,與我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後,隨即將此等情狀一一回稟皇帝。   皇帝微一沉吟,隨即有了主意,傳喚秦斂入內,吩咐道:“溫妃侍朕已久,勞苦功高而才德出眾,堪為太子養母,特晉為賢妃,賜協理禦殿之權,著命一力撫育太子。”   溫妃原本不受皇帝重視,一時之間晉為帝妃之一的賢妃,亦得了太子作為養子,一下子聲名鵲起,故而紛紛在翌日的晨昏定省之時,感激涕零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恩戴德之情,叫在旁之人不免感嘆今時不同往日。   皇後眼見此等好事落到了久久失寵的艾賢妃頭上,自然不會多說什麼,亦不會避諱什麼,是日晨昏定省之時,然則語重心長道:“姐姐入宮已久,今時今日落得這般風光體麵,到底算是姐姐命該如此。當日和安貴妃撫育太子之時,萬般艱辛,今日隻怕姐姐亦會如此。本宮素來知曉姐姐不甚在意身外之物、清心寡欲,然則今日有了太子,到底該爭該拿的決不可避免。不然的話,一旦怠慢了太子,隻怕會辜負陛下對姐姐的一番良苦用心。”   艾賢妃在椒房殿中直直跪立著,誠心實意地磕了一個頭,嚴肅道:“還望娘娘放心。今日妾妃有幸得陛下恩賜晉為賢妃,有機會撫育太子,定不會叫太子受一絲一毫的委屈。縱使難為了自己,亦不會叫太子吃一星半點的苦頭。”   皇後見狀,格外滿意,連連點頭道:“自今日起,姐姐的份例便與折淑妃一般,皆依帝妃之例。若來日光昭殿於衣食住行上另有什麼缺的,隻管來椒房殿言明,大不了本宮這裡有的先送過去,亦不教姐姐與太子短缺了一時。”   皇後這話說得如此客氣柔和,幾欲叫艾賢妃一時慟哭流淚,隨即深深拜倒,感激涕零道:“妾妃多謝皇後娘娘厚愛,妾妃代太子多謝皇後娘娘厚愛。”   “娘娘慈母心腸,著實叫人欽佩不已。”我落座下手第一位,最先開口贊嘆道,引來無數隨聲附和的贊同。   “當日,為了申庶人一事,可算是教太子受盡了委屈。此番本宮與艾賢妃再不多加關心一些,隻怕太子來日成為新君之後,心裡頭的遺憾會愈多。再者,每每見到太子,本宮都會想起當日申庶人犯下了何等滔天大罪。陛下尚且顧及太子的顏麵,不曾對她趕盡殺絕,本宮如何不能寬心一二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到底,申庶人係申庶人,太子係太子,到底不同。”皇後眼中流露出兩道柔和的淚光,不自覺地取帕揩了揩眼角的淚花。   眼見皇後如此言論,諸妃起身行禮,極盡阿諛奉承之詞,“有娘娘如此品德坐鎮禦殿、母儀天下,實乃天下之福、陛下之福、妾妃之福。”   見狀,皇後破涕為笑,示意大家起身,“不過閑話一句罷了,如何惹得諸位妹妹如此。”   待到眾人重新入座之後,折淑妃仿佛想起什麼似的,隨即惋惜地嘆一口氣,道:“隻不知接二連三地,先是申庶人被廢黜,繼而係和安貴妃仙逝,如今,輪到賢妃姐姐撫育,但願這生母與養母接二連三地出意外,會否叫人心存不祥。”   折淑妃一番話,雖低聲,卻也清晰入耳,叫人私底下絮絮不止,不由得互相懷疑起太子是否有克母之體。   皇後自然也聽見了,卻不過微微蹙眉,難得一見地嚴肅道:“無論是否克母,太子終究係太子,乃一國儲君,如何輪到淑妃妹妹在此妄加評論?”語氣固然不嚴苛,到底顯示出皇後心底裡頭一份不悅。   折淑妃見狀,趕忙請罪道:“妾妃失言,還望皇後娘娘恕罪。”   艾賢妃的臉色在折淑妃說出這麼一句之後,青白交加,不知該如何是好。其餘嬪禦眼見皇後如此正經,亦不再閑言碎語,然則到底自此在心頭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   自此之後,禦殿之內盡顯往日一貫有的和睦景色,卻也在私底下暗潮湧動著。諸妃即便用棉花塞滿了耳朵,依舊躲不過‘太子克母’這四個字傳入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