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女媧娘娘(1 / 1)

西遊女兒情 南國大萌 4504 字 2024-03-17

在女兒國太廟附近,一座莊嚴的佛堂與一座古樸的道觀並立,它們是國王陳禕在唐軍圍困女兒國後緊急加蓋的。佛堂金碧輝煌,香煙繚繞中,佛像莊嚴肅穆;而道觀內,雲板聲聲,道教經卷整齊擺放,彰顯著另一種寧靜與超然。   大半年的僵持過後,唐軍的後續部隊如潮水般湧來,女兒國的旱情也日益嚴重。作為國王的陳禕,心如刀割。   他曾是虔誠的佛教徒,可以此次求佛無果,觀音甚至有意袖手旁觀,他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和憤怒,他的信仰在這危難時刻似乎還在嘲笑他的無能,“實力才是公理,信仰是弱者的寄托……”   又一次,陳禕獨自走進佛堂,金色的佛像在蠟燭的光芒下顯得莊嚴而遙遠。他跪在佛前,雙手合十,卻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力。   “佛祖啊,為何在我國家存亡之際,您卻不顯靈兆,不施援手?”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了痛苦。   佛堂裡靜悄悄的,隻有他的聲音在回蕩。沒有回應,沒有光芒,隻有深深的寂靜。   他站起身退出,又步履踉蹌地走進道觀。這裡,空氣中彌漫著香薰的清香,道教經卷靜靜地躺在案上。陳禕的目光落在一本《道德經》上,他翻開書頁,心中卻是一片迷茫。   “或許,即使是天地間的神仙,也無法拯救我們於水火?”陳禕自語著,心中的痛苦與憤怒交織。   他想起了那兩個最能打的徒弟——孫悟空和豬八戒,他們的背棄讓他倍感心寒。沙僧又已西去,音信全無。他感到無比的孤立無援。   “我曾經救過他們,但當我陷入困境時,他們卻選擇了逃避。”陳禕的心中充滿了苦澀和憤怒。   他回想起自己當初剃度時信念,追求的不過是一顆寧靜、慈悲的心。可現在,他所麵對的是一個國家的存亡,是數十萬百姓的生死。佛祖在哪裡?玉帝真君又在哪裡?   陳禕走出道觀,看著天空的烈日當頭,不禁一陣煩躁,他忽然想起了身懷六甲的妻子,便快步走進了禦膳房。   此時,女兒國已斷水半年,城內食物稀缺,連宮廷中也無法幸免於物資的短缺。陳禕特地來到禦膳房,指示禦廚為懷孕的妻子燉上一份黃芪枸杞烏雞湯。   女王的身體已經明顯地變得圓潤,孕期的辛苦在她稍顯憔悴的麵容上留下了痕跡。她的眼中閃爍著對即將到來的新生命的渴望和對國家現狀的擔憂。   陳禕親自將燉好的雞湯送到女王寢宮。看到丈夫手中的雞湯,女王輕聲說道:“非常時期,如此奢侈,似乎不太妥當吧。”   陳禕沒有答話,隻是將滿滿一勺雞湯送到妻子嘴邊,服侍妻子咽下。他坐在床邊,輕聲說:“我以前是個信佛之人,從小就吃素,更不消說殺生。即使還俗後,我也很少沾葷腥。但現在,看著女兒國數十萬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而佛祖卻視若無睹,我不禁開始懷疑,這世上有些地方,佛法恐怕照不到。”   女王微微扶起身體,溫柔地看著陳禕,她的手輕輕地覆在肚子上,安慰道:“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不必太過焦慮。”   陳禕的眼中卻閃過一絲冷光:“這世上沒有所謂的眾生平等。強權就是最大的公理。大唐比我們女兒國強,所以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侵略我們;神佛比凡人強大,他們可以隨意地懲罰我們,而我們卻要跪在他們的塑像前認罪,供奉這些泥塑。”   女王的臉上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她知道,丈夫這一年多來所受的壓力和打擊遠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我知道你心中很苦,很累。但是,無論如何,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她溫柔地握住陳禕的手,眼神堅定。   陳禕望著妻子,心中湧現一絲溫暖。他深知,即使在信仰動搖、國家危難的時刻,他至少還有這份親情和愛情,是他唯一的慰藉。   不多時,女王輕輕地放下碗勺,她溫柔地對陳禕說:“我想去太廟,向我們的始祖女媧娘娘祈求庇護,希望她能守護我們的國家渡過這場危機。”   陳禕輕輕點頭,盡管他對神明的信仰已經產生了動搖,但他理解妻子這份虔誠的心。