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真相(1 / 1)

觀蒼海 謝太宗 4746 字 2024-03-17

經過這次的瘟疫,我和朱天鎮結下了一定的友誼,我從此開始把他叫做老朱,有時候興起就把他戲稱為朱可愛,而他也像老牛那樣的把我叫做老李。   從東萊村回來的一路上,眾人皆是春風滿麵,笑談風生。當回到通天閣的時候,閣主早已和其他三位堂主領著眾人出來迎接我們了,隻見閣主欣慰地對著師父說道:“丹青啊,你們辛苦了,恭喜你們凱旋歸來,這次又是積下了圓滿功德啊!”   師父笑著說道:“多謝閣主的關愛,這次總算是挺過去了,也不枉大家辛苦一場。”   隨後各位堂主也來向師父道賀並慰問了幾句,一時之間眾人也是歡樂連連,談笑不斷。接著師父把朱天鎮帶到了顧堂主的麵前笑著說道:“顧兄,我給你收了一位好徒弟啊,你看看。”說著便看向了朱天鎮。   顧堂主聽著甚是不解,滿臉疑惑。這時朱天鎮拱手作揖說道:“晩輩拜過顧堂主。”   施禮作畢,接著說道:“晚輩叫做朱天鎮,東陽建文村人,素來仰慕顧堂主已久,今日得以見麵,還懇求顧堂主能夠收晚輩為徒拜入神機堂。”   “建文村?”這個名字聽著怎麼有點熟悉的感覺啊,我的內心稍微為之一震但很快就過去了,而且站在一旁的李閣主聽了也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心裡好像是有什麼疑慮一般,隻是一時不能通明,便暗暗的上下打量著朱天鎮。   我看顧堂主眼絲微微發亮,臉露詫異,心裡十分憂忡,不知道顧堂主會不會收朱天鎮為徒,故我便又是滿懷期待地看著顧堂主,希望朱天鎮能如其所願拜入神機堂。   顧堂主在聽到朱天鎮的一番說辭後顯然有些無所適從,便困惑的說道:“你這是……?”   師父看出了顧堂主的不解,接著解釋道:“顧兄,你有所不知,這位小兄弟為了拜入你的門下,不遠千裡而來通天閣,就在途經東萊村休整的時候,不幸染上了瘟疫,還因此被東萊村的村民當作了禍源,並被隔離關禁了起來。後來我才查實了他不是禍源,而且在我們對瘟疫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他自告奮勇地來當起了自願病人,協助殊同一起研製治病的藥方,這樣才使我們戰勝了瘟疫。”   顧堂主聽到師父這麼一說後才恍然大悟,轉而微笑的對著朱天鎮說道:“原來如此!小兄弟勇氣可嘉啊,你有資格進入我顧海樓的門下了,但是學機關術不僅僅是需要勇氣就行的,還需要有過人的天分。”   顧堂主的允諾頓時讓朱天鎮感到異常的興奮,於是他便自信地說道:“師父請放心,弟子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說完,在一旁聽著的眾人都為此番情形動容,歡快地笑了,而我也由心底裡為朱天鎮感到高興,他總算是如願以償了。   就這樣過了幾天,我依然像往常一樣在五行堂裡一邊研讀醫書一邊磨製藥物。這一天的中午,李閣主突然遣人來找我,我甚是愕然,李閣主平常很少找過我的。按理說,我與他之間也沒什麼交集,更是沒有什麼話題可聊。   於是我就有些納悶地去見了他,去到後隻見他在重陽殿裡站著,背對著大門,目光凝重地看著大殿的廳墻。   我步履躊躇的走過去,心下有些不解地問道:“閣主,找我有什麼事麼?”   李閣主緩緩轉過身來,目光如炬,他稍微掂量我一番,滿意的點點頭,便慈和的說道:“殊同啊,你隨我來。”   然後他就把我帶到了後院的一個叫做太史殿的地方。太史殿的規模不大,但是裡外都很精致,而且門外還有四個人手執武器在重點把守著。進入太史殿的時候要經過三道門,第一道門為鐵門,第二第三道門則為機關石板門。   我一路隨著李閣主進入到太史殿的後廳,然後李閣主在後廳的墻柱上摁了一下,地下突然就傳來了磚石挪動的聲音,隻見後廳的右側地上蹦出了一個洞口,洞口的裡麵順著一轉石樓梯。   李閣主回頭示意了我一下,讓我跟著他從樓梯口下去,雖然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也還是跟著李閣主下去了。   還沒有走盡石洞口的時候,洞道中的景象就已經是讓我倍感震驚了,當我完全下到石洞中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石洞中全是道家之物,石洞的上方是一個八卦陣圖象,左右兩側刻的是天罡地煞,左邊刻著七十二地煞,右邊刻著三十六天罡,而中間則刻著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娘娘麵前擺放著道家三祖:黃帝、李聃、張道陵,在這三祖麵前則又供奉著一把寶劍。   掃視四周,正是驚嘆不已,可這時,李閣主卻神情內疚的對著我說道:“殊同啊,實在是抱歉,我們欺瞞了你。”   我聽著甚是詫異,便問道:“閣主為何這麼說?”   李閣主說道:“當初,你剛來通天閣之時,我們對你有所戒備,怕說出真相之後你會圖謀不軌,現如今經過東萊村瘟疫這一事件後,我們知道了你是一個心善可靠之人,故不想再隱瞞真相於你。”   李閣主說著臉上便表露出了抱歉的神色,接著說道:“其實我們確實知道穿越之法,而且我們也有穿越的鑰匙。”   “鑰匙?”我疑問道,心下的激動已悄然湧起。   李閣主注意到了我臉上的神情變化,但他知道這是人的正常生理表現,也沒有想要隱晦什麼,而是接著說道:“沒錯,隻不過這把鑰匙三年前便被人給盜走了,而盜走這把鑰匙的人正是我的女婿上官景隆,上官景隆在盜走它之後就杳無蹤跡了,後來我的女兒紅穎還因此在一年後鬱鬱而終,而我的外孫女上官雨格為了幫我拿回這把鑰匙,便下山去追尋她爹爹,至今仍未歸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對你存有戒心了。”   李閣主回憶起往事臉上的傷感之色油然而生,接著李閣主指著那一把寶劍說道:“這把寶劍稱為龍泉劍,是歐冶子和乾將所鑄,當年他們二人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呈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為七星鑄劍陣。寶劍鑄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故將寶劍名為龍淵劍。到了唐高祖時期,這把龍淵劍流入皇宮中,為避高祖李淵名諱,便把淵字改為了泉字,最終名為龍泉劍,是李唐傳世之寶物。”   “後天寶禍亂,安史叛軍攻入長安城,眾人庇護聖人出逃避亂,行至馬嵬驛時軍士發生了兵變,隨行將士處死了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貴妃自盡,聖人為保護貴妃性命,便將龍泉劍賜予獻王李蒼,讓獻王李蒼另帶貴妃逃難,並囑托獻王要力護貴妃周全。”   說到這裡,李閣主便停了下來,轉而語重心長的說道:“哎,往事已矣,宇宙萬物皆有對立之存在,往復循環,不休不止,沒有絕對的控製,隻有短暫的改變。”   “天地日月,光明黑暗,毀滅造就新生,生的盡頭是死,死的盡頭是生。如果你站在生的那一頭,可以說是開始,也可以說是結束,無論怎樣都會走向死亡。物極必反,對立相近,如果你站在死的終點,那麼就會有生的開始。”   “既然有生必然有死,有上也自然有下,有左自然有右,有東自然有西,有男自然有女,有陰自然有陽,世界均也是如此,有陰無極世界與陽無極世界之分,而我的先祖與你均是從陽無極世界而來,陰陽無極世界其實也就是世人所說的陰間與陽間,隻不過真實的陰間世界並不是世人所以為的鬼魂地獄世界,而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陰無極世界。   上古時期,九天玄女受命於西王母來到陽無極世界,以助黃帝在涿鹿之戰中擊敗蚩尤。九天玄女將玄法傳予黃帝,是為《玄經》,《玄經》作為聖經相傳於世代人王。後來黃帝根據《玄經》著寫下了《黃帝九鼎神丹經》、《黃帝內經》、《龍虎經》、《陰符經》等傳於後世,對道教之影響甚為深遠,故後世便把黃帝稱為道教的始祖。《玄經》共有九本,後武王伐紂,朝歌失火,《玄經》被毀了六本,留世三本,傳到道祖李聃手中,李聃便依此悟道寫出了《道德經》。   過了幾百年後,幾經轉輾到了東漢,《玄經》又落到了教道張道陵張天師的手上,然而當時這三本《玄經》已經是殘缺不全的了,後來張天師參悟殘剩的《玄經》,寫下了《天道經》,這本《天道經》能窺見天機,暗道人世。   張天師深知此經的重要性,要是淪落人間必然會掀起人世間的風腥血雨,於是便想在仙逝之後把它帶入道陵墓中,並給門人留下祖訓:“天道有常,人道無常,道法自然,天機道世,可預而不可泄,違之必遭天遣。”故此後道家常言:天機不可泄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九天玄女在傳授玄法之後並將陰陽玉殞石製成了天璽和地璽贈予黃帝,天璽與地璽便是打開陰陽無極世界的鑰匙,黃帝在大敗蚩尤之後便用天璽和地璽打開陰陽玄門,把蚩尤關進了陰無極世界,使其無法再戰。   到了李唐時期,太宗皇帝李世民為了推算大唐國運,命袁天罡與李淳風洞察天機,預測未來。袁、李二人受命之後便開始著手研著《推背圖》,但是他們苦於知識有限,無法推算千年之後世。在得知張天師著寫的《天道經》中有預言之法後,他們兩人便聯手去了龍虎山的道陵墓中將其取出,並且他們還在墓中帶出了天璽和地璽。”   正說著李閣主向我走近,語氣更為莊重的說道:“宇宙混沌初開後,陰陽無極世界就此形成,陰陽玄門作為此結界的間門,是兩個世界唯一的通道。而陰陽玄門不隻限於天璽和地璽來打開,還有天法可開。”   “天道輪回,一道輪回一花開,一開一落一世界。”   “三千世界,大同小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事物好輪回,繁華有盡時,緣生緣滅,種種因果。在《推背圖》寫成之後,其分為上卷與下卷,上卷秘文窺見天道,下卷繪圖暗寓人道。而在《推背圖》的預言當中,其中就有一則預言是關於你的。”   聽到此處,我大為震驚,疑惑的問道:“關於我的?這些與我也有聯係麼?為什麼?”   李閣主點了點頭,其麵容穩重莊嚴,似乎早有準備。接著,李閣主緩緩與我道來:“沒錯,而這一切的聯係都要從天寶十四年說起。”