他伸出手,扶起女王,小心翼翼地陪伴她走向太廟。   太廟的廟宇古樸而寧靜,廟中擺放著歷代女王的畫像和碑文。此前,女王得知女兒國始祖第一代女王竟是女媧娘娘用自己的頭發所造,便名人在太廟最顯眼的地方立了一座女媧像。   走進太廟,挺著大肚子的女王毅然虔誠地跪在女媧石像前,她雙手合十,眼中充滿了祈求和敬仰。她輕聲禱告:“女媧娘娘,求您保佑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百姓免於戰火的蹂躪,旱災的折磨。”   女王的聲音在空曠的廟堂中回蕩,充滿了深深的憂愁和無助,而女媧塑像卻高高在上,麵無表情地俯視這一切。   陳禕靜靜地站在一旁,雖然他的心中對神明已經產生了質疑,但看著妻子虔誠的身影,內心卻充滿了溫暖和敬重。   太廟的燈火溫暖而寧靜,外麵的世界卻已是危如累卵。終於,陳禕也跪了下來,他和妻子一同在廟宇中禱告,祈禱女兒國能夠安然度過這場危機。   第二天,在寢宮內,陳禕正輕輕地扶著妻子,陪她在房間內慢慢走動,以緩解她因懷孕帶來的身體不適。   就在這時,一個內侍匆匆進來,打破了寧靜的氣氛,他低聲稟報:“國王陛下,國都令求見,有緊急事情需要處理。”   陳禕眉頭微皺,他小心地將妻子扶坐在椅子上,然後對內侍說道:“引國都令進來。”   不久,國都令帶著焦急的表情出現在寢宮門口。他單膝跪地,急切地說道:“陛下,因旱情嚴重,最近我們又不得不在城內外開鑿了一大批水井,或許是鑿井過多、過深,以至不慎驚動了地下暗河的巡海夜叉。”   陳禕問:“夜叉此刻在哪裡?”   “因夜叉傷人,此刻已羈押在國都牢獄。”國都令回復道。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陳禕陷入了沉思,他腦海中突然浮現了一個念頭。他想起了父親陳光蕊的故事:父親曾經高中狀元,卻在攜妻赴任途中不幸被水賊謀害,屍體被巡河的夜叉所得,後經龍王庇護,遺體在水下得保存十餘年,終得還魂復生。這段往事似乎為他指明了一條解決眼前困境的新路徑。   他的眼睛亮了起來,轉向身邊的妻子,激動地說:“娘子,你昨天在太廟向女媧娘娘的祈禱,奏效了!”   女王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和不解,陳禕接著說:“我想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借助這次捕獲的巡海夜叉,嘗試與龍王建立聯係,懇請龍王降雨,徹底緩解女兒國的旱情。”   女王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被喜悅所取代,她溫柔地看著陳禕:“陛下真是智慧非凡,感恩女媧娘娘庇護。”   轉過身,陳禕對跪在地上的國都令道:“國都令聽旨,立刻釋放捕獲的夜叉,並將其帶到宮中。”   “臣領旨。”   “慢著!”就在國都令領旨準備退出之時,陳禕叫住了她,“還是朕親自去一趟大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在前往獄中的路上,陳禕的心情既緊張又興奮。這可能是拯救女兒國的關鍵一步。宮廷的長廊回響著他們穩健的腳步聲,墻上的壁燈映出他們堅定的身影。   在獄中,夜叉被捆綁著,滿臉的憤怒和不甘。它樣子怪異,像人類又像水怪,長長的手臂讓人忍不住想起海洋裡的某種生物。   當陳禕走進牢房,夜叉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陳禕上前,親自為夜叉鬆開綁縛,並誠懇地說道:“夜叉大人,我代表女兒國向您賠罪。我們本無意冒犯,隻是為了解決國內的旱情不得已而為。”   “我是女兒國的國王,也是唐僧,我的父親就曾蒙龍王恩惠。現在,我懇請您能向龍王傳達我們的請求,希望他能慈悲,降雨解救我們的女兒國的旱情。”   巡海夜叉顯得有些茫然,卻也理解了他的意圖。它點頭示意,然後緩緩消失在水汽中。   唐僧國王思救急,緣起父親舊事悲。   水下龍宮藏遺體,神龍恩澤淚難乾。   妻子身懷嬌嫩苗,旱災肆虐愁雲繞。   陳王腦海靈光現,夜叉來訪啟奇謀。   “記得父親得龍恩,或許此法解燃眉。”   國王麵對夜叉言,欲求龍王降甘霖。   “請夜叉傳吾言聲,願龍降雨救旱情。”   夜叉點頭答應聲,獄中釋放心微悅。   妻子笑容如花開,共同期盼雨絲來。   女兒國望雲天來,希冀神龍解苦難。   唐僧夫婦情深厚,共度時艱不背離。   國家危難顯英姿,求雨祈禱心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